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部分人來說
夢,是個縹緲的存在
生活中常會聽到有人說
自己做了一晚上的夢
感覺一點也沒睡好
那麼,問題來了↓
做夢會降低睡眠質量嗎?
實際上並沒有是否做夢這一說,因為每個人每天晚上睡覺時都會做夢,只是第二天醒來有些人會記得,而有些人會忘記,並非做和不做的區別。
通常情況下,睡眠可分為非快速眼動睡眠期(NREM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期(REM睡眠),其中快速眼動睡眠期的顯著特點就是多夢境。不過,有些人會覺得自己沒有做夢,多是因為醒來後就忘記了。
一直以來,「失眠」、「多夢」都被人們連在一起說,認為這兩個詞是睡眠質量差的一種表現,其實這是對「多夢」的誤解。做夢是睡眠時正常的生理反應,做夢或記得夢的內容,都不能代表睡眠質量不好。研究表明,做夢對我們人體有很多好處,比如調節心理平衡、穩定精神情緒、有助於腦功能的修復與完善、增進記憶力等。
為何有人會記得做夢
而有人會忘記?
是否會記得做夢或夢境內容,取決於我們從睡眠的哪個睡眠期醒來。
我們每晚的睡眠都會在非快速眼動睡眠期(NREM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期(REM睡眠)之間來回循環,生動的夢境都是在 快速眼動睡眠期(REM睡眠)時產生的,如果我們在這個睡眠期時醒來,就會把這部分的夢記住,相反的,在非快速眼動睡眠期(NREM睡眠)時醒來的人,就會忘記自己做過夢及做夢的內容。而睡眠期的循環,造成我們的夢境會清晰一段、模糊一段,這就是我們無法完整地說出自己夢境內容的原因。
所以說,「多夢」不僅不能說明睡眠質量不好,反而一覺睡到天亮,醒來後還能說出自己夢境的內容表明你的睡眠質量很好。
有哪些方法可以
改善睡眠?
不同年齡段人群建議睡眠時間▼
據研究表明,保證每天時長為7小時的睡眠是對人體最有益的,如果夜間無法達到這個標準,午間補睡一會也是可以的。
有睡眠呼吸暫停等睡眠障礙的的人群,尤其是合併中重度睡眠呼吸暫停患者要格外注意,睡眠障礙可能會引發心血管疾病,應儘早發現並及時在專科醫生指導下積極治療。
平時應做到規律作息、早睡早起,睡眠前應保證情緒穩定,睡前過於興奮會影響睡眠質量,不易入睡從而引發失眠。
有失眠情況出現的人群,可以嘗試在睡前喝一杯溫熱的牛奶,還可以按摩放鬆身體、適當泡腳、聽舒緩音樂。切忌盲目服用助眠藥物或褪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