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航天愛好者網近日報道,時間截止到2020年11月7日,中美今年的火箭發射次數剛好打平。雖然美國成功發射的次數比中國多了一次,但是足夠證明中國今年在航天領域得到重大進步。
根據表格能夠看到,全球共發射了89次,其中中美俄佔據前三名的位置,印度在前不久打破零的紀錄,成功發射一次。
2020年航天發射次數表格
2020年11月7日,中國穀神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並且將天啟星座十一星送入預定軌道。穀神一號運載火箭由北京一家民營企業研製的,雖然是一家民營公司,不過這家公司所取得的成績也已經足以代表中國在航天領域的發展路程。
來自美國的SpaceX公司今年發力很猛,該公司在今年10月24日突破百枚大關,共發射了100枚獵鷹火箭。這份表格指出,SpaceX公司今年的發射次數佔據了美國眾企業的半壁江山,其中值得一提的還有他的成功率,幾乎沒有一次發射失敗。
將火箭回收重複利用是SpaceX發射次數多的重要因素,該公司的董事長馬斯克認為:重複使用可以通過大幅降低航天飛行的成本,使火星殖民和其他雄心勃勃的壯舉變得可行,從而徹底改變人類航天飛行的格局。
航天民企發射次數表格
即便是超級大國,美國此前在發射火箭時也遭遇了許多次失敗,2015年6月,一架"獵鷹9號"在向國際空間站發射機械人貨運任務後約3分鐘就損毀了;而2016年9月,在準備進行發射前例行的"靜火"測試時,一枚獵鷹9號在發射台上爆炸損毀毀。
有意思的是,就在前不久印度剛剛打破了零的紀錄。當地時間11月7日,印度航天中心發射了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這是印度今年發射的第一枚火箭。
印度火箭發射相關領域還處於起步階段,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仍不夠成熟。去年印度總理莫迪親自觀看了火箭發射的全過程,傷心的莫迪只能鼓勵現場情緒崩潰的工程師;不過今年也算進步了一點,不至於顆粒無收。
印度發射火箭
隨着各國科技經濟的不斷發展,許多國家都將資源投入到航天領域,航天領域足以見證一國的科技發展實力。火箭只是一個載體,用於將航天員或者衛星成功送入天空,而衛星是用來定位的工具,只要衛星定位得夠精準,就可以監測到世界上任意一個角落,這也是各國趨之若鶩地加緊航空領域研發的一個重要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