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國標誌就是打贏戰爭。
金一南將軍曾言:沒有能力打贏戰爭,就永遠不可能獲得大國的標誌。
俄烏衝突的今天,俄羅斯已然顯現大國標誌與其漸行漸遠。
俄烏戰爭232天的今天,俄軍沒有像初戰狀態一樣,從最初俄軍突襲基輔機場,多路圍攻,發展到後來的重點突破,再行退守佔領戰略要地,疲態不堪的俄軍節節敗退,多批次呈現被動挨打的局面。與普京的迅速達成目標越來越遠,這是普京當初根本就沒有想到的,也是目前不願看到的結果。
烏克蘭與澤連斯基用實際戰爭行動,告訴普京「No」。
俄烏戰爭的漸漸深入,一步一步,將俄羅斯真正的軍事實力展現出來,俄羅斯還是那個俄羅斯,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已經無法與昔日的蘇聯相併提論,此次常規作戰將俄軍所有弊端展現無遺,而這所有的弊端歸結於俄羅斯的經濟實力無法支撐其作為一個大國體現其國家意志,西方多年多輪的制裁,致使經濟發展絕大程度上拖住了其軍事發展的後腿。俄羅斯對於大國已經回不去了。
俄羅斯本應該成為一個大國,一個擁有強大國家實力又有影響世界政治的國家。但俄烏戰爭一下把其傳統勢力範圍的人心打散了,把自己的影響力打弱了,隊伍也不好帶了。
這不,當地時間10月9日,吉爾吉斯斯坦國防部宣布取消原定於10月份進行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維和部隊「牢不可破的兄弟情-2022」聯合演習。此節點上,兄弟情已無情,吉爾吉斯斯坦對普京說「不」,究其原因,還是影響力。
曾經普京一度辛苦調停的阿亞紛爭又起,間接地用戰火對普京說「不」。阿塞拜疆國防部10日指責亞美尼亞方面違反停火協議,向阿塞拜疆軍隊邊境地區的陣地開火。老大的話沒人聽了,老大不好當了。
令普京煩心的事不少,揪心的事也接踵而來,直白面對普京說過「不」的哈薩克斯坦,近期的舉動告訴世界,繼續對普京說「』不」,邀請美國來中亞誰護穩定?!不僅如此,據哈通社10月9日消息,歐洲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將訪問哈薩克斯坦。米歇爾稱「歐盟願與中亞建立密切聯繫,並且支持區域合作」。歐盟又來中亞活躍了。
其實早在2008年俄格戰爭,格魯吉亞是第一個向普京說「不」的國家,但那時普京位於總理之職,彼時俄格戰爭已然悄悄顯現俄羅斯軍隊的一些實力滑落的端倪。只不過看不到現在這麼嚴重而已。
國內,因俄軍潰敗,個別地方官員要求普京辭職,小卡德羅夫的屢次噴擊俄軍,亙格納的僱傭軍不動如山,見死不救,國防部150套冬裝呈現的腐敗等等。
所有的林林種種跡象說明俄羅斯大國影響力已經在其傳統勢力範圍尤其中亞地區的大幅減弱已成定局,回不去了!
除非普京調整其戰略方向,暫將北極熊放一邊,靜心將國內經濟聚焦,潛心國家綜合實力各路迸發,團結各方,但已然年近古稀70的普京,想給俄羅斯一個強大,年紀已不允許他的雄心勃發,真正要強大俄羅斯,普京只有把自己的夢想順利地托與另一個年輕的下一代。界時政治的順利交接,又要考驗普京的另一個政治智慧與政治眼光。
整整23年的普京時代,從青澀剽悍的中青年,走向一個頭髮稀疏的古稀年。普京已經老了。
普京是一代政治強人,亦是一個頗具個人魅力的政治強人,俄羅斯女人心中想嫁的男神,乃至於世界各國的迷弟無數,可惜廉頗老矣。
大的國家實力達不到,大國標誌也就褪去了,個人是這樣,大國同樣也是這個自然的結果,大國標誌不以任何一個人的意志為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