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你可能經常會聽說有人突然中風了,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和複發率高的特點。目前中風已成為人們健康的頭號殺手,每年有超過1300萬人發生腦卒中,約550萬人因此而死亡,是一種常見疾病,並且中風後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幸運的是,隨着科技和醫療的發展,對中風的危險因素進行了越來越深入的研究,從而可以有效地預防中風。但是,有些風險因素是無法影響的,例如年齡、性別或遺傳傾向。然而,如果知道的話,可以通過個人生活方式或在醫生的幫助下控制的眾多因素佔了上風。即使中風或腦部短暫的循環障礙(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已經發生,也有很多方法可以防止再次發生腦梗塞或腦出血。
那麼,中風能預防嗎?有許多研究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答案肯定是肯定的。早在 2008 年,就有超過 10 萬參與者參與的一項研究調查了生活方式如何影響中風的風險。反映「健康生活方式」的五個因素:
1. 不吸煙
2. 每天至少 30 分鐘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
3. 均衡飲食
4. 體重指數 (BMI) <25 kg/m2
5. 適度飲酒
結果對男性和女性都很清楚:一個人擁有的這些因素越多,他們患中風的風險就越低。醫療研究者們認為,大約一半的中風是由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即忽視這五個因素。
2016 年前發表在《柳葉刀》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更加清晰。全世界已經確定了十個有利於中風的因素。除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外,這些因素還包括可以通過血液檢查確定的代謝因素(代謝參數)以及環境因素。
生活方式:
- 抽煙
- 小動作
- 不健康的飲食
- 代謝量:
- 高體重指數(BMI)
- 高空腹血糖水平
- 高膽固醇水平
- 腎小球濾過率低(提示腎損傷)
- 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
環境因素:
- 空氣污染嚴重
- 高鉛暴露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假設全球 90% 中風是由這十個因素共同造成的。只需將生活方式和新陳代謝水平納入健康範圍,就可以避免四分之三以上的中風。在解釋這些結果時,重要的是要注意它們是從世界各地收集的數據。總之,從這些研究和許多其他研究中可以得出結論,超過一半的中風是可以預防的,每個人都可以採取措施將自己的風險降到最低。
1.改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可以預防中風,還可以預防許多其他疾病,例如心臟病、糖尿病甚至抑鬱症。除了不吸煙,健康的生活方式還包括均衡的飲食、少飲酒和充足的運動。
2.營養
研究表明,所謂的「地中海飲食」特別健康。嚴格遵守這種飲食習慣的人能夠將中風風險降低多達 32%。但究竟什麼是「地中海飲食」?地中海飲食主要包括全穀物產品、水果、蔬菜和豆類。堅果和初榨橄欖油作為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也發揮着重要作用。這種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輔以雞蛋、乳製品和魚類。很少供應肉類,如果供應肉類,家禽比紅肉更受歡迎。
對於許多人來說,喝酒也是他們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實上,即使是地中海飲食,晚上的菜單上也有一杯葡萄酒。研究表明,適度飲酒對中風風險有積極影響。但是,只要每天不超過15克,就相當於一杯牛奶。如有疑問,最好不要一開始就打開瓶子。
3.經常鍛煉
即使是經常鍛煉的人,患中風的風險也較低。一項匯總了 23 項關於該主題的不同研究結果的薈萃分析表明了這一點。研究表明,與很少或不進行日常運動相比,適度運動可將中風風險降低 20%。隨着活動水平的提高,風險甚至下降了 27%。每天快走 30 分鐘就足以顯着降低中風的風險。或者騎單車上班而不是開車。
4.抽煙
大多數人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然而,煙草使用通常只與呼吸急促或肺癌有關。但血管也會受到煙霧中所含物質的傷害,從而導致血管鈣化或動脈硬化,最終導致中風。2019 年最近的一項薈萃分析發現,每天每吸 5 只要香煙,中風的風險就會增加 12%。7因此,與不吸煙者相比,每天抽 15 支煙的人患中風的風險增加 36%。戒煙後,風險也會相應急劇下降。
5.體重
如果您牢記以上幾點並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那麼您通常不會有體重問題。
體重指數 (BMI)表明體重相對於身高是否健康。BMI 介於 18 和 24 kg/m^2 之間是可取的。如果 BMI 超過 24 kg/m^2,則認為此人超重。然後應該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減少這種多餘的體重。
6.壓力
強烈的情緒壓力會促進中風的發展。如果一個人有壓力,他的交感神經系統就會被激活,成為自主神經系統的一部分。他進入了「戰鬥或逃跑」的模式。特別是在慢性壓力下,這種模式會長時間保持活躍,而身體無法恢復。這會導致高血壓並損害血管。
6.治療原有疾病
生活方式很重要,因為它會影響高血壓、心房顫動或糖尿病等疾病的發展。為了預防中風,必須認識到這些疾病並進行充分的治療。
7,高血壓
高血壓是中風和其他心血管疾病最常見的危險因素。根據《柳葉刀》雜誌:1/3以上的中國成年人患有高血壓,但血壓得到控制者僅約1/20。70 歲以上的人中有四分之三患有高血壓(動脈高血壓)。可能受到影響的高血壓風險因素包括肥胖、吸煙或壓力。
血壓通常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控制,例如吃更健康的飲食、多運動或減少尼古丁的攝入。此外,可以通過藥物降低血壓。
8.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是起源於心房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激發波導致心臟不規則收縮。發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性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男性通常比女性更容易受到影響。如果發生心房顫動,血液將無法正常流過心臟,形成血栓的可能性會增加。然後這些血栓可以通過血流到達大腦並阻塞那裡的血管。房顫主要用「血液稀釋劑」(抗凝劑)治療,旨在防止血栓形成。
9.糖尿病
控制不佳的糖尿病也會促進中風的發展,這是因為血液中糖含量的增加會損害血管壁。糖尿病有多種類型,最重要的是 1 型和 2 型。
1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產生胰島素的細胞被破壞。它通常在年輕時表現出來,必須用常規劑量的胰島素治療。
另一方面,2 型糖尿病有許多不同的原因,其治療也相應地更加多樣化。它只在老年時表現出來,並與肥胖、缺乏運動和不健康飲食等危險因素有關。
10.血脂異常
脂質代謝紊亂與血脂水平升高有關。特別是,從長遠來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增加會損害血管,因為它會促進動脈硬化的發展。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但是,也可能需要服用支持性藥物,即所謂的他汀類藥物。
11.血栓傾向增加
血液凝固對於傷口的癒合過程很重要。血栓形成,閉合傷口並阻止失血。然而,如果血栓傾向增加,這些血栓也會無緣無故地形成,從而阻塞血管。這些血凝塊的形成,即所謂的止血,遵循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最小的變化可能會破壞這個系統。這些通常是遺傳的,但也有後天因素會增加血栓的傾向。
女性避孕藥在這裡特別值得一提,如缺乏運動或吸煙,也會促進血栓形成傾向。在這裡,也給予血液稀釋劑以抵消增加的凝血傾向。
此外,為了防止中風複發,有必要盡量減少上述風險因素。第一年的複發風險最高,約為 7.4%,之後每年都會有所下降。5 年後,只有大約 2.6% 的受影響者再次中風。
每 10 名中風患者中約有 8 名在未來 5 年內不會複發。10這當然與醫生和患者良好的後續護理有關。因為通過充分了解患者的情況、對治療的依從性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患者可以對再次中風的可能性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