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飲食可以幫助我們治療疾病嗎?

2022年10月14日05:12:12 健康 1545

「誒伯斯紙草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醫學文獻之一。裏面記錄了用植物來治療各種疾病的方法,提供了800多種藥方。後來出現的「希波克拉底語料庫」——由希臘醫師希波克拉底編撰,他也被視為現代西方醫學之父。語料庫中40%的療法是與44種植物有關,其中34種也被作為食物食用。包括蜂蜜治療失眠和受感染的傷口,用於改善視力和治癒牙痛的酸漿,可軟化腸道並幫助消炎炎症的羅勒,以及使用阿拉伯膠進行節育。

在中國、地中海阿育吠陀的傳統醫學中以及許多其他古老的文獻中,都提到了如何利用食物來延年益壽。即使在今天,食養仍是一種健康趨勢。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區,土著和部落成員繼續將數百種可食用植物作為藥物,將它們納入他們的飲食。

然而,現代醫療系統認為,食物在治療或預防疾病時起的作用相對較小。相反,食物在很大程度上被視為因過度飲食和不良飲食導致的代謝和心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但越來越多的人一致認為,健康飲食不僅是一種避免這些健康問題的方法,它也有治療疾病的功效。

日常飲食可以幫助我們治療疾病嗎? - 天天要聞

誒伯斯紙草卷

我們如何改善世界各地人民的飲食以預防疾病?食物會再次用作藥物嗎?

植物自身具有產生某種化合物的能力。首次在可食用的植物中發現這些化合物及用於新葯的開發也許是個巧合。但是,它們廣泛的存在於這些可食用的植物中,使得人們能夠輕易的提取用於藥物製造。例如,大麥里的禾草鹼用於一種局部麻醉劑、蘋果里的根皮甙於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辣椒素薄荷醇用於止痛膏、八角里的莽草酸用於感冒藥。

美國馬薩諸塞州塔夫茨大學弗里德曼營養科學與政策學院院長達里什·莫扎法里安說:「科學非常清楚地說明了,食物及其營養可以治癒和預防疾病。它也是導致健康問題的主導因素。然而,它被我們的醫療保健系統極大地忽視了」

但是,科學家們還在探索通過食物來改變疾病進程的方法,比如為慢性病患者提供量身定製的醫療餐,或者為糖尿病、肥胖或高血壓等飲食敏感疾病患者開出特定的食品處方。這種與患者營養需求相匹配的配餐方式已被證明,使病患數量減少了一半,並將其整體醫療費用降低了16%。美國的研究人員正在試驗,為2型糖尿病和低收入的母親患者精心挑選新鮮的食物,以幫助其改善健康狀況。許多醫院工作人員,包括專家營養師,以通過更好的營養來改善患者的康復。

日常飲食可以幫助我們治療疾病嗎? - 天天要聞

但是,將食物視為葯的概念也可能對人類健康產生更廣泛的影響。

據估計,在全美每年死於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的人中,有一半是因為他們常吃的10類食物造成的。食用過多的鈉,加工肉和含糖飲料,以及攝入太少的種子、堅果、富含omega-3的海鮮、蔬菜、水果和穀物。

從歷史上看,在大多數發達國家中,健康建議都集中在「不良」食品上,並限制了糖和鹽等潛在有害成分的攝取。但是,即使在富裕的國家,大部分人是吃不到那些可以保持他們健康的食品的。

食療的擁護者認為,通過健康飲食可以消除或放緩一些慢性疾病,同時大大降低醫療費用支出。但是,醫院現有的相關食療項目僅專註於相對較少的人群,且持續時間也不長。在美國,患有心力衰竭的病人可能會接受六周的醫學量身定製餐點,或者需要接受體重管理的孩子會獲得持續三個月的水果和蔬菜的代金券。但是,飲食干預的好處可能需要數年或數十年的時間才能實現,這意味着患者必須在持續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果我們可以在孩子的整個童年時期,為他提供一個更健康的飲食,將來會產生長期巨大的好處。例如,可能會避免30年後的糖尿病,或者肥胖症的發作將推遲了十年。

健康食品通常很昂貴,這意味着只有那些有能力和特權的人才能獲得它們。面臨的挑戰是如何使那些不太富裕的人同樣能獲得更加健康的食物。「我認為多樣化的飲食是最終的解決方案,」世界食品獎的獲獎者,HarvestPlus的創始人。「但是,着手進行飲食多樣性,將需要數十年的時間,因為必須首先提高人們的收入,以便他們負擔得起多樣化的飲食。」

在非洲,構成主食的許多穀物和根莖類蔬菜缺乏重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目前,非洲估計有19%的人口營養不足。例如,在東非,有35%育齡婦女患有貧血,食物中的鐵缺乏症是主要原因。在兒童中,鐵缺的情況更為嚴重 。

在牛奶或穀物等食品中添加維生素或礦物質是一種常見的做法。但是,成本比較高,也超出了那些最需要人群的承擔能力。用生物強化的方法來強化農作物,可以使其含有更高量的維生素A,鐵或鋅。

貧困,不平等和我們食品的工業化導致的全球營養危機,將持續幾個世代。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2020年,五歲以下兒童中有22%的兒童(1.492億)發育受阻,6.7%的兒童(4,540萬)體重不達標,5.7%兒童(3890萬)超重。

