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缺點是:
1.警戒確太疏忽。如某師在百丈之警戒,讓敵直進百丈而未發覺。
2.尤其是對空防禦,下級幹部死板,不用疏散隊形。如某某等團受到不應有的損失。十八日戰鬥中,隊形疏散,飛機擲彈雖多,沒有受到什麼損失。
3.對水田村落戰,不會採用適當隊形運動,特別是攻擊不能分數路前進。
4.交通聯絡不注意。如某團到百丈不與上級聯絡,致失消滅百丈敵人之機。百丈關戰鬥後,九十師犧牲太大,撤銷建制。
5.幹部機動不夠,在火線預備隊的調動位置不適當。如某團將部隊帶到敵火之下休息,致受無益的殺傷。百丈關戰鬥後,九十師犧牲太大,撤銷建制。
九十師二六七團,二六九團編入八十九師,二七〇團編入紅一軍團
6. 後面大行李無人指揮,敵機來時,秩序即亂。特別是那天敵進百丈,後面事務人員亂跑。丙師大行李更亂。
7.掃清戰場,對犧牲同志掩埋萬分不夠。
8.子彈消耗太多,最嚴重是丙師(25師)。如劉愈堯(劉登瀛,劉何)、張世福等同志各掌握一營生力部隊,不積極放出追擊敵人,
75團加73團2個營沿公路追擊,也於12時左右佔領挖斷山,其中一個營奮勇追擊,於下午2時推進到黑竹關。另外兩個營劉愈堯、張世福等各掌握一營生力部隊,不積極放出,追擊敵人,而在碉堡里休息停止,影響了追擊效果。
而在碉堡里休息停止;
(選自一九三五年《紅色戰場》第五期)
(五)此次作戰缺點方面:
(1)火力未組織好,特別在追擊敵人時預先沒有大大的發揚輕重機關槍的火力追擊。假使把火力組織好與追擊部隊配合好了,那敵人死傷更大;百丈關戰鬥後,九十師犧牲太大,撤銷建制
(2)追擊時上下級聯絡不密,下級幹部沒有時刻將對敵之情況向上級作口頭或書面報告,使後面無法判斷敵情和決定任務,也不明何方須預備隊增加;
(3)團、營級幹部對部隊掌握不緊。如某團(75團)團長李少樵在追敵時手中完全無一部隊,使敵乘我虛勢,給以反攻,使某團在右翼之一營受到正面敵之威脅。總之,團、營級幹部沒有時刻把部隊抓緊,尤其在追敵時,幹部與戰士混合,營、連不能隨時集結,不能集中我主力乘機打敵一點,抄敵一點;
(4)由於過去幹部不愛看地圖,此次在平地與森林村落作戰,有幹部迷失方向。如(二十五師75團團長)李少樵已到一顆印還不知那裡是東南西北,敵方槍聲而說是我來路後方的槍聲等;
(5)在出擊敵人時,只用一路攻擊,未分成何地主攻,何地助攻,何地佯攻,部隊應在何地集結,並未利用地形分數路去攻敵,故在敵火之下受到部分的傷亡;
(6)此次在作戰時完全未進行政治與黨的動員工作,救護工作,掃清戰場等工作,無相當布置;在,而亂沖亂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