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質疏鬆症是指由骨微結構改變引起的低骨密度(BMD)。骨質疏鬆患者的骨折風險增加,生活質量降低。然而,目前仍有許多骨質疏鬆相關的謬論和錯誤信息。你能進行很好的區分嗎?趕緊來測一測!
1.從飲食到其他多種情況,骨質疏鬆病因相關的謬論一直存在。以下哪項一項被確定為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
A.體質指數(BMI)>30
B.長期抗驚厥治療
C.早發月經初潮
D.宮內節育器的使用
解析:
鑒於高齡和BMD等與骨折發生率有直接和強烈的關係,因此已被確定為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素。除此之外,許多其他因素也是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如某些藥物的使用與骨折疏鬆症發作相關,包括全身類固醇、甲狀腺補充劑、肝素、化療藥物和胰島素。
長期抗驚厥治療會導致鈣和骨代謝變化,或可導致骨量減少和骨質疏鬆性骨折風險增加,尤其是苯妥英鈉和卡馬西平對骨細胞具有直接作用。
除此之外,骨質疏鬆症的其他危險因素還包括:
•老年人(≥50歲);
•女性;
•白人或亞裔;
•遺傳因素,如骨質疏鬆症家族史;
•身材瘦小或身材矮小(例如,體重<57.6kg);
•閉經;
•月經初潮晚;
•更年期過早;
•絕經後狀態;
•身體不活動或靜坐;
•酒精和煙草使用;
•雄激素或雌激素缺乏;
•鈣或維生素D缺乏;
•Dowager's駝峰。
答案:B
2.骨質疏鬆僅存在於老年女性中是另一個謬論,男性和年輕人同樣會患骨質疏鬆。以下哪項會促進男性骨質疏鬆性骨折?
A.劇烈的體力活動
B.體重突然增加
C.性腺機能減退
D.甲狀腺機能減退
解析:
男性骨質疏鬆症的常規篩查不如女性普遍。然而,多達三分之一的髖部骨折發生在男性,男性死亡率高於女性。
男性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因素包括:
•年齡>70歲;
•性腺機能減退;
•低體重(BMI<20-25);
•>10%的體重減輕(相對於同年齡段的人群;或相對於近年來的體重);
•缺乏身體活動;
•皮質類固醇使用;
•雄激素剝奪療法;
•既往脆性骨折。
答案:C
3.再發生明顯骨折前,骨質疏鬆症在臨床上有明顯癥狀,這是與骨質疏鬆相關的另一個常見謬論。關於骨質疏鬆相關椎體壓縮性骨折,以下哪項最準確?
A.在評估急性和亞急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時,建議觸診而不是叩診對應的棘突
B.與椎體壓縮性骨折相關的急性疼痛通常可在2周內緩解
C.椎旁肌肉痙攣的存在提示除椎體壓縮性骨折外的其他骨折
D.椎體壓縮性骨折通常無疼痛
解析:
骨質疏鬆症通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直至骨折後才發會在臨床上顯現出來。
椎體壓縮性骨折通常是無痛的;但患者身高會降低,脊柱後凸。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可能會表現為胸椎後凸,並伴有過度的脊椎前凸(dowager駝峰)。隨後,腰椎前凸消失。每次椎體壓縮骨折和進行性後凸發作後,患者的身高可能會下降2-3cm。
急性椎體骨折患者的受累椎體或出現點壓痛。觸診棘突通常不能幫助檢查者定位點壓痛,但叩診可能有助於評估急性或亞急性椎體壓縮骨折。
對於疼痛的椎體骨折,典型的主觀信息可能包括以下幾點:
•跌倒或輕微創傷後或可出現急性疼痛;
•疼痛局限於中胸椎、下胸椎或上腰椎的特定、可識別的椎體水平。
•疼痛被描述為尖銳或遲鈍感;運動可能加劇疼痛;在某些情況下,疼痛會輻射到腹部。
•疼痛通常伴有椎旁肌痙攣,活動加劇,仰卧時疼痛減輕。
•患者害怕疼痛加劇,通常在床上一動不動。
•急性疼痛通常在4-6周後緩解;在多處骨摺合並嚴重後凸的情況下,疼痛可能會變成慢性。
答案:D
4.許多患者認為一旦發展為骨質疏鬆症,就什麼也做不了,這同樣是一個謬論。美國內科醫師學會(ACP)推薦以下哪種骨質疏鬆症治療藥物?
A.對於罹患骨質疏鬆症的絕經後女性,應使用雌激素或雌激素加孕酮或雷洛昔芬
B.骨質疏鬆症患者可應用阿侖膦酸鹽、利塞膦酸鹽、唑來膦酸或地諾單抗進行治療
C.骨質疏鬆治療前5年應監測BMD
D.骨質疏鬆症患者應避免使用雙膦酸鹽類藥物
解析:
《ACP關於治療低骨密度和骨質疏鬆症以預防男性和女性骨折的臨床實踐指南》給出了兩個強烈推薦:
①臨床醫生應為罹患骨質疏鬆症的女性提供藥物治療,以降低髖部和脊椎骨折風險;推薦的藥物包括阿侖膦酸鹽、利塞膦酸鹽、唑來膦酸或地諾單抗。
②不建議絕經後女性使用雌激素或雌激素加孕激素療法、或雷洛昔芬,來治療女性骨質疏鬆症。
ACP指南還給出了四項較弱的推薦:
①對於骨質疏鬆症的女性,建議臨床醫生採用藥物療法需持續5年。
②不推薦女性骨質疏鬆症患者,在藥物治療的5年內監測骨密度。因為有證據表明,無論骨密度如何變化,骨折風險均可能降低。
③臨床醫生應根據患者偏好、骨折風險及獲益、危害和藥物成本等,決定是否對≥65歲骨質減少且骨質風險較高的女性進行治療。
④對於男性患者的臨床上可識別的骨質疏鬆,ACP建議臨床醫生使用雙膦酸鹽進行藥物治療,以減少椎骨骨折風險。
答案:B
5.在骨質疏鬆症的藥物治療方面存在多種謬論。關於雙膦酸鹽類藥物(骨質疏鬆症的一線治療)的描述以下哪項最為準確?
A.患者應在晚上睡覺前服用
B.與食物或牛奶一起服用時消化更好
C.患者應在早晨第一次進食前30min服用
D.西柚是其服用的禁忌證
解析:
患者應該在食用任何東西(包括其他藥物)前30min以上,用一大杯水口服雙膦酸鹽類藥物。
食品和飲料(包括咖啡、牛奶和奶製品及橙汁)均可能降低口服雙膦酸鹽類藥物的吸收。
西柚不是服用雙膦酸鹽類藥物的禁忌證。
在服藥後,患者應保持直立≥30min或直至第一次進食,以降低食管潰瘍風險。
答案:C
醫脈通編譯自:Herbert S. Diamond. Fast Five Quiz: Osteoporosis Myths vs Facts. Medscape. August 19,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