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今,持續兩年多的俄烏衝突也快結束了,而當我們審視俄羅斯的戰略模式時會發現,這與當年中國在老山的做法驚人地相似。
其中俄羅斯軍隊運用的各式各樣的戰術戰略,可以說是學明白了老山輪戰那獨特的「輪番作戰」模式和驚人的戰略耐心。
那麼,問題來了:俄羅斯究竟從中國的老山輪戰中學到了什麼?上世紀的作戰策略為何到現在還這麼管用?
老山輪戰的考量
1984年春天,當中國大部分地區正沐浴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時,雲南邊境的老山地區卻響起了震耳欲聾的炮聲。
4月28日,越南軍隊突然向中國雲南老山地區發起進攻,中國軍隊立即進行自衛反擊,這一仗,一打就是六年,成為了中國現代軍事史上著名的「老山輪戰」。
那時中國會從全國各大軍區輪流抽調部隊前往邊境作戰,每支部隊通常駐守3-6個月後就會被新的部隊替換。
這種看似保守的策略背後,其實蘊含著深遠的戰略考量,當時的中國剛剛開啟改革開放的大門,百廢待興,經濟建設成為國家的中心任務。
一場全面戰爭不僅會消耗大量資源,還會打斷改革開放的進程,這顯然不符合國家的長遠利益。
通過持續的軍事壓力,迫使越南在邊境維持大量軍力,據估計高達60萬人,這對越南這樣一個小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經濟負擔。
通過這種方式,中國向越南及其背後的蘇聯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中國有決心和能力應對任何挑戰,但也不會盲目擴大衝突。
隨着時間推移,這種策略的效果逐漸顯現,越南不得不在邊境維持大量軍隊,軍費開支如同一個無底洞,嚴重拖累了本就脆弱的經濟。
與此同時,蘇聯因自身經濟問題和阿富汗戰爭的泥潭,對越南的軍事和經濟援助逐漸減少。
到了80年代末,隨着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臨近,越南失去了最大的靠山,不得不重新審視對華政策。
當我們將目光從三十多年前的老山戰場轉向當下的俄烏衝突,許多相似的戰略思維躍然紙上。
相似的戰略
2022年2月,當俄羅斯軍隊跨過烏克蘭邊境時,俄國似乎期待着一場「閃電戰」——迅速攻佔基輔,推翻澤連斯基政府,迫使烏克蘭永久放棄加入北約的計劃。
然而,就像當年越軍在老山地區的頑強抵抗一樣,烏克蘭人民的反抗超出了俄方的預期。
面對意外的強勁阻力,俄羅斯軍隊不得不調整戰略,他們從基輔周邊撤軍,將主要兵力集中到烏克蘭東部和南部地區,特別是頓巴斯地區。
這一戰略轉變標誌着俄羅斯從速戰速決的幻想轉向了更為現實的長期消耗戰——這與當年中國在老山採取的策略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
俄軍的作戰模式頗具特色:他們通常會集結一支擁有壓倒性火力優勢的部隊,對烏軍陣地進行猛烈轟炸,然後發起進攻。
當這支部隊消耗了大量彈藥或遭遇較大傷亡後,會迅速撤出戰場休整,由另一支新鮮部隊接替,這種輪番上陣的戰術,與當年中國在老山地區採用的輪戰策略如出一轍。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並沒有試圖一口氣吞下整個烏克蘭,相反,他們將戰略目標聚焦在頓巴斯等特定區域,這種有限目標的設定,同樣反映了當年中國在老山輪戰中的戰略智慧——不追求全面勝利,而是着眼於實現特定的戰略目標。
在信息戰方面,俄羅斯也下足了功夫,通過官方媒體和社交平台,俄方不斷強調自己是在對抗「西方擴張」,保護俄語人口,這種輿論宣傳旨在塑造一種正義的形象,爭取國際社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理解和支持。
從資源對比來看,俄羅斯似乎佔據着明顯優勢。俄羅斯擁有1.4億人口,而烏克蘭僅有4400萬;俄羅斯的經濟體量是烏克蘭的10倍以上;在軍工能力上,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龐大軍工體系,其年產炮彈的能力據估計可達數百萬發,遠超烏克蘭自身的生產能力。
隨着戰爭的持續,烏克蘭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嚴峻,最具戰鬥力的老兵逐漸損失,新招募的士兵缺乏足夠的訓練和經驗;儘管西方國家提供了大量軍事援助,但這些援助能否持續下去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特別是隨着國際社會對其他危機的關注增加,以及西方國家內部對援助烏克蘭的爭議加劇。
與此同時,俄羅斯通過與中國、伊朗等國家的合作,成功避免了完全孤立的局面,中國提供的經濟支持和伊朗提供的無人機等軍事裝備,為俄羅斯提供了重要的戰略緩衝。
從長遠來看,只要俄羅斯能夠保持戰略定力,避免重大軍事失誤,並繼續利用其資源優勢,最終實現其在烏克蘭東部地區的戰略目標的可能性似乎相當高。
然而,正如老山輪戰最終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一樣,俄烏衝突的最終解決也可能需要回到談判桌上,軍事行動無論多麼成功,最終都是為了實現政治目標。
當雙方都意識到繼續戰爭的代價過高,或者當某一方取得了足夠的戰場優勢,談判才有可能真正開始。
結語
歷史告訴我們,戰爭往往始於激情,卻必須終於理性,無論是老山輪戰還是當下的俄烏衝突,最終的和平都需要通過外交智慧和政治妥協來實現,在這個過程中,軍事手段只是達成政治目標的工具,而非目的本身。
當我們審視這兩場相隔數十年的衝突時,或許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戰爭與和平的辯證關係,以及國家在面對複雜國際局勢時所需的戰略智慧。
有時候,真正的勝利不在於戰場上的一時得失,而在於能否通過適當的軍事手段,為國家的長遠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
新民周刊《老山爭奪戰》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不該忘卻從林中那座英雄的山--老山之戰30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