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罕區:動態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賽罕區部分幼兒園所管理員及監測教師觀摩普通話監測系統操作流程。

「藉助學前智能助教系統,我們幼兒園每學期開展不少於 3 次普通話水平動態監測,實時掌握全園幼兒普通話水平。」呼和浩特市賽罕區第八幼兒園副園長曹蕾介紹,在該園舉行的自治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提升項目賽罕區項目校(園)生幼監測推進會上,曹蕾對學前兒童普通話能力跟蹤監測系統使用、跟蹤監測實施辦法及監測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進行了詳實的解讀說明,並現場指導監測系統的操作。
學前兒童、中小學生是學好、規範使用好普通話、規範字的關鍵學段。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抓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提升項目校(園)重點工作,動態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賽罕區的項目校(園)利用學前智能助教系統來輔助日常教育,為學前兒童創造一個標準化的語言學習環境,進而加強他們的普通話使用能力。項目校(園)針對學生進行專題學習,確保小學語文課堂和教材系統在教學中的常規應用,逐步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水平。同時,這些學校根據教育部的相關監測標準,利用小學語文課堂,每學期至少進行三次學生能力監測,確保課程標準和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目標得以實施。

此外,項目校(園)還為全體教師提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常規培訓。通過建立個人賬戶、定期學習打卡、模擬測試數據採集分析、定期考核以及評優表彰等手段,激勵教師持續學習,提升教學效果。同時,項目校(園)會追蹤統計教師的普通話達標和提升情況,確保形成一個從初始監測到階段監測的系統化、常態化提升模式。教師每周需完成至少60分鐘的語言文字專題學習,每學期還要參加一次考核監測,這些學習和監測情況都會被納入專業人員的繼續教育管理體系。

「學校、幼兒園要常態化開展師生誦讀、演講、講故事、閱讀、書法、規範書寫等社團、第二課堂訓練,積極組織參加各級中華經典誦寫講活動,引領師生自覺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斷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和水平。」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主任、區語委辦副主任王潤鎖說。
來源/內蒙古日報·草原雲記者:王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