營養不良影響了整個一代人的福祉和社會參與,對醫療系統造成了巨大壓力,並增加了的肥胖,癌症和心臟病的發病率。但這不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全世界的營養師,科學家和創新者正在重新思考我們如何處理食物。無論是植物育種,遺傳工程,向大眾傳遞多種飲食的信息,還是利用食物作為針對潛在疾病的預防工具,都在逐步進行。

其中一些可能只是剛剛開始,但是很明顯,食物具有促使我們幸福安康的巨大潛力。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間歇性禁食≠無代價減肥 它可能讓你變禿 - 天天要聞

間歇性禁食≠無代價減肥 它可能讓你變禿

過去十年里,間歇性禁食已悄然成為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據《自然》雜誌報道,一項統計發現,2023年美國超過10%的成年人都在實踐這種飲食方式。在互聯網上也只需略加搜索,就能發現各種間歇性禁食的指南,教你如何具體操作,給身體帶來種種益處。當然我們需要明白間歇性飲食並不等同於節食或單純的控制飲食,很多人容易將它...
水煮馬鈴薯:減肥界的「潛力股」還是「大忽悠」? - 天天要聞

水煮馬鈴薯:減肥界的「潛力股」還是「大忽悠」?

在減肥的道路上,人們總是不斷探尋各種有助於瘦身的食物,水煮馬鈴薯因其製作簡單、口感軟糯,成為不少減肥人士關注的焦點。有人說水煮馬鈴薯是減肥利器,也有人對此持懷疑態度。那麼,水煮馬鈴薯究竟能不能減肥呢?接下來,我們就從多個角度深入剖析。
女性補氣血竟有這些簡單妙招?千萬別錯過! - 天天要聞

女性補氣血竟有這些簡單妙招?千萬別錯過!

面色蒼白、手腳冰涼、容易疲倦……這些癥狀在女性群體中並不少見,其背後很可能是氣血不足在「作祟」。氣血是女性健康與美麗的基礎,充足的氣血能讓女性容光煥發、精力充沛。其實,補氣血並不難,掌握一些簡單妙招,就能輕鬆改善氣血狀況。快來看看這些你可能
新民視頻 | AI助力控煙 來看看這場控煙活動上的科普新路徑 - 天天要聞

新民視頻 | AI助力控煙 來看看這場控煙活動上的科普新路徑

第38個 「世界無煙日」前夕,「2025上海控煙健康科普系列活動」於5月20日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辦,100多位各界人士圍繞 「醫學賦能 + 跨界破局」交流觀點。上海科技發展基金會秘書長邵煒介紹,下一步將探索社區控煙創新、科技賦能健康管理,聯合各級機構,打造社區特色控煙科普角,推動醫學知識生活化,助力控煙事業邁向新台階...
1309家縣醫院已達到三級醫院能力,還有哪些短板要補? - 天天要聞

1309家縣醫院已達到三級醫院能力,還有哪些短板要補?

縣城,被稱為中國的底色。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在全國1800多個縣域地區,常住人口達到了7.48億,佔國內總人口的一半以上。近幾年,隨着城市與縣城的消費邊界逐漸消融,縣域也常被說起撐起了中國消費的一片天。那與縣域消費一樣無法被忽視的縣域醫療,如今又發展到了哪一步?5月19日,國家衛健委發佈《關於通報2024年度...
量子之光·中醫新程交流活動在北京舉辦 - 天天要聞

量子之光·中醫新程交流活動在北京舉辦

2025年5月20日下午,量子之光·中醫新程交流活動在北京舉辦。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一場跨越時空的奇妙碰撞正在上演,本次交流會由北京紫晨中醫院元貞生命康養中心主辦。當微觀世界的量子科技,與傳承千年的中醫智慧相遇,古老與現代交織,顛覆你對健康的所有想像!量子科技,作為現代物理學的尖端領域,探索的是微觀粒子的奧秘。量...
中國首創胸大肌肌瓣保乳術式亮相杭州乳腺癌論壇,細胞級熒光導引技術EndoSCell突破「術中盲區」 保乳與根治兼得 - 天天要聞

中國首創胸大肌肌瓣保乳術式亮相杭州乳腺癌論壇,細胞級熒光導引技術EndoSCell突破「術中盲區」 保乳與根治兼得

2025年5月16至18日,由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浙江省抗癌協會、浙江省腫瘤醫院乳腺腫瘤中心共同舉辦的「2025杭州湘湖乳腺癌治療理念前沿論壇」於杭州盛大舉行。本次論壇匯聚海內外乳腺癌領域頂尖學者與業界精英,眾多院士出席,聚焦外科治療的創新之道、內科策略的革新之徑,以及多學科協作與成果轉化的融合之策,深入...
助眠老葯鹽酸羅通定片,用藥需了解5件事,經常吃它的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助眠老葯鹽酸羅通定片,用藥需了解5件事,經常吃它的了解一下

隨着現代人生活壓力逐漸增大,失眠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的常態。今年56歲的李阿姨就是典型案例:她因退休後生活節奏變化,情緒焦慮煩躁,晚上躺在床上難以入睡。聽朋友介紹後,她開始服用一種叫鹽酸羅通定片的「老葯」,沒想到服用幾次後睡眠明顯改善,她逐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