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次大整編,26軍緣何越來越強

2022年10月13日09:53:06 軍事 1011

26軍起源於魯中軍區,軍史上經過數次大的整編,逐步走向王牌。

1首建師旅,26軍基礎部隊誕生

1945年8月16 日, 魯中軍區統一整編,組建山東軍區第 3 師、4師,組建山東軍區警備第1 旅、 2 旅、 3 旅、 4 旅。

第3 師,王建安兼師長,周赤萍任政委,胡奇才任副師長,李福澤任參謀長,王文軒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7 團、8 團、 9 團。

第 4 師,廖容標任師長,王一平任政委,周長勝任副師長兼參謀長,歐陽平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 10 團、 11 團、 12 團。

第10團由原魯中軍區第 4 團編成,團長高文然,政委曹普南。

第11團原魯中第1 軍分區第 10 團編成,團長翟明仁,政委黃益源。

第12團由原第1 軍分區特務營、泰北獨立營、萊蕪縣大隊組成,方明勝任團長,張健任政委。

警備第 1 旅,陳奇任旅長,李伯秋任政委。下轄警備第 1 團、3 團。

警1 團,團長鄧和山,副團長王法山,政治處主任金石秋。

警3團,團長張明二,政委張慧源,政治處主任朱欽良。不久該團與警1 團合編為 警1 團,後警1 團又改為警備旅第 3 團,這個團後來發展成第 234 團。

警備第 2 旅,吳瑞林任旅長,孔繁彬任政委。下轄警備第 4 團、5 團、 6 團。

警4團團長陳宏,政委董超,副團長彭玉龍。

警5 團(即現第 230團),團長岳俊,副團長黃其士,政治處主任張奎一。

警6 團,團長魏振華,政治處主任王昕。

警備第3 旅,錢鈞任旅長,熊飛任政委。下轄警備第7 團、8 團、 9 團。

警7 團,團長徐振明,政治處主任陳相舟。後發展為第 233 團。

警8 團,團長鄭志士,政委張海棠。

警9 團,團長戴文賢,政委劉振華,參謀長董毓湘,政治處主任孫芳圃。

警備第4 旅,孫繼先任旅長,李耀文任政委。下轄警備第 10團、 12 團。

警10 團,團長柯幫坤,政委餘輝。

警12 團,團長葉聲,政委魏伯亭。警4 旅並指揮山東軍區獨立第 1 旅。

這次改編意義重大,一是部隊開始走向正規化,這幾個師旅團級部隊不少成為26軍各師團的前身。二是,其中的師旅團級幹部,好多成為26軍成立時的師團骨幹。

28縱成立,前身部隊成軍編製

1947 年1 月,魯中軍區部隊主力編為華東野戰軍第8 縱隊,第23、24、25三個師組成。

王建安兼任司令員,向明兼任政治委員,張仁初任參謀長,王一平任政治部主任。

縱隊下轄3個步兵師和1個炮兵團,全縱隊共3.2 萬人。

22師由第 4 師改編,孫繼先任師長,王文軒任政治委員,李迎希任副師長兼參謀長,鮑奇辰任政治部主任。

23師由9 師改編為而成。陳宏任師長,李耀文任政治委員,董超任政治部主任,3 月戴文賢任副師長)。

24師由魯中警備旅旅部、警3 團、 7 團和山東軍區特務團3部組成。

周長勝任師長,陳美藻任政治委員,王建青任副師長兼參謀長,華楠任政治部主任。

原魯中軍區炮兵團改為第 8 縱隊炮兵團,武鳴亭任團長,餘輝任政治委 員。

這次整編的意義在於部隊正式進入野戰軍行列。26軍的骨架已經成型。

326軍成立,創造36年輝煌


1949年2月9日奉命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26 軍,隸屬第3 野戰軍第8 兵團。

5次大整編,26軍緣何越來越強 - 天天要聞

​軍下轄第76 師、 77 師、 78 師和炮兵團及偵察營、警衛營,全軍共32878人。

原第22 師、 23 師依次改為第76 師、 77 師,新組建了第78 師。


第76 師下轄第226 團、 227 團、 228 團由原第64 團、65 團、 66 團依次改編;


第77 師下轄第229 團、 230 團、 231 團由原第67團、 68 團、 70 團依次改編;


第78 師下轄第232 團、 233 團、 234 團由原第69 團、 71 團、縱隊特務團依次改編;


軍炮兵團由原縱隊炮兵團改編。


這次整編是全軍統一編號,從此26軍成為70個軍之一,開啟長達36年的奮鬥史,由此走向輝煌。

4成立集團軍,續寫新篇章


1985年第26軍改編為26集團軍,下轄76,77和原46軍138師及‬136師‬。‬並編入坦克第8師。

5次大整編,26軍緣何越來越強 - 天天要聞

​炮兵第8 師(欠第47 團)撥歸軍區領導指揮;

第78 師、軍屬炮兵團、高炮團、坦克團、教導大隊撤銷,其機關和部隊分別編入集團軍各部隊。


第76 師由步兵甲種師縮編為步兵乙種師。轄第226 團(甲種團)、第227 團、 228 團(教導團)、炮兵團(由第76 師炮兵團與原炮兵第47團合併編成)。師長石慶明、政委宋明順。


第77 師由原步兵乙種師編成。轄步兵第229 團(甲種團)、第230團、 231 團(教導團)、炮兵團。師長張明友、政委侯學明。


第138 師編為摩托化步兵師。轄第412 團、 413 團、 414 團、坦克團(原第46 軍坦克團)、炮兵團、高炮團(原第46 軍高炮團)。師長金仁燮 、政委王樹學。


