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中美戰略博弈持續升溫,美國不斷加大「以台制華」力度,持續虛化和掏空「一個中國」政策,台灣當局則幻想挾洋自重,「以武拒統」,「倚美謀獨」。對此,大陸多次警告稱,「台獨」就意味着戰爭,如果「台獨」勢力挑釁逼迫,甚至是突破底線,大陸將採取一切可以使用的斷然措施,堅決挫敗任何「台獨」分裂圖謀。那麼,一旦兩岸爆發武裝衝突,美國是否會出兵台海呢?
實際上,美國總統拜登說得很清楚了,答案是肯定的。拜登總統已經相繼四次發表類似的言論,如果大陸採取軍事手段解決台灣問題,美國將出兵台海。對此,有觀點指出,美國正在改變對台「戰略模糊」政策,轉而趨向「戰略清晰」。「戰略模糊」即美國政府在台海問題上立場模糊,不表明會如何應對大陸採取軍事手段解決台灣問題,以保持其阻止大陸採取統一行動的彈性空間;而「戰略清晰」,則是美國明確表示大陸使用武力恢復行使對台管轄權時的回應政策。
數十年來,華盛頓對大陸採取軍事手段解決台灣問題時是否會武力干預持模糊立場,既不說會,也不說不會。美國支持「戰略模糊」的人認為,該政策維持了數十年的台海和平,並且起到了遏制台海衝突的作用。此外,美國一方面可以利用台灣問題迫使大陸受到牽制,另一方面又通過對台售武,使得美國軍工企業得到了實惠。所以,美國沒有必要改變對台「戰略模糊」政策。但支持「戰略清晰」的人認為,華盛頓應該明確地告訴中方,如果採取軍事手段解決台灣問題,美國一定會出兵干預,讓大陸清楚「武統」的代價,並打消其動武的念頭。
有觀點指出,對於美國否真會出兵台海,阻止大陸收復台灣島,認為拜登的話不可信的人比肯定比相信的人要多出許多。不相信美國出兵的人認為,自從有了核武,核大國之間就沒有爆發直接戰爭。因為雙方都知道,核戰沒有贏家,即使開始用常規武器作戰,也難保不會升級到核戰。俄烏衝突發生後,美國沒有出兵,只給烏克蘭情報和武器,就是擔心與俄羅斯爆發核戰爭。所以,台海如果台海發生衝突,多數人認為美國不會出兵幫台。
但是,「台獨」勢力卻鼓吹稱,台灣島是美國在第一島鏈扼守中國大陸的咽喉地帶,如果大陸收復台灣島,美國的島鏈圍堵戰略就會失效,美國將不得不退守關島,第二島鏈也岌岌可危,很可能守不住。所以,台灣島重要的地緣戰略價值將使得美國進行武裝干預。此外,美國嚴重依賴聯盟體系,如果它對大陸收台坐視不理,其他盟友對美國的信賴就會發生動搖,美國的信譽就會破產,霸權地位可能就此衰落。因此,如果未來台海發生武裝衝突,美國必然實施干預。
對於島內的「幻想家」來說,他們當然願意相信美國會出兵台海,並維持兩岸「不統不獨」,「分而治之」的局面。但是,美軍卻不得不承認不指望能打贏。日前,美國空軍副參謀長勞德貝克無奈地承認,解放軍近年來的發展速度過於驚人,遠遠超出美軍高層的預料,因此美軍根本無法指望能在台海衝突中打贏。他表示,如果是三十年前,美國空軍的確具備壓倒性的實力優勢,美軍F-15、F-16戰機等遠比殲-7、殲-8先進。但現在,美軍雖然裝備了F-22和F-35戰機,但解放軍也列裝了殲-20、殲-16、殲-10C「空軍三劍客」,美軍早已不具備對華技術優勢。
很顯然,既然美軍都承認不指望能打贏,他們就不可能冒着失敗的風險與中國進行一場面對面的對決。對於「不指望能打贏」這句話可以理解為,美國也可能會出兵台海,但只是做做樣子,或者向台方提供情報和武器支持。道理很簡單,如果美軍在台海與解放軍發生衝突,極有可能會吃敗仗。美國智庫蘭德公司連續多年所作的十幾次兵推結果都顯示,除了早期幾次美國獲勝外,皆是中國獲勝。所以,美國不可能會冒着巨大的安全風險,與中國大陸攤牌。
實際上,除了解放軍的武器正在快速追趕美國外,中國在某些方面還走在美國前頭,比如中國的超高音速反艦導彈。更為最主要的是,台灣是中國的台灣,在台海作戰解放軍還有主場優勢,由於我們是近海作戰,美國的航母的打擊能力發揮不出來,更何況解放軍大力發展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就是專門針對美軍可能的武裝干涉。所以,儘管美國的確想出兵台海,但實力已經不允許他們胡作非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