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4億國人鋁攝入超標,為啥還有人用鋁鍋做飯?鋁鍋真的有害嗎?

2022年07月02日18:54:14 健康 1979

文|整點科普

每個人的家裡幾乎都有,或者曾經有過一口鋁鍋。

不鏽鋼鍋、鐵鍋、陶瓷鍋等相比,鋁鍋具有便宜、輕便、導熱快、不生鏽和耐用等優勢,變形了也能回爐重塑。

超4億國人鋁攝入超標,為啥還有人用鋁鍋做飯?鋁鍋真的有害嗎? - 天天要聞

然而,根據一項2012年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顯示,我國約有32.5%的居民每人每周膳食鋁攝入量超過安全標準。

鋁進入人體的途徑有水、食物、食品添加劑和炊具等,於是,人們將懷疑的目光投向了每日使用的鋁鍋。

那麼,鋁鍋真的是國人鋁超標的罪魁禍首嗎?為什麼我們不禁止使用鋁鍋呢?鋁攝入量超標會產生哪些危害?

超4億國人鋁攝入超標,為啥還有人用鋁鍋做飯?鋁鍋真的有害嗎? - 天天要聞


超過4億國人鋁攝入超標,兒童數量達到1億,有什麼危害?

2012年的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營養與食品安全專家陳君石公布了一項調查報告,報告顯示:

全中國約有32.5%的居民膳食鋁攝入量超過了安全標準,其中,4-6歲年的兒童佔比最高,達到42.6%。

超4億國人鋁攝入超標,為啥還有人用鋁鍋做飯?鋁鍋真的有害嗎? - 天天要聞

這意味着,我國有超過4億人鋁攝入量是超標的,兒童數量幾乎達到了1億。

一般來說,正常人體內的鋁含量在45-150mg之間,但1973年世衛組織公布的人體必需的14種微量元素中並不包含鋁,它反而於1989年被列為食物污染物,具有低毒性,對人體有害。

人攝入鋁後,最多只有15%能夠被排出體外,大部分積蓄在體內後會與多種蛋白質和酶結合產生磷酸鋁,影響腸道吸收功能、鈣離子穩態及其他活性元素,對肝腎、骨、神經具有一定毒性。

超4億國人鋁攝入超標,為啥還有人用鋁鍋做飯?鋁鍋真的有害嗎? - 天天要聞

人攝入過量的鋁會出現思維和意識混亂的情況,視覺與運動協調失靈,記憶減退,代謝功能失調,可能會對中樞神經、消化系統、造血系統和免疫功能產生影響,影響胎兒生長和兒童智力發育等。

1965年,美國神經解剖科學家伊戈爾·克拉佐博士在兔子攝入磷酸鋁的相關實驗中發現:

兔子腦中的蛋白纖維狀態與阿爾茲海默氏症患者非常相似,因此,鋁超標也被懷疑是老年痴呆的誘因之一,雖然還有待證實,但鋁超標會對神經造成損害是毋庸置疑的。


超4億國人鋁攝入超標,為啥還有人用鋁鍋做飯?鋁鍋真的有害嗎? - 天天要聞

那麼,這4億人為何會鋁超標呢?會是鋁製炊具造成的嗎?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了解鋁鍋的製成及分類。


鋁鍋

市面上的鋁鍋大部分是鋁合金,鍋身是鋁製的,但底部卻是不鏽鋼的

鋁合金鍋具主要有兩種加工成型的方式:

  • 變形鋁合金板材壓製成型:

其中包括拉深和旋壓等,最常用的鋁合金是鋁錳系合金(3XXX),包括3003或者3103A,耐腐蝕性比較好,中性條件下比較穩定。

超4億國人鋁攝入超標,為啥還有人用鋁鍋做飯?鋁鍋真的有害嗎? - 天天要聞

  • 鑄造鋁合金鑄造成型:

其中包括壓鑄和澆鑄,壓鑄最常見是含硅量10-13%的ZL102合金,澆鑄的一般是硅元素低於5%,沒有確定的牌號。

這種類型的鍋具硅含量比較高,耐腐蝕性差,雜質含量比較高,裸露的情況下容易出現白銹

鋁製炊具主要包括裸鋁鍋、塗層鋁鍋,陽極氧化鋁鍋和鑄鋁類鋁鍋等,各國對於鋁元素的遷移標準並不明確,所以歐洲市場上很多都是鋁塗層鍋,但我國特地明確提出:

