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海勝的妻子聶捷琳,蘭心蕙質,秀外慧中,被「逼」成了女漢子

2022年10月02日14:19:07 軍事 1566

2021年6月,聶海勝執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第三次出征太空,這一年他57歲。

作為航天員,57歲的年齡已屬高齡,聶海勝能在57歲這個年齡再次出征太空,除了離不開他自身的刻苦努力與堅持不懈,更離不開他的家人的默默支持與鼓勵。

從聶海勝第一次登上太空,到第三次出征太空,一路上聶海勝的妻子聶捷琳都是聶海勝能心無旁騖追逐航天夢的強大後盾。

……

聶海勝的妻子聶捷琳,蘭心蕙質,秀外慧中,被「逼」成了女漢子 - 天天要聞

農村走出的戰鬥機飛行員

1954年,聶海勝出生在湖北省棗陽市的一個小村莊。

聶家有8個孩子,聶海勝排行第六,以種田為生計,因為家裡人口多的關係,加上光景有些不好,地里總是收不到多少糧食,所以一家的生活過得很是艱辛。

紅薯面做的黑窩子、雜麵餅和蘿蔔乾、鹹菜、大醬就是他們一家人一日三餐的主食。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就是聶海勝童年時代的真實生活狀況。

小時候的聶海勝經常穿着哥哥姐姐們的舊衣服,甚至連一雙像樣點的鞋都沒有,他的小學老師徐大田後來回憶:從來沒見過他穿過一雙像樣點的鞋,下雨的時候甚至經常光着腳走路,讓人看着很是心痛。

日子雖然過得很是艱苦,但幸運的是,聶海勝有疼他愛他的父母。

聶父聶母深知知識的重要,明白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孩子們的命運,才能讓孩子們走出大山並擁有一個更好的未來,所以即使家中境遇再艱難,他們仍節衣縮食,咬緊牙關供孩子上學。

為了能讓聶海勝他們走進學校,每到交學費的時候,他們都要四處跟親朋好友借錢,有時借不到錢,只能用以物代學費。

徐大田回憶:有一次,聶海勝把從河裡抓來的一條二三十斤重的大魚賣給老師,用賣魚換來的兩元錢交了學費。

聶海勝的妻子聶捷琳,蘭心蕙質,秀外慧中,被「逼」成了女漢子 - 天天要聞

父母的苦心,年幼的聶海勝看在眼裡,也記在心裏,他明白自己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也深知父母為了讓自己能讀書付出了多少心血,所以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聶海勝都表現出了遠超同齡人的成熟與穩健。

閑時與父母一起下地幹活,鋤地、割麥草、拾麥穗、摘棉花、從來不喊累,不叫苦;

學習時,他的學習成績永遠都是名列前茅的存在,且學習也是異常刻苦勤奮,那時他被同學叫做「數學王」,每次數學考試,他都是第一個交試卷,且都是考滿分。

因為成績好的關係,他還當上學習委員。

聶海勝不但比同齡人更成熟和穩健,毅力也很是堅定,做任何事,只要是自己認定的事情,不論遇到什麼困難,始終堅定自己的初心,永不放棄,鍥而不捨,直至完成目標為止。

譬如上中學的時候,在一次化學課上,聶海勝沒有聽懂化學老師講的內容,為了弄懂這些內容,在其他同學都放學回家時,他還一個人待在教室里苦思冥想,期間他連額頭的頭髮燒焦都不知道,後來經過徹夜的思考,他終於是搞懂了這些內容,化學老師得知後十分驚訝,驚訝於他的聰明,更驚訝於他的毅力。

