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啦,養生抓重點,建議「多5白、少2綠」,應季而食保健康!
已是深秋,接下來的「寒露」「霜降」之後就進入冬季了,細細數來,只不過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裏,氣溫會越來越低,秋燥也更加明顯,秋季養生一定要積極起來。
在秋天,潤燥、養肺是養生的關鍵點。想要達到這個目的,食補當然是排在第一位的,肺部所對應的顏色就是白色,所以,秋天在養生上要多吃白色的食物,比如白蘿蔔、百合、銀耳等等,這些白色的食材不僅可以養肺,還能起到增強體質的作用。當然,有些食物也要少吃不能貪食了,現在就來看看秋天的養生:多5白,少2綠,降燥保健康,一年身體都無恙!
1、銀耳
說到秋季潤肺降噪,銀耳絕對排在首位,銀耳主肺、胃經,具有滋津潤肺、養胃生津的作用,常吃銀耳還能夠美容養顏,有「菌中之王」的美譽的銀耳一定會要常吃哦。銀耳不只是可以煮羹、燉甜品,做拌菜、炒雞蛋都好吃。秋天天氣涼,可以常用煮的方式,吃溫熱的最養人。
分享美味:銀耳紅棗羹
紅棗是補氣血的佳品,生吃紅棗有時候會傷胃,那麼放入銀耳里,既能提升銀耳的口味,還能輔助銀耳潤燥。
做法:干銀耳先用水沖洗兩遍,再用冷水浸泡2小時;大紅棗洗乾淨,放入鍋中加熱,用平底鍋煎烤,干烤,什麼也不放,把紅棗的表面烤得有一點點微糊狀,但不能糊了、晾涼,剪開去掉核。銀耳放入鍋中,加入足量的水,小火大約煮30分鐘,再放入烤好的紅棗肉和冰糖,繼續再煮約20分鐘即可。
2、雪梨
我們總會聽到營養師說,秋季要常吃雪梨、能緩解乾咳或口渴等,雪梨有潤肺的作用、是解秋燥的佳品,最適合秋天吃。只是注意一點,雪梨性寒,不適合直接吃生的,蒸煮之後再吃就好。雪梨銀耳是最佳搭配,上面已經說銀耳是秋日必吃的,那麼加上雪梨那就是強強聯合了。
分享美食:雪梨銀耳湯。
做法:銀耳提前泡發,摘成一塊一塊的小朵、放入湯鍋,開始上火煮,等到開了以後用小火再燜40分鐘左右;把雪梨去皮切成小塊、放入鍋中,適當加點冰糖,用大火煮開後轉成小火,再煮大約10多分鐘就可以了。
3、百合
潤燥三劍客:銀耳、雪梨和百合。所以百合一定不能落下。百合是可以入心、肺經的食物;新鮮的百合有鎮靜止咳的作用,而乾的百合亦有滋補營養之效。所以,百合不能少。
百合可以放入銀耳、小米等食物中煮湯羹,今天分享一個最簡單的做法:百合紅棗豆漿!
做法:現在廚房小家電大都可以打幹豆,所以不用把材料提前浸泡,把紅棗去核,和黃豆、百合一起放入豆漿機,加水一鍵搞定就可以。(如果不能打幹豆的機器就把黃豆和百合提前泡軟)
4、雞肉
雞肉屬於白色肉類,雞肉性溫,可以補脾胃,益氣養血、蛋白質、維生素含量豐富,脂肪含量低,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對秋燥引起的乏力疲勞等癥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提高體質。趕時間就選用雞胸肉,有時間燉煮小笨雞更加滋補。
分享美食:小雞馬鈴薯煲
做法:小笨雞剁小塊,冷水下鍋、放入料酒燒開水焯燙後沖洗乾淨備用;砂鍋燒熱,放一點油,放幾片姜和2個辣椒爆香;放入雞塊,把雞塊表面的水汽炒干;馬鈴薯去皮,切成滾刀大塊放入鍋中,不要攪拌,就讓馬鈴薯在小雞塊上面;最後再煮燉大約30分鐘,放點蔥花炒勻出鍋。
5、雞蛋
雞蛋屬於白色食品,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每天一個蛋,能夠增強肌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作用非常大,還能給身體補充鈣質、蛋白質等等。雞蛋最健康的吃法就是水煮蛋,如果吃膩的話可以隔三差五換個做法。
分享美食:菠菜煎蛋。
做法:首先把菠菜用開水迅速燙一下過涼攥干備用;2勺韓式辣醬放入半碗水調均;鍋內放一點油,油熱後打入雞蛋,小火煎成型,不要等到蛋黃煎熟,看到蛋清不流動了就可以倒入調味醬;小火燉1分鐘把雞蛋翻動,下入處理好的菠菜,留一點點湯汁出鍋。
好啦,這就是日常中我們常見的「5白」食物,在秋季里記住要常吃哦。
還有兩樣食物,我們叫它「2綠」,在秋季里少吃對健康更有益,這個就是綠豆和黃瓜。
黃瓜是屬於寒涼食物,吃多了會傷害脾胃,不利於養護陽氣;不過少吃不是不能吃,我們可以把黃瓜炒熟了以後再吃,這樣就能緩解它的寒性特徵了。
第二個,秋季要少吃綠豆。綠豆同樣是寒涼的食物,雖然綠豆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是不適宜寒冷的季節吃。如果身體有內火的現象出現,可以適宜地煮些綠豆粥湯來喝,會緩解身體的不適,注意不要頻繁吃!#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