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那年那月過大年

2022年07月14日11:05:32 資訊 1835

過年——那年那月過大年 - 天天要聞

網絡圖片 過年

悠悠歲月,六十來年的時間不知不覺地就過去了,但回憶起那時候春節過年的一些童年往事,還是感慨萬千,回味無窮。差不多一個甲子的時間過去了,好多童年往事雖然不是那麼記憶猶新,可是每每回憶起來,有些往事還是如昨日般的歷歷在目,令人難以忘懷。

記得那時候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大饑荒的時候,大食堂剛剛停辦不久,人們就趕上了1961年的春節過年。

吃大食堂每天清湯寡水,餓的人們面黃肌瘦的日子剛剛過去幾個月,就到了1961年的春節了。吃大食堂,人們家裡什麼東西都沒有了,大食堂停辦以後,人們才逐步置辦鍋灶,準備柴米油鹽醬醋茶,而且,那時候人們普遍沒有經濟來源。可想而知,那個春節過年是多麼的貧窮乏味呀!

記得那年春節過年,生產隊給每人發了一斤白面,其餘有些紅面,玉米面什麼的。而且,按人頭,不論大人小孩每人通通都是發一元錢。人們曾經形象地說;壓歲錢。每人一塊錢的壓歲錢。你說一人一斤白面,一人一塊錢,雖然那時候物價便宜,但是,一塊錢能做什麼呀!又是春節過年的時節。記得那時候別的東西非常便宜,但那時候胡蘿蔔非常之貴,五毛錢一斤。那時候人們曾經形象地說;背上一袋胡蘿蔔,上北京,到天津,回來還剩兩塊五。說明了那時候物價的便宜,胡蘿蔔的昂貴价高。

過年——那年那月過大年 - 天天要聞

網絡圖片 過年年畫

過年——那年那月過大年 - 天天要聞

年畫

過年——那年那月過大年 - 天天要聞

網絡圖片 再花幾毛錢買上幾張漂漂亮亮的年畫貼起來,那簡陋的家裡邊就顯得有點富麗堂皇起來了。

俗話說:有錢沒錢,乾乾淨淨過年。儘管人們口袋裡沒有幾個錢,但打掃的乾乾淨淨的居膳(居膳土話指卧室念居shuo四聲),也是要裝飾的漂漂亮亮。有錢講究,沒錢遷就,富有富的活法,窮有窮的過法。於是,花毛數錢買兩張花窗子(花窗子舊時候用我們當地叫做麻紙畫下貼在窗戶上的一種花花綠綠的紙片),內容一般都是歡樂喜慶,吉祥如意等的圖案。例如:年年有魚,花開富貴等。再花幾毛錢買上幾張漂漂亮亮的年畫貼起來,那簡陋的家裡邊就顯得有點富麗堂皇起來了。
  1961年的春節過年,好多人家都是過年早上吃上一頓餃子,初二就是雜麵或者什麼的了,留下一些白面還要預備有客人來招待客人。那可是真正應了那句老話,過年吃餃子,頭一回。

過年——那年那月過大年 - 天天要聞

網絡圖片 口裡還念叨着他「大」以咐的要買的東西:「蔥兒、芫荽、姜」,「蔥兒、芫荽、姜」。

  儘管那時候物質貧乏生活貧困,但是那時候的人們對於春節過年還是非常講究的。臘月二十三,打發灶馬老爺上了天,二十四擦抹打掃乾乾凈,二十五買下白菜胡蘿蔔,二十六集上割下豬羊肉,一直到了除夕夜接神,迎神,大年初一供奉天地君親師一樣不少,講究還是不小。只不過因為各種物資匱乏,什麼都是打遷遷就。

  但雖然是打遷遷就,可是春節過年該講究的還得講究,還都得說喜慶吉利的話,不能說不吉利的話。為此我們當地還曾經有一個段子,說的是有一戶人家過年的故事:臘月二十九是我們演武鎮年前最後一個大集,那戶人家要做一些盅盅肉,肉菜都有了,但還缺一些「蔥兒、芫荽、姜」。於是打發他小子上集市上去買。他小子是個愣頭青,而且腦子有點遲鈍,記性不好。他老子就怕他誤事,以咐(以咐土話指告訴、叮囑,叮咐)他那個愣頭青小子,要買的是「蔥兒、芫荽、姜,蔥兒、芫荽、姜」。

隨即將錢給了他小子,並且再次告訴他買「蔥兒、芫荽、姜」,剩下的錢可以買一些他喜歡吃的東西。

那個愣頭青小子早就想逛大集去了。一聽到大集上買東西,而且還有富餘錢可以買東西吃,不禁高興地跳起來。接過他「大」(父親)給的錢就奔出門,一路上蹦蹦跳跳,興高采烈,而且他也怕忘記了他「大」告訴他要買的東西,因此,他一邊蹦蹦跳跳興高采烈的向大集上奔去,一邊口裡還念叨着他「大」以咐要買的東西:「蔥兒、芫荽、姜」,「蔥兒、芫荽、姜」。

