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心理防禦機制-軀體化
先祝大家9.21中秋節快樂,團團圓圓幸福美滿[愛心][愛心][愛心]
當一個人不能用言語表達他的感受時,便更傾向於用軀體化的形式來代替語言表達。軀體化就是情緒轉化為軀體形式的過程。
人類的語音是在一歲後逐漸學會的,也是一個慢慢將軀體化轉為語言化的過程。
→這裡舉例說明一下:
幼年時當我們遇到外界的刺激時,就會引起自然的軀體化,例如::
①在感受到羞愧時會臉紅,用臉紅表達自己感受到羞愧
②孩子因為要上學感覺到焦慮和恐慌的時候,他會告訴你,他肚子疼或者頭疼,一般去醫院很難檢查出原因,但是孩子就是疼得滿頭大汗。孩子在用軀體化表達他的焦慮和恐慌[發抖]
③當創傷來襲時,激素分泌會引起一系列的反應,消化,循環,免疫,內分泌,皮膚,呼吸和心臟都會被不同程度激活。
這些自然的軀體化現象有的會延續要成年,但隨着一個人的成長,他會慢慢學會用語言去表達,當這個人一直沒有學會去用語言表達情緒時,便停留在軀體表達上了。
→例如:
很多用身體疾病來應付壓力的人表現為緊張性頭疼,過敏性腸炎,皮疹或者慢性疼痛,導致反覆就醫,但各項指標正常。
甚至有些軀體化反應是,在遇到重大創傷後,出現癱瘓,或無法講話的軀體反應,但醫生檢查並無器質病變,其實這是在用身體表達無力和悲憤的感受。
[跳跳]軀體化形成的原因: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會軀體化,和早年的恐怖經歷,不安全型依戀關係以及自我整合感的欠缺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轉圈]改善辦法:
學會去觀察自己的情緒,通過訴說,或者其他辦法去緩解自己的情緒,也就是看到自己和自己的情緒。
軀體化有時候容易和炸病混淆,但是前者是難以言說的情緒所導致軀體的癥狀,而後者是有意識的炸病來達到自己的一些目的[機智]
祝各位中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