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機構疫情防控期間護理服務指南
1範圍
本文件規定了養老機構疫情防控期間護理服務指南的術語和定義、基本要求、感染防控、護理服務、疫情處置、評價與改進。
本文件適用於養老機構疫情防控期間的護理服務。
2規範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沒有規範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文件。
3.1突發傳染病疫情
outbreak of infectious diseases
某種傳染病在短時間內發生、波及範圍廣泛,出現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其發病率遠遠超過常年的發病率水平。
3.2疫情防控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按照疫病發生和發展的情況,及早發現病例,有效遏制疫情擴散和蔓延,控制疾病傳播,減少疫病感染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
3.3隔離觀察
isolation observation
在傳染病流行期間或在接收安置新入院老人過程中,將疑似病原攜帶者或有潛在傳染病危險的老年人安置在指定的地點,便於觀察、治療和護理。
4基本要求
4.1成立疫情防控護理服務小組,積極落實上級領導機構疫情防控指導要求。
4.2制定並落實防控期間護理服務方案、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4.3建立服務人員、老年人、家屬三方聯繫網,及時掌握老年人的情況。
4.4確保生活用品、食品、基本藥品、防護用品、消毒用品等護理物資保障到位。
4.5按照規定做好護理服務區的環境消殺工作。
5感染防控
5.1防控培訓
5.1.1開展疫情及相關防控知識宣傳教育。
5.1.2組織服務人員學習疫情防控技術規範等培訓。
5.1.3嚴格執行服務人員上崗前防疫隔離觀察制度,避免發生外部輸入疫情。
5.1.4對服務人員開展以下培訓內容:防護用品使用、院感知識、隔離技術、隔離種類與措施、七步洗手法、口罩、手套的佩戴方法、穿脫隔離衣等。
5.2人員防護
5.2.1服務人員
5.2.1.1嚴格執行服務人員防護措施,避免發生職業暴露感染疾病。
5.2.1.2嚴格執行服務人員上崗前防疫觀察隔離規定,避免發生外部輸入。
5.2.1.3規範防護用品的穿脫流程,在接觸每位老年人前、後,應做好佩戴口罩、手消毒等防護工作,避免交叉傳染。
5.2.1.4由專人負責服務人員的健康數據監測、上報。
5.2.2老年人
5.2.2.1協助老年人做好佩戴口罩、手消毒等個人防護工作。
5.2.2.2協助老年人做好洗漱、沐浴等個人清潔衛生。
5.2.2.3新入住老年人需提供醫療機構出具的相關證明。
5.2.2.4老年人生活用物由專人收送。
5.2.3相關第三方
5.2.3.1告知老年人家屬等相關第三方探視老人遵守防疫規定。
5.2.3.2告知相關第三方防疫規定及個人防護措施。
5.3隔離觀察
5.3.1養老機構內設置隔離觀察室(區),配置相應防護用品(防護服、醫用口罩、手套等),具備必要的生活和護理服務條件。
5.3.2應設立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等相對獨立的區域,在污染區、潛在污染區和清潔區之間設緩衝區。
5.3.3隔離室(區)設置在相對獨立、通風良好、有獨立廁所的單人房間,並處於養老機構下風向。
5.3.4使用獨立空調,如需使用中央空調,應按規定採取防控措施。
5.3.5隔離室(區)生活垃圾應統一處理。
6護理服務
6.1健康服務
6.1.1對老年人健康狀況進行監測,每日早晚各為老年人測量1次體溫,對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做好血壓、血糖等指標監測,隨時詢問老年人身體情況,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註: 對於測量器械若不能做到個人專用,則需徹底消毒後再用,非接觸式體溫槍應當按照使用要求定期消毒。
6.1.2提醒或協助患有慢性病老年人規律服藥。
6.2就醫服務
6.2.1老年人出現慢性基礎病等非突發性重大疾病時,可採取上門診視等方式治療,暫不外出就醫。
6.2.2老年人患病急需送醫的,由老年人家屬或養老機構工作人員,撥打 120 急救電話,在有效防護情況下陪同送醫。
6.2.3老年人治癒返回養老機構時,按疫情隔離制度進行觀察、無異常後轉回生活區。
