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國人的中俄伊大三角構想
1997 年,布熱津斯基在其著作《大棋局》中提出了 「中俄伊大三角」 的戰略構想,這一構想對美國的國家戰略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布熱津斯基
大家知道,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來自蘇聯的威脅不存在了,此時的俄羅斯正在跪舔美國,希望加入歐盟和北約,極力討好西方國家,對美國是言聽計從,而美國人也把俄羅斯玩得團團轉,話說得賊漂亮,使人們感覺美俄要成為盟友了。
此的中美關係雖然不如以前,但是也差不到哪裡去,因為那時中國的力量太弱小了,中國的GDP為9620 億美元,佔世界的比例在3%左右,在世界排名第7位,美國人根本瞧不上眼。
至於軍事上,美國人就更不屑一顧了,當時西方國家包括日本和韓國普遍裝備了第三代戰鬥機,而中國戰機以二代戰機為主,只有少量從俄羅斯引進的蘇27戰鬥機,所以連日本都叫囂可以分分鐘摧毀中國空軍和海軍。
可以說,當時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強,美國傲視天下根本沒有對手,美軍的精英以及軍方代理人一看這哪行呀,如果不樹立敵人怎麼漲軍費,怎麼引領國家建設,但是美國人戴着眼鏡也找不到敵人。
於是美國的戰略家布熱津斯基腦袋一拍,美國的敵人不必只是一個敵人,而可以是一個國家聯盟,布熱津斯基思來想去,搞出了一個中俄伊大三角的概念,並將其寫進了其著作《大棋局》中。
布熱津斯基為什麼選中中俄伊三家,而不是中俄印或者俄印伊三家呢?
因為當今世界有三大戰略要地,歐洲、中東和東亞。
歐洲自不必說,是第兩次世界大戰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上最為發達的地區,不能讓歐洲結成一體,否則美國就沒有在歐洲存的的意義了,所以歐洲必須選擇一個敵人,這個敵人只能是俄羅斯,其他任何國家無論從軍事、人口等方面都無法代替俄羅斯。
中東是世界最重要的石油產,中東地區的戰略重要性不言而喻,中東地區一直是世界大國博弈的重點地區,而中東的伊拉克被美國打殘了,沙特是美國最為密切的盟友,其他國家要麼太弱,要麼太窮,要麼太小,只有伊朗的塊頭比較大,而且伊朗和美國的關係不好,所以伊朗只能是美國的敵人。
在東亞地區,日本和韓國是美國的盟友,無論從各個方面看,中國比印度強,而中國政治制度不一樣,所以中國只能是美國的敵人。
布熱津斯基就提出,中俄伊三個國家,單個算起來都不是美國的對手,但是如果這三個國家形成三角,那將是美國霸權的終結,所以美國的國家戰略就是要分化瓦解中俄伊三國,不讓三國結成同盟,只要美國能夠分而治之了,中俄伊都不足為懼。
二、美國搞垮了俄伊
伊朗是中俄伊三個當中塊頭最小的,無論是從經濟上、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都無法和中俄相比,另外還有一點,伊朗這個國家無論是從治理能力還是戰略眼光來看,都是最差的一個。
是伊朗伊斯蘭革命領導者、伊斯蘭共和國締造者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曾經提出來的一個戰略「不要東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意思是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
但是以伊朗四處不討好,和世界其他國家的關係都不好,可以說是被世界孤立了,所以根本發展不起來,由於常年受美國的經濟制裁,伊朗雖然有8000萬人口,但是GDP只有4000多億美元,和中國遼寧省的經濟水平差不多。
這些年來,美國可以說騎在伊朗頭上拉屎拉尿,以色列更是壓着伊朗打,伊朗人也不敢反抗,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伊朗人就好比綿羊一樣,處於食物鏈的底端,這是伊朗人的基因決定的。
美以聯手打擊伊朗
現在的伊朗就是一個半殘廢的狀態,可以說,美國人沒有費什麼事,就把這個三角給廢了。
至於俄羅斯,筆者認為,美國利用俄烏衝突把俄羅斯這個三角也廢了。
首先從軍事上來講,俄羅斯基本被打殘了。俄羅斯擁有強大的是核力量,這是美國的最忌憚的,也是俄羅斯被稱為世界第二軍事強國的底氣,但是核武器只能起威懾作用,常規戰爭才是主要戰爭形式。
在俄烏衝突中,俄羅斯的常規軍事力量消耗殆盡。從陸軍力量來看,俄羅斯引以為傲的鋼鐵洪流已經徹底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俄軍先進的T80、T90等先進的坦克大幅度減少,目前俄軍只能依靠遠程火炮實施打擊,地面突擊能力大幅度削弱。美軍的突擊主要依靠武裝直升機,而俄軍依靠落後的坦克,兩者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
從海軍來看,俄羅斯黑海艦隊的力量幾乎全軍覆沒,所以在俄烏衝突中,俄羅斯海軍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如今天俄羅斯海軍連個像樣的艦艇都沒有,只能依靠幾艘核潛艇裝裝門面。
從空軍來看,俄羅斯先進的戰機經常被烏克蘭軍隊擊落,嚇得俄羅斯空軍根本不敢主動出擊,只能被動防守,給俄羅斯陸軍當配角。
可以說俄國斯的軍力被嚴重消耗了,美軍一直想削弱俄軍的力量,目前來看,美軍的戰略已經達到了。
中俄伊大三角,已經被美國搞垮了兩個角,只剩下中國這一個角了。
三、中國這個角能不能撐得住?
