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了就胃脹,或是3種疾病的警報,別不當一回事,或會引發癌症

2022年09月28日16:55:01 健康 1292

胃脹氣常見於老年人,由於老年人消化能力減弱,胃動力變差,食物易在胃底集聚,從而造成脹氣。還有,吃飯時狼吞虎咽、喝太多碳酸飲料、不良的情緒等也會造成胃腸道中積聚太多氣體,從而導致腹脹。胃脹氣也有可能是疾病導致的,特別是以下幾種疾病。

吃飽了就胃脹,或是3種疾病的警報,別不當一回事,或會引發癌症 - 天天要聞

胃脹氣可能是哪些疾病?

1、胃輕癱

胃輕癱屬於胃腸動力障礙性疾病,女性是高危人群,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有明顯的飽脹感和早飽等。胃輕癱分為兩種,一種是原發性的,也就是不明原因的特發性胃輕癱;一種是繼發性的,由於胃腸道或神經肌肉發生病變,使得胃神經肌肉功能受到損害,從而引發一系列癥狀。

胃輕癱常繼發於糖尿病紅斑狼瘡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也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帕金森病或服用某些藥物所引起的。胃輕癱可降低胃張力,減慢胃蠕動速度,延長食物排空時間,從而導致腹脹、燒心感和噯氣等。

吃飽了就胃脹,或是3種疾病的警報,別不當一回事,或會引發癌症 - 天天要聞

2、肝硬化

不少肝硬化患者會出現胃腸動力障礙,主要表現為腹脹、噁心嘔吐、食慾下降等。大多數肝硬化患者可出現胃排空障礙,又或是胃運動調節功能障礙。胃腸道中分佈着大量神經叢,能掌控胃腸道功能;中樞神經系統能提供外部神經輸入,胃部神經和食道神經依賴於此神經輸入調節。

這裡指的外部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前者的作用是抑制胃腸平滑肌以及黏膜分泌,促使血管收縮,從而調節血液循環;後者具有雙重作用,起着興奮和抑制效果,能釋放一氧化氮等抑製劑神經遞質,也能釋放乙酰膽鹼等興奮神經遞質,從而影響胃排空

吃飽了就胃脹,或是3種疾病的警報,別不當一回事,或會引發癌症 - 天天要聞

不少肝硬化患者伴有自主神經紊亂,再加上炎症因素使得身體處於應激狀態,過度興奮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卻被抑制,進而減弱胃腸道蠕動,抑制消化液分泌,導致腹脹。另外,肝硬化也會造成門脈高壓,促使門靜脈擴張,減慢血液流通速度,促使側支循環生成,從而誘發各個臟器淤血,其中也包括胃壁充血和淤血,損害胃部運動,造成胃排空障礙。

3、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胃內環境受到影響,破壞胃壁結構,易造成胃潰瘍或慢性胃炎,一般癥狀為消化不良、胃脹和反酸等。由於受到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在腸道中可產生尿素酶,尿素酶的作用是分解尿素,分解期間可產生二氧化碳,從而造成胃脹氣。

吃飽了就胃脹,或是3種疾病的警報,別不當一回事,或會引發癌症 - 天天要聞

家醫君寄語

反覆出現胃脹,生活調理無法緩解,還需進一步去醫院做全面檢查,根據病因對症治療。平時應調整好生活方式,吃飯時做到細嚼慢咽,盡量少吃易產氣的食物比如洋蔥、捲心菜和豆類等;飯後不能立馬躺下或坐着,可以戶外慢走20~30分鐘;飯後也可以彎腰3次,彎腰程度達到90度,能加快消化速度。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秋日生活打卡季#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每天飯後容易胃酸倒流的人,三個月內可能出現的4種身體變化 - 天天要聞

每天飯後容易胃酸倒流的人,三個月內可能出現的4種身體變化

在南方的一座小城,32歲的張婷婷過着簡單而忙碌的生活。每天清晨6點,張婷婷就會早早起床,為家人準備早餐。清新的晨光灑進窗戶,她總是喜歡一邊聽着喜歡的歌曲,一邊忙碌着給丈夫和女兒準備早餐。一切看似井然有序,直到那一天的到來。張婷婷的工作十分忙
「甲亢哥」中國行,用直播鏡頭打破偏見濾鏡 - 天天要聞

「甲亢哥」中國行,用直播鏡頭打破偏見濾鏡

美國頂流網紅「甲亢哥」(IShowSpeed)近日展開了他的中國之行。這名擁有3800萬粉絲的年輕主播,自3月24日以來陸續走訪上海、北京、重慶、成都、深圳、香港等中國城市,進行了一鏡到底的直播,用直播鏡頭向世界展示了一個科技先進、文化多元的中國。在深圳,他體驗了比亞迪仰望U8的浮水功能,購買華為Mate XT三摺疊手機,與機...
你知道嗎?晚上睡覺時手機放多遠才會沒輻射?不懂快來看看 - 天天要聞

你知道嗎?晚上睡覺時手機放多遠才會沒輻射?不懂快來看看

在這個智能手機幾乎無處不在的時代,我們的生活與手機相伴左右。晚上,當萬籟俱寂、我們沉浸於夢鄉時,手機輻射是否也在悄然影響着我們的健康?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討這一看似「隱形」的健康隱患,找出科學又簡單的防護方法,讓我們夜晚的休息更安心、更健康
消息瘋傳!一患者被誤診喪命,獲賠127萬?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消息瘋傳!一患者被誤診喪命,獲賠127萬?緊急提醒

近日網傳「AI醫生闖大禍!上海一患者被誤診肺炎險喪命」的消息經核查近期有不少自媒體以「AI醫生」為主角造謠這條消息正是其中的典型是!假!的!漏洞頻出!純虛構!從網友提供的信息看,自媒體發佈的消息稱,在4月5日,上海徐匯區某社區醫院「AI醫生將重症肺炎誤診為普通感冒」,為了增強可信度,還表示「4月6日,澎湃新聞...
這種家族遺傳的疾病,讓人不由自主會「跳舞」 - 天天要聞

這種家族遺傳的疾病,讓人不由自主會「跳舞」

現代快報訊(記者 張宇)近日,隨着上海浦東風信子亨廷頓舞蹈症關愛中心創始人曹茜女士的離世,一種罕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亨廷頓舞蹈症走入公眾的視野。現代快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婦幼保健院)罕見病醫學科主
聚焦民生所需 助推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 天天要聞

聚焦民生所需 助推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衛生服務需要,市審計局積極探索數據化審計模式,圍繞領導幹部履職盡責,聚焦衛生健康系統政策落實及財務收支情況開展審計。按照「摸清情況、揭示問題、規範管理、促進改革」的總體思路,堅持數據先行,圍繞政策、業務、財務「三條主線」,聚焦決策、採購、使用、管理「四個環節」,在對醫院、醫保...
95歲結腸癌老人遭遇心血管急症,醫護聯手成功手術 - 天天要聞

95歲結腸癌老人遭遇心血管急症,醫護聯手成功手術

「我衷心地感謝你們!我知道我這個年紀,手術難度很大!」4月7日上午,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臟外科的病房裡,馬上要出院的95歲許奶奶,向心臟外科主任曹海龍教授及全體醫護人員,表達了自己的感謝。誰能想到,她剛從異常兇險的A型主動脈夾層的「魔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