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滑動式步槍
柯爾特閃電型圓槍管步槍,滑動槍機後拉狀態
威廉·H·埃利奧特(William H. Elliot)是一位居住在紐約州伊利昂的牙醫兼發明家,他設計了這款「閃電步槍」。在自己的小作坊里,埃利奧特累計獲得130多項發明認證,其中約60項與槍械直接相關,其餘則涵蓋溜冰鞋改良等廣泛領域。他的大部分工作為雷明頓公司完成(最著名的是小型袖珍德林傑手槍和左輪手槍),但從未被任何製造商正式僱傭。
柯爾特閃電步槍的誕生與特點
柯爾特閃電步槍(Colt Lightning Rifle)或卡賓槍是一款滑動式(唧筒式)步槍,由柯爾特公司於1884年至1904年生產,最初採用.44-40口徑。柯爾特最終推出三種不同框架尺寸的型號,以適配從.22短彈、.38-40到.50-95特快彈等多種彈藥。其外形與溫徹斯特連發武器公司和雷明頓生產的唧筒式邊緣發火步槍相似。柯爾特閃電卡賓槍在美國被用作運動槍械,也曾被舊金山警察局採用,但從未像同時期的槓桿式步槍那樣流行或可靠。
儘管閃電步槍的槍機操作速度被認為更快,但其結構被視作更脆弱複雜,在溫徹斯特主導的市場中始終未能佔據優勢。
塞繆爾·柯爾特與柯爾特公司的崛起
塞繆爾·柯爾特(Samuel Colt)1814年7月19日生於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自幼對科學充滿興趣,少年時期學習化學與機械學。他早年曾嘗試製造無需重新裝填的多發手槍,但未成功。
1830-31年,16歲的柯爾特在雙桅船「科沃號」( Corvo)上當水手時,觀察到船舵輻條與中心樞紐的聯動關係,由此啟發他製作了一款左輪手槍的木製模型。儘管此前已有多人嘗試左輪設計,但柯爾特的創新在於首次實現了擊錘待擊時彈倉自動旋轉。回到美國後,他向父親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和時任華盛頓專利局局長的亨利·L·埃爾斯沃思(Henry L. Ellsworth)展示了模型,兩人均鼓勵他申請專利。
為籌集資金,柯爾特以「加爾各答的庫爾特醫生」之名在美加巡迴表演,通過演示一氧化二氮(笑氣)演講賺取資金,用於僱傭槍匠製作槍械原型。這段經歷也為他積累了公共演講、營銷和公關的寶貴經驗。
20歲時,柯爾特放棄巡演,藉資前往歐洲申請英法專利。1836年回國後,他獲得美國專利,並在新澤西州帕特森的帕塞伊克河畔一座廢棄絲綢廠成立專利武器公司(Patent Arms Company),推出首款產品——環動式左輪步槍,提供.34、.36、.38、.40和.44等口徑,扳機前方的圓環可聯動擊錘和彈倉。隨後推出的五發「帕特森」左輪手槍採用摺疊扳機,有.28、.31、.36口徑,分帶或不帶裝填桿版本。公司還生產滑膛左輪卡賓槍和霰彈槍。
從戰爭中起步的槍械帝國
美塞米諾爾戰爭的爆發為柯爾特帶來首個機遇。塞米諾爾戰士發現士兵裝填單發槍械時的弱點,常誘敵射擊後趁其火力中斷髮動突襲。柯爾特的左輪步槍在應對這種戰術時效果顯著,美軍採購其產品用於佛羅里達戰役。
遺憾的是,專利武器公司於1842年破產倒閉。柯爾特轉向水下爆破地雷研究,獲得美國政府資助。在此期間,他結識得克薩斯騎警隊的薩姆·沃克(Sam Walker)上尉。沃克曾使用帕特森左輪,其麾下15名裝備該槍的騎兵曾成功擊潰80名科曼奇人(當時被視為全球最精銳的輕騎兵)。兩人合作設計了重達4磅9盎司的.44口徑六發左輪手槍,政府訂購1000支裝備騎兵。
因無製造工廠,柯爾特與康涅狄格州惠特尼維爾的伊萊·惠特尼(Eli Whitney)合作生產這批槍械。1847年訂單完成後,柯爾特在哈特福德建立新工廠,開始生產更輕便的.44口徑左輪手槍(所謂「過渡型沃克」),隨後推出第一、二、三代「龍騎兵」左輪,以及「嬰兒龍騎兵」、1849型袖珍左輪和1851型海軍左輪,許多型號在南北戰爭及之後仍被使用。
標準化生產與全球擴張
加利福尼亞淘金熱刺激了槍械需求,克里米亞戰爭期間柯爾特還接到俄羅斯和土耳其訂單。1853-1857年,他在倫敦開設工廠,此時柯爾特已運營全球最大的私人兵工廠,並引入標準化生產、勞動分工和流水線批量生產模式。
1855年,柯爾特推出全封閉式彈倉的 spur trigger 左輪手槍,側擊錘設計由工程師以利沙·K·魯特(Elisha K. Root)發明,該系列被稱為「魯特」左輪。公司還生產1855型側擊錘步槍、卡賓槍及左輪霰彈槍。南北戰爭前夕,柯爾特擴建工廠,推出新型輕量化.44口徑陸軍左輪,次年推出.36口徑海軍版。
1862年1月10日,塞繆爾·柯爾特在哈特福德去世,享年47歲。儘管未見證內戰結束,但其產品深刻影響了戰爭走向:哈特福德工廠生產左輪手槍、基於政府斯普林菲爾德步槍改進的「柯爾特特種滑膛槍」,1860型陸軍左輪是美軍主力配槍,其他柯爾特左輪則被士兵自費採購。特種滑膛槍裝備州民兵,1855型左輪步槍被聯邦步兵、騎兵及海勒姆·伯丹上校的「美國神射手」部隊使用。
柯爾特槍械的歷史延續
內戰後,柯爾特推出多種金屬定裝彈左輪(包括火帽槍改裝型),最著名的當屬「單動陸軍」左輪(俗稱「和平締造者」),被士兵、拓荒者、槍手和治安官廣泛使用。公司還生產從德林傑袖珍槍到.44/.45雙動左輪等多種手槍,而滑動式「閃電步槍」則試圖在溫徹斯特槓桿式步槍主導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20世紀,柯爾特槍械參與兩次世界大戰及多場衝突:約翰·勃朗寧設計的M1911半自動手槍服役超70年仍在使用;勃朗寧設計、柯爾特授權生產的機槍廣泛裝備步兵、裝甲車、飛機和艦船;總部位於哈特福德的柯爾特公司(現屬C.F.控股集團)生產的M16步槍至今仍是多國軍隊主力。除軍用市場外,其左輪手槍、半自動手槍和步槍也受執法機構及射擊愛好者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