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上出現了這樣的消息:中國1月份從俄羅斯進口380萬噸石油,不含運費價格是每桶72.51-83.67美元,是俄羅斯石油出口中全球最貴的價格,而同期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價格僅為30-35美元每桶,還是包運費的。這則消息里,中國彷彿是個「冤大頭」,同樣的石油卻花別人兩倍多甚至三倍的價格,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了,雖然中俄石油貿易大都是長期合同,價格雙方都未公開,但普京曾親口介紹過中俄達成能源大項目的相關情況,從普京的話里我們能夠明確得知:中國決不是「冤大頭」,相反,我們還很擅長壓價。

相關消息
去年9月份,俄烏衝突打得如火如荼,正值俄軍戰場頹勢,歐美強勢抵制俄能源出口,此時普京在出席「東方論壇」經濟論壇時高調宣布,中俄之間達成了一項大型能源交易,而且雙方已經談妥了價格參數。在談到具體細節時,普京如此評價中國朋友:我們的中國朋友是艱難的談判者,當然,任何交易都從他們的國家利益出發,這是非常正確的。短短38個字卻透露了很多信息,第一,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並不是「高價」買,而是經過很多輪艱苦談判才確定的,而且我們還很擅長「壓價」;第二,雖然中國在談判中壓價,但普京卻很認同中國做法,因為這是從國家利益出發,非常正確。

普京評價中國:從國家利益出發
當時的俄羅斯不僅軍事上吃緊,經濟命脈能源出口也遭到歐美圍剿,此時擴大對中國的能源出口極為重要,通俗點講,這是俄羅斯有求於中國,是妥妥的買方市場。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從國家利益出發壓價是很正常的事,因此說什麼中國用全球最高價購買俄羅斯能源,你覺得可能嗎?雖然中國極力壓價,但普京仍對中俄能源交易十分滿意,因為他接下來還有一句話:「他們是穩定可靠的合作夥伴,市場是巨大的。」看見沒,對俄羅斯來說,人家要的是一個穩定可靠的能源出口夥伴,你這一筆買賣不肯降價,那以後呢?要知道中國能源市場可是全世界最大市場,要相信,中國和俄羅斯都沒那麼傻。

石油管道
至於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的具體價格,由於雙方都沒有公布,我們沒法知道具體數字,但其實略高於其出口最低價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家都知道石油價格每天都會變動,但有些大型長期石油貿易價格是不會跟隨市場變動或者說變動較小,因為這些合同特點是長期穩定,無論什麼情況下都不會中斷,以保證購買國的能源安全。一旦牽涉到能源安全乃至國家安全,那就不能完全按照市場定價走了,雙方會商定一個覺得合適的價格進行長期合作,現在俄羅斯能源被歐美圍剿導致價格驟降,此時一些長期貿易項目就顯得極為重要。另外中俄之間能源運輸主要以管道為主,由於輸送線太長,高昂的管道建設費用導致運輸成本高於油輪,這也是影響油價的因素。

放心吧,國家利益是核心沒人忘
所以大家放心,連普京都誇中國會壓價,以國家利益為重,我們還相信什麼「中國購買俄石油全球最貴」這類消息幹嘛?國與國之間關係再好,核心仍是國家利益,這一點一個小學生都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就是不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