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蓯蓉
列當科植物肉蓯蓉的乾燥帶鱗葉的肉質莖。產於內蒙古、陝西、甘肅、寧夏、新疆等地,世界瀕危保護植物。4~5月上旬採挖剛出土的肉蓯蓉,留小采大,去掉花序或蓯蓉頭,晾曬於乾淨沙灘上或房頂上,一個多月後由黃白色變成肉質棕褐色,即為甜大芸。秋季採收者因水分大,不易乾燥,故把肥大者投入鹽湖中,腌1~3年,用時洗去鹽分,叫鹽大芸。
【別名】大芸,寸芸,蓯蓉。
【性味】甘、咸,溫。
【歸經】腎經、大腸經。
【功效】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
【應用】
- 腫瘤治療
本品用於陽虛型大腸癌、腎癌、骨癌、前列腺癌等多種腫瘤的治療。
用於大腸癌,常配伍紅藤、野葡萄藤、槐米、地榆等解毒散結之品;
用於腎癌,常配伍杜仲、續斷、淫羊藿、白毛藤、蛇莓等補腎及散結之品;
用於骨癌,常配伍地鱉蟲、骨碎補、巴戟天、杜仲、續斷等化瘀散結及強筋健骨之品;
用於前列腺癌,常配伍菟絲子、巴戟天、淫羊藿、仙茅、白毛藤、岩柏、蟾皮等補腎溫陽及散結之品。
- 其他應用
(1)腎虛陽痿、遺精早泄、腰膝冷痛、筋骨痙弱:治腎虛陽痿、遺精、早泄等證,配熟地黃、菟絲子、山萸肉等;治腰膝冷痛、筋骨痿弱,配續斷、補骨脂等。
(2)腸燥便秘:與火麻仁、柏子仁等葯同用。
- 成藥應用
蓯蓉通便口服液具有潤腸通便作用,用於老年便秘,產後便秘,也用於腫瘤陽虛患者的便秘。
【使用注意】陰虛火旺及大便泄瀉者忌服。
【文獻論述】
《神農本草經》:主五勞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痛,養五臟,強陰,益精氣,婦人癥瘕。
《名醫別錄》:除膀胱邪氣、腰痛,止痢。
《藥性論》:益髓,悅顏色,延年,治女人血崩,壯陽,大補益,主赤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