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消息傳出,俄烏局勢或將失控,美軍F-22已經抵達波蘭,俄歐關鍵能源管道被炸,美國開始撤僑,美俄或面臨攤牌局面?
烏克蘭四地併入俄羅斯一事已成定局,美西方必然會採取措施回應,俄烏局勢升級甚至是風險外溢或將不可避免。近日,歐洲傳來三大消息,或預示着將有大事發生。
第一個消息,美軍F-22戰機進入波蘭。據國內媒體報道,近日美國多架F-22隱身戰機飛抵波蘭境內,並聲稱此次部署只是為了參加航展。在俄烏局勢越發緊張之際,美國此舉顯然不止是單純的為了參加航展,而是為了向俄羅斯施加軍事壓力,甚至不排除美國正在做直接下場的準備。俄烏衝突已經持續了半年多,俄軍整體實力已經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損耗,尤其是空中力量以及精準制導導彈都已經出現庫存不足的情況。
當下,烏軍的反攻已經從哈爾科夫逐漸推向頓巴斯地區。日前烏軍的反攻前線已經推到了紅利曼地區,一旦這一重鎮被烏軍拿下,俄軍此前好不容易打下的盧甘斯克地區或將不得不拱手相讓,這也是俄羅斯決定進行部分動員的原因之一。而俄軍表現得越艱難,美國親自下場的可能性就越大,這也是美國在二戰中的策略。無論美國最終是否會真的參戰,美軍F-22部署到波蘭的舉動,都將迫使俄羅斯不得不做好與美國直接對抗的準備。
第二個消息,「北溪」管道被破壞。據媒體報道,近日俄歐最關鍵的能源輸送管道「北溪-1」以及「北溪-2」在同一天遭到破壞,這將直接導致歐洲在冬季來臨之前,無法儲備足夠的天然氣。
丹麥等多個國家已經就此事發起調查,但目前為止暫時未能查出幕後黑手,但輿論普遍指向了美國。首先,「北溪」管道被毀,最大的得利者是美國。從政治的角度來看,雖然現在俄歐關係已經幾近破裂,但仍然可以通過能源領域的合作修復雙邊關係,如今「北溪」管道遭到破壞,也讓俄歐失去了維持雙邊關係的橋樑,這意味着在俄烏衝突的背景下,俄歐關係很有可能會徹底破裂。從經濟的角度來看,俄歐供氣管道遭到破壞,未來一段時間內,俄羅斯在歐洲天然氣市場所佔有的份額,將被美國吞併。據報道,美國每往歐洲運一船天然氣,就可以賺取大約1億美元的利潤,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驅動下,美國完全有動機對「北溪」管道實施襲擊。
其次,美國總統拜登在今年2月份就曾明確表態,如果俄烏之間爆發軍事衝突,美國一定會毀掉「北溪-2」,雖然拜登沒有明確說明將採用何種手段,但至少可以證明拜登有過這樣的想法。所以綜合來看,這起事故美國既有動機,也有相應的能力實施襲擊。美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俄烏衝突繼續升級,讓俄歐關係徹底割裂。
第三個消息,美國駐俄大使館近日發佈安全警告,要求美國在俄公民儘快離開俄羅斯。俄烏衝突爆發前,美國也曾發佈過安全警告,隨後俄烏之間便爆發了軍事衝突。這次美國再次發佈安全警告,存在三種可能。第一種,美國只是在刻意製造恐慌。從通告的具體內容來看,主要談及了俄羅斯可能會不再承認美俄雙重國籍,這部分人或將成為此次動員的對象,並沒有談及衝突升級或其他安全問題。第二種,美國獲得了俄羅斯將採取進一步大動作的情報,目前的情況來看,俄軍在戰場上的處境確實不容樂觀,所以完全有可能會採取非常規手段。第三種,美國準備親自下場,所以提前撤僑。此前在談及俄羅斯的核戰爭警告時,美方就曾公開聲稱將會採取「嚴厲」措施予以回應,所以不排除美國在為正式介入俄烏衝突做準備。
綜合這三個消息不難看出,至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第一,當下歐洲已經是風雨欲來,氣氛格外緊張,「北溪」管道被襲一事表明,俄烏衝突正在外溢,大國之間有爆發直接衝突的可能,美國呼籲本國公民離開俄羅斯的公告,更是讓恐慌情緒進一步蔓延。第二,在西方的步步緊逼下,俄羅斯的處境越來越艱難,如果將俄羅斯逼到牆角,不排除俄羅斯會動用核力量,逼出一個談判結果。總之,如果美國仍要繼續拱火,世界大戰將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