聶海勝的妻子聶捷琳,蘭心蕙質,秀外慧中,被「逼」成了女漢子 - 天天要聞

成熟、穩健、聰明、有毅力、吃得了苦,這些優點集中在聶海勝一人之上,足見其優秀。

也正是因為這優點,讓聶海勝後來成為了一名十分優秀的航天員,更是成為了三次出征太空的航天英雄。

聶海勝從小就喜歡飛機,雖然因家庭貧困,他沒有錢去買跟飛機有關的模型和雜誌,卻經常從同學那裡借一些關於飛機的的書籍閱讀。

有一次上手工課,聶海勝的作品就是用泥巴做的戰機模型,當他的老師問他的理想是什麼,他沒有絲毫猶豫,不假思索地回答說,要當一名飛行員。

此時此刻,誰也不會想到,聶海勝當飛行員的這個夢想在不久之後的將來實現了。

聶海勝的妻子聶捷琳,蘭心蕙質,秀外慧中,被「逼」成了女漢子 - 天天要聞

1982年,空軍某部到棗陽市一中招飛行員,聶海勝經過近百項的體驗、政審,以良好的身體素質和極其優異的成績被空軍某部錄取。

當時全校有250多名學生參加招飛考試,只有4位被錄取,其中包括聶海勝,可見其優秀。

去往長春航校前,聶母一再囑咐他:「孩子啊,好好乾,要給咱們山裡人爭氣呀!」

爭氣,聶海勝始終牢記母親對自己的囑咐,進入航校後,他刻苦勤奮,不怕苦、不怕累,拋開一切雜念,全身心地投入到訓練之中,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

為了能夠更快、更好地掌握飛行技術,聶海勝經常用戰機模型當作訓練工具,拿在手上反覆琢磨,反覆揣摩,學習戰機的起飛、飛行、降落等駕駛技術。

在航校,聶海勝的駕駛天賦不一定是最強的,但若要說起勤奮、刻苦,那絕對是學員當中最前列的。

在聶海勝的勤奮刻苦下,他是同屆學院中第一個單飛的飛行員,後來他更是以極其優異的成績提前畢業,成為一名正式飛行員。

第一次單飛時,作為同批飛行學員中第一個放單飛的人,教官讓聶海勝給其他學員講講飛行體會,不善言辭的他只說了一句話:

「啥也不想,只管飛!」

啥也不想,這或許就是聶海勝成功的奧秘,不管做什麼事情,他都只想着怎麼樣去完成,而不會去想能不能完成,飛行時,他從來不會去考慮其他問題,腦海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按照飛行計劃飛行,保質保量完成飛行任務。

正是因為聶海勝有着這種鍥而不捨、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最終他才能從本就萬里挑一的飛行員中脫穎而出,成為飛行員中萬一挑一的航天員,並成為中國僅有的幾位上過三次太空的航天英雄。

聶海勝的妻子聶捷琳,蘭心蕙質,秀外慧中,被「逼」成了女漢子 - 天天要聞

提前畢業後,聶海勝被分配到了南昌某飛行部隊,從事殲擊機的飛行。

擔任殲擊機飛行員期間,他遇到了很多個難題,也經歷了很多兇險,但每次他都以高超的駕駛技術和冷靜、果斷的性格度過危險。

譬如1989年6月12日,聶海勝第一次駕駛改裝後的某型殲擊機單飛,像往常一樣,他在檢查殲擊機各項數據無誤後,經地勤、空管同意後,駕駛着戰機飛上天空,然後照着設定的飛行計劃預定飛行,朝着某個方向飛去,執行戰備巡航任務。

然而,當聶海勝駕駛戰機執行爬升任務時,當戰機飛向4000多米高空時,意外卻發生了。

「砰!」只聽見座艙外傳來一聲巨響,伴隨着這聲巨響,戰機的發動機突然停止轉動了!

發動機停止轉動,也就意味着戰機失去了飛行和爬升的動力。

發動機停止工作後,正在爬升的戰機瞬間停止爬升並往下掉去,隨着戰機的急速下墜,戰機的機體搖搖欲墜,座艙內的溫度也急劇上升。

聶海勝的妻子聶捷琳,蘭心蕙質,秀外慧中,被「逼」成了女漢子 - 天天要聞

若是尋常人碰到這種情況,早就驚慌失措,不知怎麼辦才好,恐怕滿腦子只想着怎麼逃跑。

但是,聶海勝卻不一樣,他一邊鎮定地向地面隨時報告情況,一邊冷靜地看着戰機儀錶上的各項數據並試圖排除故障。

然而,聶海勝將所有能想到的解決方法都嘗試了一遍,仍沒有起到任何作用,戰機仍然以高速的姿態向地面俯衝而去。

此時,眼見戰機已無法正常飛行,地面指揮發出指令,要求聶海勝放棄戰機,跳傘逃生。

接到命令的聶海勝沒有選擇棄機逃生,仍沒有放棄做最後的努力,一直試圖讓殲擊機轉換成滑行狀態,可還是沒有成功,戰機仍處於高速下墜狀態。

當殲擊機距離地面只有400多米時,高速下墜的戰機帶來了巨大的超重過載,使在機艙內的聶海勝動蕩不得,並出現嚴重的黑視現象。

眼見殲擊機已經沒有挽救的可能,且也已遠離居民區,聶海勝最終無奈選擇棄機逃生,按下了戰機彈射開關。

後來查明,殲擊機發動機突然停止工作的原因是發動機壓縮器上的葉片出現了機械故障,並非是人為操作導致。

聶海勝的妻子聶捷琳,蘭心蕙質,秀外慧中,被「逼」成了女漢子 - 天天要聞

事故發生後,聶海勝在事故過程中表現出的冷靜與英勇的大無畏精神,讓人肅然起敬。

鑒於聶海勝以良好的心理素質沉重冷靜處置險情,竭盡全力挽救飛機的勇而無畏的犧牲精神,空軍部隊黨委為他記了三等功

1989年,在殲擊機飛行隊表現出色的聶海勝被空軍作戰部隊錄用,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