6.2.4觀察期間,每日監測疫情相關指標,有可疑癥狀時,按政府疫情處置要求上報疫情防控部門篩查處理。
6.3基礎護理
6.3.1為老年人提供基礎護理服務包括但不限於:
—— 口腔清潔:包括刷牙、漱口、義齒護理、口腔護理等;
—— 會陰護理:協助老年人保持會陰部清潔;
—— 清潔護理:保持床單元、被服清潔,清潔身體並更換衣物,協助老年人做好個人衛生;
—— 排便護理:協助失能老年人如廁,協助其使用便器、幫助排便、清洗及更換相關用品等;
—— 更換卧位:協助卧床老年人定時更換卧位等,減輕皮膚受壓,防止皮膚受損;
—— 管道護理:有效固定、保持通暢、防止感染、標識清晰;
—— 清潔消毒:指導老人外出、餐前、便後洗手消毒,如廁後坐便器及時沖洗、消毒。
—— 飲食護理: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飲水或喂飯、管飼等服務。
6.3.2提供服務時應做好個人防護工作,預防職業暴露與交叉傳染。
6.4餐飲服務
6.4.1避免集體就餐,宜採用分餐配送等方式在房間用餐。
6.4.2在餐廳就餐時應注意:
—— 往返房間與餐廳時佩戴口罩;
—— 飯前先進行手消毒;
—— 菜品應由服務人員分發,不自己動手取菜;
—— 實行錯峰就餐、保持1.5 m的就餐距離;
——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毛巾等遮住口鼻,並立即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睛和口鼻;
—— 縮短用餐時間,每餐結束後,開窗通風、清潔消毒,保持餐廳空氣新鮮。
6.5房間清潔
6.5.1每日打掃,保持衛生整潔。
6.5.2每日開窗通風至少3次,每次30 min,戶外空氣質量較差時,可適當減少通風時間,有條件的可使用紫外線消毒30 min。
6.5.3對頻繁觸碰的物體表面(如門把手、窗把手、衣櫃把手、水龍頭、毛巾掛桿、電水壺把手、電視機遙控器、電燈開關等)擦拭消毒,每日至少1次。
6.5.4衛生間地面每日消毒至少1次,每個區域使用的保潔用具分開,避免混用。
6.5.5沖刷馬桶時關閉馬桶蓋,防止氣溶膠噴濺污染;垃圾分類放置,及時清理,並將垃圾袋放到指定位置;每日對垃圾桶進行消毒2次。
6.6休閑娛樂
6.6.1鼓勵老年人開展適宜的戶外活動,加強身體鍛煉,增強抵抗力。
6.6.2為老年人提供棋牌、拼圖、摺紙、塗鴉、保健操、讀書看報等活動。
6.6.3開展活動時應做好消毒和個人防護工作。
6.7心理慰藉
6.7.1與老年人進行交流,掌握老年人心理和精神情況。
6.7.2向老年人解釋疫情防控措施,取得老年人的理解和支持。
6.7.3做好老年人心理調節工作,正面宣傳引導,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6.7.4利用電話、網絡等手段為老年人提供與親屬間的親情化溝通服務,緩解焦慮恐懼等情緒,引導其保持正常作息、規律生活。
7疫情處置
7.1疑似病例處置
7.1.1發現疑似病例,立即安置在隔離觀察區並啟動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7.1.2配合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對入住老年人和工作人員進行全員篩查,應檢盡檢、全面排查。
7.1.3做好老年人心理疏導,緩解恐懼、焦慮情緒,樹立戰勝疾病信心。
7.1.4隔離期結束,隔離老年人無異常後轉回生活區。
7.2確診病例處置
7.2.1老年人被確診為感染病例的,應送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根據疫情監測要求報告相關部門,由專業機構對養老機構開展全面消毒。
7.2.2在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指導下對全體老年人及工作人員開展檢測排查和隔離觀察。
7.2.3全面排查、隔離結束後,聽從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統一安排。
8評價與改進
8.1評價
8.1.1建立防控期間護理工作質量檢查與考核制度。
8.1.2建立防控期間護理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統,及時錄入員工和老年人的監測數據,進行質量評價。
8.2改進
分析防控期間護理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原因,修改或重新制定護理服務方案,並跟蹤評價整改措施落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