防止出現中俄伊大三角,美國做了很多分化瓦解的工作,而特朗普一直是聯俄抗中的忠實信徒,特朗普雖然還沒有就任美國總統,但已明確表示,要立即停止俄烏衝突,把矛頭對準中國,中國的壓力劇增,因為美國人認為中國是最大的敵人,而且這個敵人足夠強大,光靠美國自身的力量很難打敗中國,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其中就包括俄羅斯。
目前中國打壓遏制中國,有三個最為明顯的有利條件:
一是歐洲諸國重回美國的懷抱,在俄烏衝突之前,美國與歐洲諸國貌合神離,歐洲諸國和俄羅斯打得火熱,歐洲商品佔領了俄羅斯的市場,俄羅斯的能源則佔據了歐洲的市場,雙方各取所需,美國插不上什麼手。
然而俄烏戰爭爆發以後,歐洲諸國認為受到了俄羅斯的巨大威脅,認為如果俄羅斯吞併了烏克蘭,下一步就會威脅其他國家,在美國的鼓動與帶領下,北約的戰爭齒輪開始轉動,就連原先保障中立的瑞典也加入了北約,這使得北約的力量空間地強大了。
現在歐洲諸國唯美國馬首是瞻,完全團結在美國的周圍,美國與歐洲盟友組成了一道圍堵中國的鐵幕,美國要求歐洲禁用華為,歐洲很多國家就禁了,美國要求歐洲對中國新能源車下車,歐洲也照辦。
美國事實上已拉起歐洲建立起強大的軍事和經濟聯盟,這個聯盟的力量超過了中國,這對中國極為不利。
二是美國打造了東亞的鐵三角。
大家知道,韓國和日本都是美國的鐵杆盟友,這兩個國家一直合不來,但是硬在美國的撮合下,兩國關係日益走近,以中國作為假想敵緊緊在美國的周圍,形成了東亞版的北約,其目標直指中國。
而且美國要求改變日美聯合作戰體制,將日本自衛隊直接置於美軍的領導之下,使得指揮效率大為提高,目前美日韓的軍事力量基本一體化了,這是一坨很大的軍事力量,對我們構成了很大的威脅。
三是小賴子積極配合美國的遏制戰略
利用台灣阻止和遏制中國的發展是美國的既定戰略,台灣猶如中國胸口上的一顆釘子,一直是中國的心頭之患,特別是小賴子上台以後,台灣無條件配合美國的遏制戰略,不斷挑釁我們的底線,觸碰我們的紅線,只要我們一天不收復台灣,我們的心頭之患就一直存在。
那麼面對美國的遏制與打壓,我們能不能扛得住呢?答案是肯定的。
雖然美國有很多有利的條件,但是也有很多不利的條件,美國最大的問題有兩個,一是綜合國力相對下降,中國與美國的差距越來越小,有的方面甚至超過了美國,比如中國已經試飛了兩種六代機,美國在五代機的研發佔了優勢,但在六代機的研發上,卻明顯不如中國。
另一個是美國的製造業優勢不復存在,美國自從金融國家化以後,製造業就逐漸萎縮,而中國製造業已由大而不強的階段,進化到又大又強的階段,比如中國無論是在軍艦製造上還是在民船製造上,已遠遠將美國甩在身後。
其他我們做個對比就可以看出來。
中國六代機
在冷戰時間,我們曾經面對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的同時威脅,最後我們都挺過來了,如今我們已經是事實的超級大國,北面還有俄羅斯的支持,美國想阻止中國的發展根本不可能。
其實以中國這樣的人口規模,這樣大的國土面積,這樣獨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只要我們自己內部不亂,只要我們按部就班地發展,在當今世界,是沒有哪個國家或集團是能夠阻止我們崛起的,當年美蘇兩國同時阻止都不行,何況如今已經衰落的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