但樂極生悲,正當他念叨着「蔥兒、芫荽、姜」,「蔥兒、芫荽、姜」蹦蹦跳跳走着的時候,一不小心踩在了路上人們扔下的一片爛白菜幫上,「嗤溜」 「啪!」的一下,那個愣頭青小子摔倒在地上,手裡的錢也不翼而飛了,這一跤摔得不輕也不重。

那個愣頭青小子一股飢眯(飢眯土話指聰明,明白,不儍),一個鯉魚打挺趕緊爬起來,也顧不得拍身上的土,連忙將散落在地上的錢揀了起來,數了一數,還好錢都在,一個也沒有丟失。但這一跤摔的那愣頭青小子站在那裡忘乎了所以,忘記了他「大」告訴買什麼東西了。站在那裡抓耳撓腮好半天也想不起他「大」以咐買什麼東西了。

正當他想回去問一下他「大」的時候,突然前面不遠處有一個攤位上的老闆在大集上兜售他賣的東西:「金金、連子、香(備註1),金金、連子、香,過年祭祖供神仙的金金、連子、香。」

那個愣頭青小子正在思考琢磨着他「大」以附買什麼的時候,聽見老闆叫賣過年用的「金金、連子、香」,是否和他「大」以附的過年用的「蔥兒、芫荽、姜」相似,一拍腦袋,過年用的,對!就是它,過年用的「金金、連子、香」。

過年——那年那月過大年 - 天天要聞

網絡圖片 大集上賣的東西:「金金、連子、香

於是,那個愣頭青小子興沖沖地過去買下了過年用的「金金、連子、香」。就這樣那個愣頭青小子將他「大」以咐買過年做肉用的「蔥兒、芫荽、姜」,買成了過年上供用的「金金、連子、香」。並且將剩下的錢買了一個糖葫蘆,高高興興地吃着糖葫蘆回去交差去了,交差的後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過年——那年那月過大年 - 天天要聞

網絡圖片 招財進寶

 而到了除夕夜接回各路神仙后,他老子叮嚀孩子們大年初一過年期間要說吉祥喜慶的話,不能說不吉利的話。

到了大年初一早上,他那個愣頭青兒子,早上起來穿上他母親給做下的新衣服,穿鞋的時候,鞋是他母親給他做的三鼻子新布鞋(三鼻子鞋,我們當地那時候普遍穿的一種布鞋,手工納底,鞋面上有幾個鞋鼻子,非常結實,現在都已經絕跡了),一般新布鞋,都是非常緊,穿過來很不好穿,有的人家大多是除夕或者早幾天就讓孩子們穿上了,為的是將鞋踩開,往後就好穿一些了。

但他母親怕她這個愣頭青小子,早幾天將鞋穿髒了。所以沒有早一些給他穿。因此,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他那個愣頭青小子穿鞋的時候,偏偏那個愣頭青小子還是個急性子,左穿右穿穿不上,火的他「啪,啪,啪」用力踢着炕跟,嘴裏還狠狠的罵道;「什麼爛鞋,死人大,棺材小,怎麼穿也穿不上」。
  聽見他說不吉利的話,火的他老子吹鬍子瞪眼,但因為大年初一又不好意思發作。又因為這一天他家的火火,有點倒排,他準備監一下煙囪(備註2),但監煙囪要看風向,所以,他老子火的對愣頭青小子說道;「往後可再也不敢說不吉利的話了。去,出去看一下今天刮的什麼風。」
  只見他愣頭青小子,穿着新三鼻子布鞋,噔噔噔地跑到院子里,看了看,不見什麼動靜,看不出有什麼風呀!於是,牆角邊找了一塊半頭磚,朝天上一扔,「啪」!半頭磚直碌碌地落在地上了,「直風」!愣頭青小子歡快地告訴他老子;直到早幾年過年的時候,人們閑聊起來還往往說起這個故事。

