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馬刀,射波刀,托姆刀,X刀……一直到最高大上的質子刀,本質上都是放射治療(放療),也就是用放射線來殺滅癌細胞。
如果從放療科醫生的專業角度來分類,首先要看釋放出來的射線到底是啥成分:電子、光子、質子,還是重離子。這些玩意有啥區別?需要大家複習高中物理學常識:電子帶一個負電荷,質量很小(但不是0);光子沒有質量,也不帶電荷;質子帶一個正電荷,質量是電子的1836倍;重離子帶正電荷,質量是質子的整數倍(比如碳離子質量大約是質子的12倍)……
可是,知道這些玩意,和抗癌治療有什麼關係,又不是參加高考?!
關係是這樣的:
- 最常見的普通放療,一般釋放出來的是光子,也就是用高能量的光子線來殺傷癌細胞,一個完整的療程,通常需要花費5萬元左右,納入國家醫保;
- 伽馬刀、托姆刀、射波刀釋放出來的也是光子,只是所採用的機器不同,單次能量更大、定位更精準,收費在10萬元上下,未必能醫保報銷;
- 質子放療,釋放出來的是質子,重離子放療,釋放出來的是重離子,有一定質量又帶正電荷的質子重離子獲得高能量高速度後,會形成所謂的布拉格峰,讓抗癌的能量精準地釋放在腫瘤組織內部,對周圍的正常組織影響很小,不過這樣的高大上放療,收費30萬左右,全自費。
繞了一大圈,病友們心中最大、最實在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30萬全自費的質子重離子放療和4、5萬的常規放療,到底療效和副作用上,有多大的差異?天壤之別還是微如毫毛?
先告訴大家答案: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質子重離子放療與常規放療的療效相似,副作用一定程度降低。
這個結論,可不是筆者個人經驗或者信口開河,而是有多份權威數據支持。
比如,早在2016年,國際放療學界頂尖學術期刊,歐洲腫瘤放療學會的官方期刊(《綠皮》)就報道過一組病例對照研究的成果,利用質子重離子放療和常規的調強放療分別治療頭頸部鱗癌,前者是50例病例,後者是100例年齡、性別、種族、疾病嚴重程度相匹配的病例。
結果顯示:兩种放療模式下患者的無疾病進展生成期和總生存期毫無差異,不過接受質子重離子放療的頭頸部鱗癌患者由於放療導致的口腔黏膜炎症、吞咽困難、管腔狹窄等不良反應,不得不安置鼻飼管進行營養支持或者由於營養支持跟不上導致體重下降超過20%的患者比例明顯下降(從24.7%下降到了8.0%);而其他不良反應,比如口腔黏膜炎、口乾、體重下降、乏力等兩組均無統計學差異。
當然,有人會說,上述研究只納入了150例患者,且只有頭頸部鱗癌一種癌種,不具有廣泛的說服力。
2020年,賓夕法尼亞大學的James M Metz教授團隊就提供了另外一份包含1483例病例、涵蓋幾乎所有常見腫瘤的對比研究。1092名患者接受常規的調強放療,391名患者接受了質子重離子放療。
結果顯示:兩組中位無疾病進展生成期、總生存期沒有統計學差異;質子重離子放療組90天內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明顯下降(3級及3級以上嚴重副作用發生率從27.6%砍半到11.5%;2級及2級以上不良反應發生率從84.8%下降到74.2%)。
綜上所述,在絕大多數常見癌症、常見情況下,質子重離子放療和常規放療的療效幾乎是一樣的,不過前者可以一定程度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至於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幅度是否划算,各位病友見仁見智了。
不過,在一些特殊癌症(比如腺樣囊性癌)和特殊部位(比如靠近腦幹、累及脊髓等)的放療,質子重離子有獨特的優勢。
近日,JCO雜誌就公布了一項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在實體瘤腦膜轉移的患者中,對比質子重離子放療和常規調強放療的療效,兩組分別有42例和21例患者。
結果顯示:質子重離子放療組腦部無疾病進展生成時間明顯更長(2.3個月對比7.5個月),中位總生存時間也更長(6.0個月對比9.9個月),不過兩組3-4級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無統計學差異——腦部和脊髓,畢竟是人體最金貴的器官,這種特殊部位,質子重離子,30萬花下去,還是有好處。
參考文獻:
[1]. Intensity-modulated proton beam therapy (IMPT) versus intensity-modulated photon therapy (IMRT) for patients with oropharynx cancer - A case matched analysis. Radiother Oncol. 2016 Jul;120(1):48-55
[2].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Proton vs Photon Therapy as Part of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Cancer. JAMA Oncol. 2020 Feb 1;6(2):237-246
[3]. Randomized Phase II Trial of Proton Craniospinal Irradiation Versus Photon Involved-Field Radi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Solid Tumor 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 J Clin Oncol. 2022 Jul 8;JCO220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