1年後,聶海勝作為學雷鋒積極分子參加了空軍的觀禮團來到北京,參加了國慶。不久,表現優異的聶海勝被任命為飛行副大隊長。

航天英雄背後的女人

此時,成為飛行副大隊長的聶海勝,不但迎來了事業的高峰,也迎來了自己的愛情,迎來了相伴一生的妻子。

1990年,經飛行大隊政委介紹,26歲的聶海勝與當時在南昌某軍醫院工作的24歲聶捷琳相識。

兩人可以說是一見鍾情,聶捷琳認識聶海勝後,對他的冷靜、果斷、誠實和穩重的性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聶海勝也對聶捷琳的賢惠和善良很是欣賞。

就這樣,這一對互相欣賞,有着相同追求和夢想的年輕人,隨着交往的深入,感情不斷升溫,最終走入婚姻的殿堂,結為伉儷。

聶海勝的妻子聶捷琳,蘭心蕙質,秀外慧中,被「逼」成了女漢子 - 天天要聞

婚後,聶海勝和聶捷琳生活得很是幸福,相敬如賓,恩愛有加,兩人的事業心都很強,互相鼓勵,共同進步,攜手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跨過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日子過得很是紅火也很是美滿。

2年後,兩人有了自己的愛情結晶,是一個女孩。

女兒的到來,給他們這個小家帶來了無窮的歡樂,每天都生活在歡聲笑語之中,聶海勝為女兒取名聶天翔。

「天翔」二字,表達了聶海勝和聶捷琳對女兒的殷殷期盼,希望女兒能插上夢想的翅膀在天空自由翱翔,同時也表達了對祖國航天事業的熱愛。

聶海勝的妻子聶捷琳,蘭心蕙質,秀外慧中,被「逼」成了女漢子 - 天天要聞

當然,再恩愛的夫妻也難免會因為一些事情發生爭吵,聶海勝和聶捷琳也不例外。

1995年10月下旬,經黨中央批准,空軍和國防科工委開始進行預備航天員的選拔。

此時已經安全飛行了1480小時,是空軍一級飛行員、飛行副大隊長的聶海勝,聽到這個消息後興奮不已,因為他一直都有一個航天夢,希望能替祖國出征太空,為中國的航天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當得知空軍準備開始選拔預備航天員時,他便下定決心要報名參加預備航天員的選拔。

然而,當聶海勝興沖沖地把自己想要參加預備航天員選拔的消息告訴妻子聶捷琳時,原以為妻子會滿口答應,誰料卻在他們這個幸福的小家掀起了一場不小的風暴,兩人陷入了此前從未有過的爭吵之下,為此還冷戰了許久。

聶捷琳不同意聶海勝參加預備航天員選拔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擔心聶海勝的安全問題。

聶海勝的妻子聶捷琳,蘭心蕙質,秀外慧中,被「逼」成了女漢子 - 天天要聞

直至今日,即使各國的航天技術已經到了一個十分成熟且先進的地步,都能把航天器送出太陽系,可就算是如此,現在無論是哪個國家,航天員征戰太空也都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更何況是20世紀90年代。

在1995年,中國開始進行預備航天員的選拔前,蘇聯、美國這兩個航空強國就接連發生了好幾起嚴重的航天事故:

1967年1月,美國阿波羅1號飛船失火事件,3名航天員全部遇難;1967年4月,蘇聯聯盟1號墜毀事故,1名航天員遇難;

1971年6月,蘇聯聯盟11號返回艙失壓事件,3名航天員遇難;1980年3月,蘇聯東方號爆炸事件,導致50人喪生;1986年1月,美國挑戰者號爆炸事件,7名航天員全部遇難。

