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牛奶中含有乳糖,有人誤傳:糖尿病病友喝了牛奶會升高血糖。所以,很多人認為糖尿病患者不宜喝牛奶。其實,這是錯誤的。
牛奶僅含乳糖5%左右,也就是說100克牛奶中只含有5克左右的糖,只相當於某些蔬菜的含糖量,而低於任何水果的含糖量,對患者血糖影響不大。乳糖的血糖指數是46,牛奶的血糖指數是27.6。與此相比,蘋果是36,白米飯是83,白饅頭是88。可見,如果白米飯和白饅頭都能吃,為什麼就不敢喝牛奶呢?
另外,牛奶中含有大量的鈣,對維持人體的鈣平衡非常有益。而且乳類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和半乳糖,有促進鈣吸收的作用,這對於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糖尿病患者在飲用牛奶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喝低脂牛奶
一般情況下,糖尿病患者應該適度喝低脂牛奶,過量飲用牛奶或高脂牛奶易導致動脈硬化等疾病。研究發現,牛奶中的酪蛋白能生成高半胱氨酸,這種分子能損害血管壁的彈性,容易導致血管硬化、管腔狹窄乃至阻塞,從而導致腦梗死等疾病。此外,過量飲用牛奶還易誘發老年性白內障。
喝牛奶時不能加糖
糖尿病患者飲用牛奶時不能加白糖或紅糖,否則會導致血糖的迅速升高而加重病情,影響糖尿病的治療效果。另外,因為紅糖含有一定的草酸,會使牛奶中豐富的蛋白質發生凝膠或沉澱,不僅會引起腹脹,而且會影響人體對鐵、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容易發生「牛奶性貧血」。
喝牛奶要適量
糖尿病患者每次飲用牛奶量不要超過200毫升。喝牛奶的時間以白天為好,可在用餐前補充,也可在餐間補充。但不提倡糖尿病患者睡前喝牛奶,因為這在不同程度上會影響對血糖、血脂及體重的控制。
來源:《中國人怎麼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