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最高溫度持續維持在25~28度,先後脫掉外套,穿上短袖汗衫。想起了在以前在部隊,即將來臨的夏天換裝季趣事。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過兵的戰友都記得,部隊發的黑色棉布,內襯毛氈,里襯白布,橡膠底,配毛氈鞋墊的大頭棉鞋,既耐穿,又保暖。當時發的黑色大頭棉鞋,有兩種。一種棉鞋前半部縫上黑色翻毛牛皮,另一種棉鞋上沒有縫製黑牛皮。
我有幸的領到了一雙縫製翻毛黑牛皮的大頭棉鞋。那是1979年12月,我們去區武裝部領取服裝時,在大門口被居委會主任攔下,又是一番囑咐我們到部隊要好好乾。我們幾個發小靠後領取的軍用服裝,領到的大頭棉鞋竟然縫上黑牛皮的。前面的新兵領導的大頭鞋,是沒有縫黑牛皮。
在新兵隊集訓隊列時候,練跑步走,齊步走,各種分解動作,都穿着大頭棉鞋。第二天,來自江蘇漣水新兵隊長,在訓練休息的時候,跟我們說笑聊天。同時建議我們平時訓練不要穿大頭棉鞋,穿解放球鞋訓練更輕便。沒事的時候,把大的棉鞋拿在宿舍外面晒晒,晚上穿更暖和。
晚飯後休息時,夜裡站崗穿上大頭棉鞋,確實很暖和。1980年,分配到老連隊,迎來了夏季換裝。領到了黑色,橡膠底,布單鞋,替代棉鞋穿着。排里有位安徽老兵拿出洗的有點褪色的大頭棉鞋,想換我這雙縫製牛皮的新棉鞋。我當時猶豫,沒有表態。班長喊我出去一下,勸我最好別換舊棉鞋。不管怎麼說,在部隊最少要干3年,數九寒冬,棉鞋保暖很重要的。我果斷拒絕老兵的換棉鞋要求。
退伍後將這雙棉鞋帶回家裡,每到冬天,晚上外出上夜校,新聞培訓班經常穿上,騎單車時確實不冷。儘管黑布顏色褪色,它很耐磨,就是不壞。鞋底磨損半邊高,半邊低,到皮匠攤上掌兩個月牙鐵釘,持續穿了10多年。後來,搬家搞沒了。
當兵3年,穿了3個冬季的棉鞋。還不知道這款大頭鞋,屬於哪個年代式樣服裝。按照當年當兵的時間來算,這款大頭棉鞋應該屬於65式軍裝,範疇之列。畢竟,87年以後的戰士,都穿上了高幫皮靴。
可是,看到許多影視大劇,呈現抗日戰爭畫面,八路軍戰士穿上這種大頭棉鞋。抗美援朝的時候,戰士們也穿上這種大棉頭皮鞋。這款大頭棉鞋,究竟是從哪一年為部隊戰士服役,還真的沒有搞懂。
不管怎麼說,從45年前到部隊,就穿上大頭棉鞋禦寒,對於這款鞋子,還是深有感觸。也是終身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