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士魁老中醫,在防治冠心病的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擅長用活血化疲、芳香溫通、益氣活血諸法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及心肌梗塞。對於中、重度心絞痛,他除以湯劑辨證施治外,還常施以散劑,取效迅速,服用方便,患者樂於接受。
(郭士魁,1915~1981,北京人,中醫內科專家。)
郭老所制定的緩解心絞痛的散劑處方,立法遣葯頗具特色,現分類介紹如下。
一、活血化瘀散劑
用於血瘀疼痛。證見心痛如刀割,如針刺,痛有定處,脈弦,舌質紫暗或有瘀斑,體格尚壯實。
1、血竭散:血竭粉1.5克,分2次服。
2、乳沒散:乳香1.5克,沒藥1.5克,為末,調勻,分2次服。
3、乳香1.5克,沒藥1.5克,血竭1.5克,冰片1.5克,共為末,每服1克。
二、益氣活血散劑
用於氣虛血瘀,體質虛弱,伴有心痛者。證見疲乏,氣短,心痛,脈弦細或弱,舌質暗淡。
1、紅參三七粉:紅參粉、三七粉,等量混勻,每服1克。
2、紅參三七血竭散:紅參粉、三七粉、血竭粉,等量混勻,每服1克。
3、紅參粉1.5克,三七粉1.5克,琥珀粉1克,混勻,分2次服(用於氣虛血瘀兼有失眠者)。
4、紅參元胡末:紅參粉、元胡粉,各等量,混勻,每服3克。
5、紅參粉1.5克,三七粉1.5克,元胡粉3克,混勻,每服2克(後兩方用於氣虛血痰兼氣滯者)。
三、行氣活血散劑
用於氣滯血痰。證見心痛,胸悶,脅脹,脈弦,舌質暗或有疲點。
1、元胡粉:元胡粉3克,分2次服。
2、廣木香粉1.5克,元胡粉1.5克,為一日量,混勻,分2次服。
3、三七元胡末:三七粉1克,元胡粉3克,混勻,分2次服。
四、芳香溫通散劑
用於寒邪凝滯所致心痛。證見胸悶發憋,心痛較劇,遇冷即發,脈弦緊,舌苔薄白。
1、丁桂香散:丁香1.5克,肉桂1克,檀香0.5克,共為末,為一日量,分2次服。
2、沉香粉1克,公丁香粉1克,琥珀粉1克,為一日量,混勻,分3次服(用於胸悶心痛兼失眠者)。
五、溫通活血散劑
用於寒凝血滯所致心痛。證見胸悶,並有心痛如刺,痛處固定,遇冷而發,舌質暗,舌苔薄。
1、沉香粉1克,公丁香粉1克,三七粉1克,琥珀粉1克,為一日量,混勻,分3次服。
2、沉香粉0.5克,血竭粉1克,琥珀粉0.5克,三七粉1克,冰片粉0.5克,為一日量,混勻,分5次服。
六、溫通活血散劑
用於氣虛血瘀兼有寒邪凝滯者。證見疲乏,氣短,胸悶,心痛,遇冷而發,脈弦,舌質暗,苔薄白。
紅參粉2克,沉香粉0.5克,血竭粉1克,三七粉1克,琥珀粉0.5克,冰片粉0.5 克為一日量,混勻,分5次服。
以上諸散劑均為一日量分次用溫開水沖服,心痛發作時亦可臨時服用,有止痛之效。
七、體會
中藥散劑治療心絞痛,具有用藥量少,易於製備,服用方便,止痛迅速等優點,受到患者歡迎,有實用價值,值得推廣。
郭老治療心絞痛散劑處方的制定,體現了辨證論治的原則。《素問·痹論》曰:「心痹者,脈不通」,郭老據此認為,屬於心絞痛的真心痛和厥心痛的直接原因是血脈不通,不通則疼。因而強調活血化瘀治療心經痛,乃治本中之本。
上述諸類散劑差不多都貫穿着活血止痛之治則。又因血「寒則凝,溫則行」,郭老亦十分注重芳香溫通治則在緩解心絞痛中的重要作用,認為屬治本中之標。
郭老所制定各散劑處方,十分注重氣血之關係,因「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滯」,行氣有助於活血,故有行氣活血散劑;又因「氣為血之帥」,氣虛則血瘀故有益氣活血散劑;又因「氣寒則血凝,氣溫則血行」,故有溫通活血散劑。
總之,雖然大多數散劑處方很簡練,但配伍嚴謹,標本兼治,藥量雖小,功效卓著。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
請關注公眾號 葯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