這些嚴重的航天事故,使聶捷琳一想起聶海勝要參加預備航天員選拔就喘不過氣來,她很擔心丈夫在航天員後會出現什麼事情,離開自己和女兒,所以她強烈反對丈夫參加選拔。

聶海勝的妻子聶捷琳,蘭心蕙質,秀外慧中,被「逼」成了女漢子 - 天天要聞

當然,妻子擔心丈夫的安全,這是人之常情。

這是他們結婚以來頭一次出現重大分歧,並由此發生了一次比較大的爭吵。

「這件事我們中國人沒做過,太危險了,我怕!」聶捷琳用充滿着擔憂的語氣和眼神對着丈夫聶海勝說道。

聶捷琳的擔憂,聶海勝心裏也明白,他知道妻子是擔心自己,但是他還是很想去參加預備航天員的選拔,為祖國的航天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為了讓妻子能夠同意自己去參加選拔,他還是試着勸說妻子:「正因為沒人做過,我才感興趣。要是別人已經做過,我還未必願意去呢!」聶海勝向妻子表明了自己想要參加選拔的堅定決心。

「反正我不同意你去!」

「不同意我也要去!」

「那就離婚好了。」兩人的爭吵到了白熱化時,說到氣頭上的聶捷琳提出了離婚。

見到妻子說要離婚,聶海勝明白爭吵不能再進去下去,所以主動選擇不再談論這個問題,而聶捷琳也明白自己這句話說得太突兀,也選擇不再糾結這個問題。

就這樣,互相都明白不能再次繼續這個話題的兩人,都選擇不再說話,轉身離去。

聶海勝的妻子聶捷琳,蘭心蕙質,秀外慧中,被「逼」成了女漢子 - 天天要聞

聶捷琳的強烈反對,沒有讓聶海勝退縮,也沒有讓聶海勝放棄,一心想要為中國航天事業作出貢獻的他,經過幾日的深思熟慮,最終決定瞞着妻子聶捷琳參加了預備航天員的體檢。

在偷偷參加體檢的時候,聶海勝也一直沒有放棄勸說妻子。

當然,聶海勝最終說服了妻子同意並支持自己參加預備航天員的選拔。

聶海勝是怎麼解決他與妻子的這個矛盾呢?後來,有記者向他問起這個問題,他笑着回道:「第一是『磨』,第二是多幹活。」

接着,他又說道:「我對愛人說;『搞載人航天,我們國家有這個能力了,我趕上了這個機會,很想投入到這個事業中去,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做一份貢獻。』」

聶海勝的堅持,讓聶捷琳明白,這是丈夫的心愿,如果不讓他完成這個心愿,他一輩子都會留有遺憾。

1998年1月,聶海勝順利通過各項嚴苛的考核,從數萬名飛行員中脫穎而出,摘下了飛行徽標,換上了鑲嵌着地球標誌的金色航天徽標,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

聶海勝的妻子聶捷琳,蘭心蕙質,秀外慧中,被「逼」成了女漢子 - 天天要聞

當得知聶海勝順利入選預備航天員後,聶捷琳很是高興,之後她便堅定地站在丈夫的身後,全身心地支持他的航天事業。

為了讓丈夫能心無旁騖地訓練,她把婆婆接到北京悉心照顧。

2004年11月,聶海勝的母親因舊病複發癱瘓在床時,聶捷琳立即向單位請了長假,照顧婆婆長達一個月,期間她幾乎是寸步不離地照顧着婆婆,天天幫她擦拭着身子。

除了全身心照顧着一家人,讓聶海勝沒有後顧之憂,聶捷琳也盡心儘力照顧着聶海勝,並無怨無悔為聶海勝付出自己的一切。

因為聶海勝身份的特殊性,聶捷琳幾乎很少有機會逛商場,只有到必須買東西才有機會逛商場,且還得有單位的人「專人護送」。

而除了出行有着嚴格的限制,只要聶海勝回到家,他們一家的飲食也會有特別規定,一日三餐都由營養醫師制定食譜,為此聶海勝的女兒聶天翔曾發牢騷:

「爸爸每次回家就不能吃想吃的東西」。

面對這些,聶捷琳從來沒有任何的怨言,也沒有一絲的後悔,她一直都在幕後默默地支持丈夫的工作,為了能讓聶海勝心無旁騖為中國航天事業做貢獻,可以說她把自己硬生生「逼」成了一個女漢子。

聶海勝的妻子聶捷琳,蘭心蕙質,秀外慧中,被「逼」成了女漢子 - 天天要聞

聶海勝剛剛接受航天員選拔時,他的體重稍稍有點超標,為了能夠減輕體重,聶捷琳是想盡辦法。

當時,只要聶海勝回到家,吃飽飯後,她就會帶着女兒陪着聶海勝去散步。經過數月的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家人的支持下,聶海勝終於把自己的體重減了5公斤。