未覆蓋有機塗層的鋁合金,銅合金,金屬鍍層,鐵基材料,低碳鋼等,不能直接接觸酸性食物。

超4億國人鋁攝入超標,為啥還有人用鋁鍋做飯?鋁鍋真的有害嗎? - 天天要聞

這是因為,很多金屬元素在使用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高溫高壓而發生析出的現象,鋁也不例外。

那麼,鋁鍋會是國人鋁元素攝入超標的主要原因嗎?

超4億國人鋁攝入超標,為啥還有人用鋁鍋做飯?鋁鍋真的有害嗎? - 天天要聞


鋁鍋是國人鋁超標的罪魁禍首嗎?

世衛組織明確規定,1公斤體重人的鋁攝入量安全標準為每周2毫克,120斤的人即為每周120mg。

但實驗數據顯示,人每天使用鋁製炊具,鋁攝入量約為3.5mg,新制鋁製炊具的攝入量比平時要高出2倍!

超4億國人鋁攝入超標,為啥還有人用鋁鍋做飯?鋁鍋真的有害嗎? - 天天要聞

有科學家做過實驗,結果顯示:

用鋁鍋做出來的飯中,鋁含量為3.85- 10.93mg/kg;用鋁鍋烹調糖醋排骨,鋁含量為6.03- 16.48mg/kg,湯汁中鋁含量為8. 89- 16. 25mg/kg;

用鋁製炊具煎食品,食油中鋁含量由原來的6μg/g增至10-20μg/g;用4%醋酸浸泡2小時,20℃條件下溶出鋁5.2mg/kg,60℃溶出鋁2.14mg/kg。

超4億國人鋁攝入超標,為啥還有人用鋁鍋做飯?鋁鍋真的有害嗎? - 天天要聞

這說明,用鋁鍋烹煮酸鹼類或者含鹽類食物鋁會更多,烹煮和存放時間長短和溫度高低與鋁的析出也存在明確的關聯。

在對北京市544名常住人口進行使用鋁製炊具與患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調查中發現:

使用鋁製炊具比不使用鋁製炊具,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度高出3-4倍,其中男性關聯繫數為3.91,女性關聯繫數為2.72。

超4億國人鋁攝入超標,為啥還有人用鋁鍋做飯?鋁鍋真的有害嗎? - 天天要聞

這說明,使用鋁製炊具確實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但是這並不代表所有的鋁都來自鍋具。

鋁不溶於水,只要接觸空氣就會形成氧化鋁,所以鋁鍋的穩定性其實是非常高的,熔點高達1400度,也不會產生毒性,普通的烹飪條件下,這層氧化鋁薄膜會起到阻止鋁溶到食物中的作用,就和鐵鍋補鐵作用極小是一個道理,所以我們不禁用鋁鍋。

超4億國人鋁攝入超標,為啥還有人用鋁鍋做飯?鋁鍋真的有害嗎? - 天天要聞

實際上,很多食物中的鋁含量其實比鋁鍋析出的還要高。

比如說,油條的鋁含量就能高達860mg/kg,小麥麵粉的鋁含量在10-20ppm,干茶葉的鋁含量一般是500-2000ppm。

超4億國人鋁攝入超標,為啥還有人用鋁鍋做飯?鋁鍋真的有害嗎? - 天天要聞

有數據顯示,人對麵粉類食物的鋁攝入量占高達44%,主要是因為其中的含鋁膨化劑。

市面上的膨化食品鋁含量最高的超過國家標準近 9 倍,這也是為什麼在超標人群中兒童的比例大的原因。

超4億國人鋁攝入超標,為啥還有人用鋁鍋做飯?鋁鍋真的有害嗎? - 天天要聞


使用鋁鍋,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鋁雖然不溶於水,但屬於兩性金屬,和酸鹼都能發生反應,使用時應更加謹慎,不要長時間或者高溫存放。

