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癌症晚期,治療還是放棄?這位醫生的做法值得學習

2022年10月08日18:18:06 健康 1063

在我國,每年新確診癌症患者超過450萬,平均每一分鐘就有7名患者查出癌症。這是一組毫無溫度的數字,可背後卻是無數家庭的負債纍纍、支離破碎、人財兩空。癌症是全球因病離世的第二大因素,死亡率、發病率極高,目前無特效藥治癒。

而且癌症前期發病非常隱秘,壓根不會大作妖,患者覺出問題時,通常進入了中晚期,奈何有些癥狀和普通炎症十分相似,拖來拖去,錯過了最佳救治時期。

親人癌症晚期,治療還是放棄?這位醫生的做法值得學習 - 天天要聞

晚期癌症患者非常痛苦,他不僅承擔身體上無休止的癌痛,還要接受經濟、病情反覆的打壓,從而出現惡病質,導致問題進一步加重。若是自己家人不幸患上癌症,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是砸鍋賣鐵努力治療還是順其自然聽天命?

親人癌症晚期,治療還是放棄?這位醫生的做法值得學習

鄭醫生從醫15年,是非常知名的腫瘤醫生,臨床經驗豐富,幫助很多家庭走出困境。可他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父親居然也成為了癌症患者,病情如此嚴重。

一次莫名疼痛,鄭醫生帶父親去醫院檢查確診為腹膜惡性間皮瘤,這是惡化率極高的罕見癌症種類,進入晚期後,迅速擴散轉移,附着在其他器官組織上。不幸的是,鄭醫生父親已經出現轉移跡象。

自己本就是醫生,從檢查報告上也能看出父親已經失去了手術機會,他尋找過很多尖端論文、專家,結果都是一樣。

親人癌症晚期,治療還是放棄?這位醫生的做法值得學習 - 天天要聞

化療期間,作為孩子的私心,自然是希望父親多活幾年。可看着他如此痛苦,又怎麼忍心。而父親也多次表示,自己不想再接受任何治療,只想回到老家度過最後時光。經過漫長的思考後,鄭醫生決定讓父親出院回到老家,儘可能提高其生活質量,而不是吃各種葯,插各種管子,躺床上望着天花板。

回到老家的父親每天只服用止痛藥,採用姑息治療,遠離了醫院,如此壓抑痛苦的環境,心情漸漸開朗起來。最後原本估算的半年生存時間,鄭父堅持到了一年半。

親人癌症晚期,治療還是放棄?這位醫生的做法值得學習 - 天天要聞

臨床上30%以上的晚期癌症患者確診後,不顧身體如何就隨便放化療,只想着治病,沒想過救人。這些手段綜合一起對精神肉體造成巨大衝擊折磨,很多老年人不堪重負死在了治療路上。

晚期癌症患者如何治療?主要看以下幾點,切勿盲目

個人想法如何

很多人無法決定自己生死,尤其是中國講究一個孝字,從小到大被灌輸盡孝的理念。若父母生病,一定會盡最大努力。但大家壓根沒考慮癌症患者面對治療時的痛苦,他們更希望有尊嚴離開。人都是獨立個體,自己有自己想法,如果他們生存意願強大,那麼親人是沒資格說放棄的,如果他們壓根不想浪費時間金錢,甚至到了難以救治的階段,倒不如給他們創造一個美好的患病環境。

看患者體質怎樣

晚期癌症患者需要治療,但手段怎樣還是看個人體質。治療方案主要根據患者的年齡,病情,經濟情況,個人原因進行特殊化,不能完全一刀切。若是在整體過程中因為過度治療過度醫療導致副作用產生,甚至出現了強烈的排斥反應,需另尋出路。