坦克旅由原第26 軍坦克團和內長山要塞區坦克團合併編 成。旅長陳學春、政委趙成功。


炮兵旅由原第137 師師部及炮兵團、第26 軍炮兵團(欠汽車連、修理所)、第78 師炮兵團(欠兩個122 榴彈炮營、 130火箭炮營部、修理所)合併編成。旅長周懋文、政委范作輯。


高炮旅由原第78 師師部及高炮營、第26 軍高炮團、第138 師高炮營合併編成。旅長劉士一、政委梁茂仲。


通信團由原第232 團團部、第26 軍通信營、第137師通信營通信連、無線電連合併編成。


工兵團由原第234 團團部、第26 軍工兵營、第78 師工兵營、第 137師工兵營、第76 師工兵營舟橋連合併編成。


52017軍改,開闢新紀元

2017軍改,以26軍軍部為基礎,組建80軍,26軍碩果僅存的77摩步旅(77師改編)轉隸海軍,改編為海軍陸戰旅。

從網絡公開的資料看,80集團軍轄6個合成旅,原26軍的138、199兩個旅;原濟南軍區47旅、69旅、118旅、203旅。

這6個旅中,4個屬於新調入,而138、199是26軍改集團軍的時候調入的,一個來自原四野46軍,一個來自原華北軍區67軍,都不是26軍的老部隊。

26軍已經脫胎換骨,完成一個新的蛻變,開始新的發展篇章。

6幾次師級部隊調整

1950年1月,原30軍88師歸屬26軍建制。1951年4月,88師撤編。

1954年10月,78師撥歸海軍建制,與長山列島水警區合編為海軍內長山要塞軍區部隊。同年,原11軍33師調入26軍。

1969年12月,76師改稱88師,調離26軍,轉隸福州軍區。同時,33師改稱76師。

1970年,26軍重新組建78師,下轄232、233、234三個團和炮兵團。

1982年12月,軍區炮8師改屬26軍。

1998年是26軍大變臉的一年。

第2個76師退出26軍編製,與煙台預備役師合併,改番號為煙台預備役76師。第136師改編為河南省軍區陸軍預備役師。

1998年後,步兵第77師改為摩步旅,坦克第8師改為裝甲師。原第67集團軍撤銷後,步兵第199師轉歸第26集團軍,軍部也從山東萊陽移至濰坊

26軍由70個軍之一,到18個集團軍,到13個集團軍,始終得以存續,從轄3個師到轄6個旅,越來越強大。

這其中有戰火的洗禮,有和平年代的錘鍊,有各部隊精華的粹集,更有十數代26軍指戰員的奮鬥,他們用熱血和生命續寫軍史,用青春和貢獻為軍旗添彩。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印度向印控克什米爾「增兵」 - 天天要聞

印度向印控克什米爾「增兵」

據法新社5月17日報道,印度方面17日表示,將重新部署退伍軍人至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擔任安全警衛。一周前,印度與巴基斯坦達成停火協議,結束了雙方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衝突。印度政府新聞稿顯示,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政府通過了一項「動員退伍軍人保護聯邦領土關鍵基礎設施的提案」。新聞稿稱,約4000名退伍軍人被「確認」為非戰...
墨海軍稱有22人在帆船撞擊布魯克林大橋事故中受傷 - 天天要聞

墨海軍稱有22人在帆船撞擊布魯克林大橋事故中受傷

當地時間17日晚,一艘載有277人的墨西哥海軍大型帆船在穿越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大橋時,桅杆撞到大橋並折斷。據《紐約郵報》援引紐約市市長方面的消息報道,該事件目前已造成19人受傷,多人傷勢嚴重。另據墨西哥海軍方面發佈的消息,該事件有22人受傷,其中19人在當地醫院接受治療,3人傷勢嚴重。目擊者拍攝的視頻顯示,艦船桅...
實戰感拉滿!2025年湖南省洪澇災害緊急醫學救援綜合演練成功舉辦 - 天天要聞

實戰感拉滿!2025年湖南省洪澇災害緊急醫學救援綜合演練成功舉辦

5月17日,2025年湖南省洪澇災害緊急醫學救援綜合演練在岳陽市湘陰縣洋沙湖鎮成功舉辦。本次演練由湖南省衛生健康委主辦,湖南省人民醫院承辦,岳陽市衛生健康委協辦,旨在全面提升全省應對洪澇災害的緊急醫學救援能力。本次演練以S省某市某縣遭遇持續性強降雨,發生山洪、泥石流災害,導致26名群眾受傷被困為背景,設置人員...
烏軍F-16突然墜毀!細節曝光 - 天天要聞

烏軍F-16突然墜毀!細節曝光

5月16日,烏克蘭空軍發佈聲明稱,烏軍一架F-16戰鬥機突發事故墜毀,飛行員跳傘逃生。17日,美國「戰區」網站曝光了這架F-16戰鬥機墜毀的細節。
俄羅斯警告烏克蘭:錯過這個機會,下一個條件會更糟 - 天天要聞

俄羅斯警告烏克蘭:錯過這個機會,下一個條件會更糟

在爭吵、威脅和咒罵聲中,俄羅斯和烏克蘭終於舉行了伊斯坦布爾會談,這是三年來俄烏雙方首次直接會談。俄羅斯媒體《今日俄羅斯》認為,伊斯坦布爾會談2.0是澤倫斯基接受現實的絕佳機會。他警告烏克蘭,錯過這個機會,下一個條件會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