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烏拉爾機車車輛廠在官方媒體表示,該工廠已經提前向俄羅斯國防部交付了一批升級的2S7M馬爾卡重型自行火炮,按官方描述,這款重型火炮是當前全球最強的火炮,沒有之一。在俄羅斯即將發起冬季攻勢,烏軍又猛烈反攻的背景下,此款火炮的交付,相信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俄方的軍事壓力。
2S7型自行火炮研發於蘇聯時期,於1975年正式服役。迄今為止,2S7仍是全球量產服役的最大口徑自行火炮,產量共計達到了1000門左右。在2S7的基礎上,俄羅斯經過不斷改進,推出了最新的「馬爾卡」重型自行火炮。該火炮的通訊設備、載彈量及射程都得到了極大改善,從而保證了火炮在機動性、靈活性及可操作性等方面的優越性。據悉,該型火炮戰鬥全重約為45噸,可搭載6人,攜帶8發彈藥,準備發射時長可縮短至7分鐘,在35公里範圍內可使用常規高爆彈,在50公里的距離上,可以使用動力火箭彈。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全球口徑最大的火炮,「馬爾卡」理論上具備發射戰術核炮彈的能力。從這個角度看,「馬爾卡」確實是當今全球威力最大的火炮。
烏克蘭軍隊成功發起一系列反攻後,迫使俄軍一度進入了被動防守的狀態,由此,俄烏雙方正式進入了戰略相持的關鍵階段。對於俄軍而言,由於此前俄軍高層存在嚴重的戰略誤判,導致戰略目標不清晰,戰線拉得過長,兵力及後勤補給出現短缺等問題,進而給西方國家及基輔以可乘之機。在西方精確情報系統支持下,烏軍在烏克蘭南部俄控戰區如入無人之境,短期內就奪回了8000多平方公里的失地。在丟掉軍事重地利曼後,車臣領導人卡德羅夫甚至直接炮轟俄軍中部軍區司令員拉平上將,要求嚴加追責。在諸多不利因素下,俄羅斯總統普京一語定調,承諾要動用一切手段儘早結束俄烏衝突。
在應對手段上,一方面,要求俄羅斯軍工產業開足馬力,加大武器裝備產量。軍工部門除了加急交付T-90M、T-14等先進主戰坦克外,甚至還計劃翻新數千輛T-62坦克。包括此次升級交付的「馬爾卡」重型火炮,也屬於俄軍方的準備動作之一。另一方面,宣布動員30萬預備役。俄烏衝突至今,據保守估計,俄軍至少陣亡了1萬名官兵,傷亡總數大概在8萬左右。實際上,俄羅斯目前可用的地面作戰兵力也就只有20萬左右,除了一線作戰外,還要分兵駐守已控制地區,在號稱擁有百萬大軍的烏克蘭發動反攻時,俄方實際上就不再具備作戰優勢。除此之外,普京也在頻繁更換一線高級指揮軍官,包括拉平在內的高級將領被一批作戰手段更激進的將領替換。
頓巴斯戰役中,俄軍一度利用火炮優勢,對烏軍進行了分割包圍。但是,隨着西方援助的先進遠程火炮投入戰場,俄軍的火炮優勢就被逐步削弱。尤其是烏軍的高機動性火炮投入戰場後,俄軍就陷入了被動局面。因此,俄軍目前極度缺乏大口徑火炮,以便再次對烏軍形成火力壓制。除此之外,在衛星通信方面,俄軍的缺陷也逐步暴露出來。從俄軍針對基輔發動的制導攻擊來看,落點誤差相當大,甚至部分落到了毫無相關的目標。為此,俄方又緊急發射了一顆導航衛星,以彌補衛星通訊方面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