親人癌症晚期,治療還是放棄?這位醫生的做法值得學習 - 天天要聞

病情發展程度

癌細胞發展這種情況,尤其是特異性晚期癌症,一旦其浸潤到了的骨髓、組織、關節、神經、器官時,會導致多功能衰竭,這種情況醫生不建議治療,而是選擇姑息療法,儘可能延長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質量,以至於離開時沒那麼痛苦。

寫到最後

癌症治療提倡以人為本,過度治療或只會平添痛苦,癌症不是絕症,更不是家庭疾病,希望大家關注老年人身體健康。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讀這本書!健康的習慣也可以很輕鬆 - 天天要聞

讀這本書!健康的習慣也可以很輕鬆

人類的壽命更長了,但生活質量也更好了嗎?數據顯示,如今患慢性疾病的人數量眾多,人們的生活質量堪憂。如何做出微小的生活習慣改變,讓身體年齡比實際更年輕?如何讓提升你的健康壽命,既要活得長,更要活得好?如何從零開始學做人生的健康規劃,讓你從容不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時加點它,能緩解眼乾、失眠 - 天天要聞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時加點它,能緩解眼乾、失眠

你是不是也常常覺得眼睛乾澀、打不起精神,晚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明明白天也沒熬夜、也沒喝咖啡,卻總是覺得腦子像糊了一層漿糊——這可不僅僅是「年紀大了」那麼簡單。中老年朋友尤其要警惕:一旦肝血虧虛,身體就像缺了一桶「潤滑油」,眼睛乾燥、睡眠難安
「1+1>2」,降壓藥聯用的隱藏技能,你用對了嗎? - 天天要聞

「1+1>2」,降壓藥聯用的隱藏技能,你用對了嗎?

有位朋友跟華子說,他現在服用替米沙坦,但是血壓控制的不理想,是不是需要加大劑量或是換成其他降壓藥物,比如氨氯地平呢?華子告訴他,增加劑量或是換藥,都不算最好的選擇,其實可以考慮在替米沙坦的基礎上,增加氨氯地平進行聯用,很可能會出現「1+1>
同濟醫院黨政領導深入調研科技創新進展 加速創建國家醫學中心 - 天天要聞

同濟醫院黨政領導深入調研科技創新進展 加速創建國家醫學中心

極目新聞通訊員 童萱攝影 陶繼東5月5日,同濟醫院黨委書記唐洲平、院長鬍俊波率隊深入光谷生物園科創公司開展專題調研,實地考察同濟醫院在此推進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情況。同濟醫院科創成果、科創產業的積極推進,不僅是同濟醫院在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創建征程中的關鍵一環,更是醫院肩負科技創新自立自強使命,積極融入國家...
為什麼一到夏天,手上就長透明小水泡 - 天天要聞

為什麼一到夏天,手上就長透明小水泡

夏天來了,很多人手上會長一些透明的「小水泡」,雖然不疼,但是癢到讓人懷疑人生,一不小心撓破後,裏面會流出一些液體。這些既影響美觀又奇癢無比的小水泡,到底是什麼?
馬上評|子宮肌瘤驚現男性患者,如此論文何以一路綠燈? - 天天要聞

馬上評|子宮肌瘤驚現男性患者,如此論文何以一路綠燈?

涉事論文於2017年6月發佈在《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誌。圖/電子雜誌截圖近日,一篇題為《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情緒和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效果》的論文引發廣泛關注。論文中稱「選取了子宮肌瘤患者8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男性會患子宮肌瘤?該論文被指「過於離譜...
去了日照8次,我的建議是... - 天天要聞

去了日照8次,我的建議是...

誰懂啊!去日照玩了一趟,3天花了不到1000塊。日照的景點多數都免費,只要提前做好攻略,真的很適合學生黨窮游~景點也很集中,但是一些細節還是要注意。建議參考本攻略~去日照玩3天行程安排:Day1:萬平口3號門-太公島牡蠣公園-第三海水浴場-大泉溝漁港-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公園Day2:燈塔廣場-巧克力漁家-日照科技館-日照海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