過年——那年那月過大年 - 天天要聞

年畫

故事講完,再說一下那時候的壓歲錢,記得那時候的壓歲錢,大多是一兩毛錢,就那樣孩子們還是非常高興。過年,一毛錢買上一把鞭炮,一把鞭炮100響,而且,還捨不得一下放了,而是將鞭炮拆開,放到家裡,口袋裡裝上一二十個,放了再拿。有的不響的,還要掰開,地上擺一個有捻子的鞭炮,將掰開的鞭炮對着有捻子的鞭炮,用香火再點着,你聽吧!「哧,哧,哧,啪!」的一聲。那時候我們孩子們謂之於姑子攆和尚。看一看現在孩子們的壓歲錢,那兩者簡直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再說一下那時候春節過年的水果;記得那時候春節過年,哪有什麼新鮮水果,就是普通的蘋果,梨都沒有,更不要說什麼香蕉,橘子等等什麼別的水果啦。只有干棗,果子片,杏干,和核桃等。如果有的人家買上一點栗子,那就是非常奢侈的了,孩子們口袋裡裝上幾個,一連幾天都捨不得吃,遇到別的小朋友還要拿出來炫耀一下,直到抬(抬當地土話念t ae指藏)的乾巴巴了才捨得吃下去。
  儘管那時候春節過年物質生活是相當貧窮乏味的,但那時候的孩子們卻是自由快樂的,無拘無束,自得其樂。那時候我們孩子們大多是十歲左右,正是南宋詩人辛棄疾說的「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時候。記得那時候春節過年那幾天,我們孩子們也是無拘無束,玩耍得不亦樂乎。但是,有時候又好像是沒有家教還是自尋快樂,不知道是哪個孩子心血來潮,我們一幫孩子們,一個個穿的新衣服,手裡拿着竹板,裝扮成乞丐,要飯的,到了鄰居門口,打着竹板,口裡還念念有詞;「爺爺,奶奶,大伯,大娘,叔叔,嬸嬸,可憐可憐吧!給上一口吃的吧!」但是鄰居們一出來,我們孩子們便一溜黃塵都跑了,一會兒再去另一家,惹得有些鄰居們嫌棄。你說,那時候的孩子們是多麼任性調皮搗蛋呀!

過年——那年那月過大年 - 天天要聞

圖片是升神官照片

  有時候,我們孩子們也會玩一些耍錢的遊戲,就是那時候的颩升神官(升神官,筆者紀實自轉體鄉村故事回憶錄「草根春秋」文章《兒時賭博》中有詳細介紹),或者颩色子,顛錢等,但也就是輸贏一二分錢的賭博,最多輸贏也就是一二毛錢。

總之,1961年的春節是非常貧窮,艱辛的。到了1962年以後,就一年比一年好起來了。幾十年的時間一晃而過,每每回想起那時候的過年生活,真是感慨萬千,感想頗多。

(備註1)金金,連子,香;那時候祭祖供神仙用的東西,金金是大約有5厘米見方,一種是表面金色的,一種表面是銀色的,人們買回來再疊成元寶等形狀用來上供。連子就是紅、黃、蘭、紫、白五色紙,見方三四十厘米左右,也是用來上供的。香就是普通上供的香。

(備註2)監煙囪;我們當地為了火火着的順暢、火旺,有時候根據風向,將煙囪上的風向磚進行一下調整。

資訊分類資訊推薦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 天天要聞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陳建州風波牽連多位明星#近期,台灣省藝人陳建州性騷擾事件越演越烈,已經有三位女藝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澀會美眉妖嬌出來指控陳建州對她們的性騷擾行為。陳建州妻子范瑋琪則發文力挺老公。范瑋琪發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帶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 天天要聞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赴歐勞工上船前消毒洗澡,發放印有編號的外衣、褲子、腰帶及內衣、草帽及鞋襪等,還統一配置毛毯、鋪蓋、水杯和鐵飯碗的工具包,並在離國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軍訓。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 天天要聞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頭條創作挑戰賽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記#​#電視劇向風而來行徵文#​最近我右側的眼睛好難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覺看東西不太清楚,視力下降很明顯,頭也暈暈的,悶悶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陽後有沒有這個癥狀。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 天天要聞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我有一個姓於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於。老於今年五七多歲,北大畢業,清華讀的碩士,北師大讀的博士,妥妥的學霸。他現在是一家廳級單位的副總工,待遇也不錯。在我們這些人眼裡,那可是人中龍鳳,幾乎是神一樣的存在。有一次幾個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後,大家照例吹捧這位學霸朋友。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 天天要聞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街上有那種賣字畫的店鋪,這種店鋪非常的少,因為懂畫的人也少。店鋪的老闆是個愛畫之人,不是名家的畫,只要是畫的好,價格合適,他也會收下,或者幫忙寄賣。王立是一名沒有任何名氣的畫家,經常會拿一些畫到店裡寄賣,幾百到幾千的價格都有。這一天,王立又拿來一幅畫,說是要寄賣。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 天天要聞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節目被網友們重新翻出來,比如《今日說法》,網友們甚至還列出了必看節目單。說到必看的「電子榨菜」,網友們紛紛調侃起了一檔節目,它十分喜歡以農村口耳相傳的驚悚故事為開頭,經過不斷的探索,最終以科學的手段解釋靈異現象,它就是《走近科學》。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 天天要聞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作者:朱鈞賢 攝影:竹葉青「老闆,還有什麼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時止步,愕然的轉過身來。徐文琪將手中的鋼筆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視了她們一眼,道:「還有幾個問題要對你講一講,我們飯店是食品服務性質的,首先必須要求清潔和衛生,還有的是要注意服務態度必須熱情周到,使客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