超4億國人鋁攝入超標,為啥還有人用鋁鍋做飯?鋁鍋真的有害嗎? - 天天要聞

  • 不宜盛放雞蛋或牛奶等高蛋白質的物品:

動物蛋白植物蛋白容易與鋁結合,使蛋清變為灰色,使蛋黃變為綠色,產生氫氧化物,食之對身體的危害反而更大。

  • 不宜加熱酸鹼性食物:

酸鹼類的食物會破壞鋁鍋表面的氧化膜,造成鋁析出,甚至會產生其它化學有害物,對身體產生危害。

超4億國人鋁攝入超標,為啥還有人用鋁鍋做飯?鋁鍋真的有害嗎? - 天天要聞

  • 首次使用不要直接燒水:

新鋁鍋直接燒水會使鍋變黑,最好先用油把鍋壁上的細小凹孔填上,增加抗腐蝕性。

目前,我國已經明確規定不能將酸性磷酸鋁鈉、硅鋁酸鈉和辛烯基琥珀酸鋁澱粉用作食品添加劑,不能添加含鋁膨鬆劑。

超4億國人鋁攝入超標,為啥還有人用鋁鍋做飯?鋁鍋真的有害嗎? - 天天要聞

但是,有些不法商家為了節約成本,仍鋌而走險繼續使用,很多5毛、1塊的零食大多數都屬於這一類,應該少吃這些對身體有害的食品,在使用鋁製炊具時多加註意,免得誤傷自身和家人。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為何天一熱,反而是慢性支氣管炎高發期? - 天天要聞

為何天一熱,反而是慢性支氣管炎高發期?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每天給您分享專業的醫學科普知識,幫助您及其家人提高健康生活品質,感謝您的支持!隨着天氣越來越熱,中國大部分地區迎來了盛夏的炎熱季節。此時,許多人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頻繁出現呼吸道問題,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
萬山區開展健康敲門行動 守護失能老人健康 - 天天要聞

萬山區開展健康敲門行動 守護失能老人健康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專門上門來服務,讓我們免去了去醫院來回奔波的困難。」近日,仁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簽約醫生來到失能老人周安貴家中,為老人進行血糖血壓測量、四肢運動功能等健康檢查後,家屬連連道謝。
此物劇毒!一家五口全中招,2人進ICU! - 天天要聞

此物劇毒!一家五口全中招,2人進ICU!

一句開不了口的「我喜歡你」普通人會改口說:「我想你了」文藝青年最愛說:「今夜月色真美」廣東人則會說:「我煲咗湯俾你」▲圖源:聊廣場說到廣東人對煲湯的追求那可謂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能拿去煲湯就絕不放過……▲圖源:深圳粵TV各式各樣的中藥材更是廣東人的心頭好不過湯可以每天喝藥材可不能隨便放最近就有一家...
這個集市帶你揭秘中醫養生秘籍 - 天天要聞

這個集市帶你揭秘中醫養生秘籍

為迎接「七一」到來,近日楊浦區中醫醫院聯合大橋街道共同舉辦「『杏』福市集·寶地健康行」主題活動,讓市民近距離接觸中醫、了解中醫、感受中醫的魅力。認識生活中的「仙草」,學習內功心法和葵花點穴手,體驗神奇小丸子……互聯寶地楊浦園內,設置了健康市集和健康體驗兩大板塊,為市民提供沉浸式的中醫文化體驗。楊浦區...
為什麼我堅持不吃西瓜?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我堅持不吃西瓜?

烈日炎炎的夏天,西瓜是很多人的最愛。特別是冰箱里拿出來的冰鎮西瓜,吃起來別提多爽口了。但是,我卻不怎麼愛吃西瓜。我已經有五六年不吃西瓜了。不是不想吃,是不能吃。西瓜富含維生素和葡萄糖、氨基酸等多種物質,性寒涼,特別適合解暑用。但我只要吃了西
Visualized Cancer Medicine徵稿:最重要的問題 - 天天要聞

Visualized Cancer Medicine徵稿:最重要的問題

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1866 - 1925)誕辰150 周年,Cancer Communication (其前身是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在2016年發起了一次十分獨特的徵文活動:在全球範圍內徵集有關癌症研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