人類的一生,
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
優秀的睡眠質量
能夠消除疲勞、恢復體力。
但近年來,
大家好像愛上了熬夜,
晚上12點關燈躺在床上,
眼睛卻死死鎖在手中的手機,
爭當「熬夜冠軍」。
小何同學洗完澡,蓋上面膜準備睡前刷一刷微博,沒想到看到了某知名明星的八卦,本來健康的睡眠時間變成了「熬夜吃瓜」。
吃瓜,網絡流行詞,其含義為在網絡環境中,用來表示一種不關己事、不發表意見僅圍觀的狀態。普通網友們常常戲稱自己為「吃瓜群眾」。而「瓜」則表示某個熱點八卦事件。
「快看微博!明星XXX出軌啦!」
小劉同學臨近考研,學習壓力大,最近又跟女朋友吵了一架,內心躁動不安,無法安寢,睡前想刷下短視頻緩解壓力,結果刷着刷着發現時間不對勁了。
「怎麼三點了!不能再看了!」
不是我要熬夜!是手機先動的手!小心晚上手機玩太多,造成睡眠障礙......
「失眠」 嚴格意義上說是指無法入睡或睡眠完全缺失。臨床通常指患者對睡眠時間或睡眠質量不滿足,並且影響白天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如今,失眠是一種普遍現象。
據中國研究會發佈的一項睡眠調查報告顯示,當下我國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超過75%的人晚上11點之後入睡,近1/3的人凌晨一點以後入睡。
睡眠效率低下的背後可能還隱藏着器質性疾病或心理問題等深層次原因。
1、生物鐘發生改變
隨着年齡的增長,體內生長激素分泌減少和身體分泌褪黑素下降,人的睡眠模式也會有所改變,大部分老年人的生物鐘會提前,從而導致睡眠紊亂、失調。
2、體能消耗少
老年人退休後,身體能量消耗減少,不易感覺疲勞,也就不容易有困意。
3、疾病或藥物帶來副作用
老年人容易遭受各種疾病的侵襲,如心腦血管疾病、偏頭痛等引起的身體不適都會導致老年人出現睡眠障礙。
4、其他因素
周圍聲音太過嘈雜、房間太過明亮,憂思過慮等,會產生低落的情緒,由此也會導致老年人的睡眠出現問題。
怎麼確認患了失眠?
標準如下:入睡困難,躺在床上30分鐘後仍然睡不着,凌晨早醒,或夜間頻繁覺醒,每周3次並持續至少一個月,導致明顯的不適或影響日常生活。
失眠有哪些可怕後果?
從發病的時間長短來看,失眠症分為短暫性失眠和慢性失眠。
偶爾失眠,嚴格來說對人的損害並不大,帶來的是第二天的疲憊和動作不協調,一般來說,通過心理調節能夠改變。
長期失眠,也就是慢性失眠的危害就比較大!
5條助眠小技巧
不做手機控
想要不被手機吸引,不妨不把手機帶到枕邊,放在桌子上。還是控制不住怎麼辦?為自己的手機設置「睡眠模式」,幫助自己早點入睡。
調整生物鐘
一下子早睡還有些難適應。逐步提早自己的睡眠時間,再搭配上早起更好喲。周末不熬夜,保持作息時間,慢慢調整生物鐘,就能實現真正的早睡了呢=。
合理飲食
晚餐早點吃,且吃的少一點,降低身體負擔更有利入睡。堅持早起吃早飯,攝入適量的肉類,多吃蔬菜瓜果。晚上睡覺前喝杯熱熱的牛奶,驅走一天的疲憊,也有利於睡眠。
加強運動
約上好友到外面散步,慢跑一會兒,跳繩也是不錯的選擇,回到家後洗個熱水澡。精神放鬆,身體也得到了鍛煉。晚上躺在床上微微的倦意,正好入睡。
營造良好環境
如光線太強,可戴上眼罩,拉上遮光簾,睡前聽些輕音樂,幫助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