有了聶捷琳這個蘭心蕙質,秀外慧中的妻子做自己強大的後盾,聶海勝得以全身心且心無旁騖地投入到航天員的訓練當中,最終於2005年成功入選神舟六號飛行組,與費俊龍執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並獲得圓滿成功。

當「神六」的首飛人選公布後,得知聶海勝成功入選,聶海勝的妻子聶捷琳無比激動地說:

「我其實很希望他上!這些天我和大家一樣期待着入選名單,結果宣布後我真替海勝高興,畢竟這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聶海勝的妻子聶捷琳,蘭心蕙質,秀外慧中,被「逼」成了女漢子 - 天天要聞

2005年10月12日,中國「神六」飛向太空的日子,同時也是聶海勝41歲的生日。

此時,聶海勝雖然已經坐上神舟飛船飛上了遙遠的太空,可是聶捷琳和聶海勝的心卻是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雖然聶海勝不在家,可聶捷琳卻像往常一樣,專門為丈夫訂購了精美的蛋糕,為遠在太空中的丈夫點燃生日蠟燭,對着燃燒的蠟燭說道:

「海勝,不管你身在哪裡,你永遠是我最深的牽掛,祝福你!祝福『神六』!更祝願你凱旋歸來。」

2005年10月17日,神六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着陸,聶海勝和費俊龍圓滿完成了「多人多天」航天飛行的任務。

歡迎儀式上,聶捷琳和女兒聶天翔就站在歡迎人群中開心地看着聶海勝勝利歸來,此時13歲的聶天翔將一串親手摺疊的紙鶴掛在了剛剛在太空中度過41歲生日的聶海勝的脖子上。

聶海勝和聶捷琳的故事還有很長很長……但無論有多長,他們之間有一樣東西永遠不會改變,那就是感情。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 天天要聞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從供需基本面來看,4月份,市場存在看跌的心態!一方面,生豬供應水平增加,4月標豬出欄對於去年6月母豬存欄,由於去年5~11月份,母豬存欄逐月增加,本月,適重標豬供應水平進一步改善,供應寬鬆的基本面持續!不過,機構預估,4月份,集團豬企出欄計劃或將增加3.25%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Wind數據顯示,4月11日,我國氧化鋁平均現貨價格指數(下稱「氧化鋁現貨價」)連續四天跌破3000元/噸關口,以2895.00元/噸報收,創下自2023年8月10日以來的新低。期貨市場上,氧化鋁主連合約於4月9日創下其上市以來的新低(2663元/噸)後,雖然
交易泡湯?巴拿馬發現多處違規,港口經營權或被撤銷,長和回應了 - 天天要聞

交易泡湯?巴拿馬發現多處違規,港口經營權或被撤銷,長和回應了

幾天前,針對長和實業旗下的港口公司對巴拿馬港口合約的履行情況,巴拿馬政府進行了相關審查,發現長和集團在2021年續簽巴拿馬運河港口合約時,存在多項違規行為,其中一點是巴拿馬方未收到合約規定的12億美元,巴拿馬政府將對批准續簽合約的官員進行調查,並把審計結果提交
來真的了!特朗普低估中國決心,美股蒸發6.5萬億 - 天天要聞

來真的了!特朗普低估中國決心,美股蒸發6.5萬億

近日,美國突然對全球180多個國家加征關稅,尤其是對中國商品稅率直接提高104%。可是,加征關稅不僅沒讓美國佔到便宜,反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短短兩天美股市值就蒸發了6.5萬億美元,要知道這可相當於德國一年的經濟總量。
華東某院大待崗! - 天天要聞

華東某院大待崗!

不過繼承就是單純好奇,怎麼這行,前兩天還是忙得腳不沾地,項目一個接一個,加班熬夜那是常態,怎麼突然說沒項目就沒項目了,甚至到了實在沒活兒分給大家,乾脆讓大家直接回家歇着的地步!
奧斯福耗資百萬,投建粉末噴塗生產線! - 天天要聞

奧斯福耗資百萬,投建粉末噴塗生產線!

日前,福建奧斯福電力系統有限公司(下稱「奧斯福」),粉末噴塗生產線,在漳州市長泰區發展和改革局,進行縣級權限內企業境內投資項目備案。此次粉末噴塗生產線的建設,旨在進一步優化公司產品結構,提高發電機組外殼等關鍵部件的噴塗質量和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