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現在,美國人認為最有可能和中國發生軍事衝突的地方是在台海地區,很多美國人都認為已經沒有能力在如此遠的距離打贏戰爭。
在此前的一次調查中,還有25%的美國人願意和中國發生軍事衝突,但是願意與俄羅斯發生衝突的只佔5%。
為何25%的人願意寧願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也不願意與俄羅斯發生軍事衝突。
如果美國在台灣問題上一意孤行,中國被迫和以美國為首的介入勢力發生直接衝突,多少中國人願意軍事反擊美國的挑釁。
二:美國參加戰爭次數多
眾所周知,美國是近100年以來參戰次數最多的國家,美國在二戰之後打的戰爭次數甚至超越了聯合國其他四個常任理事國之和。
但是美國人也不敢打糊塗仗,美國對外戰爭也要「看人下菜」。拿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說,美國是最後一個參戰的同盟國。
只有條件對自己有利時,美國人才會義無反顧地參加戰爭去「割韭菜」。
在2001年遭受人類歷史上的最大恐怖襲擊之後,美國政府利用一切輿論手段爭取民意,當時可以說90%以上的美國人都願意美國對阿富汗動武。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阿富汗的實力實在是太弱小了,和美國的軍事實力根本不在一個層次,
可以說是殺雞用牛刀。
2003年,美國又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的荒唐理由對伊拉克動用武力,雖然沒有具體的數據表明有多少人支持美國對伊拉克動武。
但是層出不窮的反戰遊行已經說明美國人對中等強國動武已經傷了筋骨,前後造成了5000餘人死亡,傷亡人數總計達到了數萬。
對於俄羅斯這樣的強國,美國的調查報告顯示只有5%的美國人願意與俄羅斯動武,由此可見,實力才是美國人真正考慮的因素。
現在,中國的綜合國力也把俄羅斯甩在了身後,甚至連軍事實力也已經超越了俄羅斯,為什麼還有25%的美國人願意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
三:中國沒有與人為惡的傳統
自20世紀起,中國從來沒有對外主動發動過戰爭,拿抗日戰爭來說,當時的國民政府直到日本人打到了華北京津要地才宣布對日宣戰。
在這場戰爭中,中國抗日軍民付出了3500萬人的傷亡代價才將日本人最終趕出了中國。
可以說,當時日本把當成了最佳的侵略目標,他們認為拿下了中國就有了稱雄亞洲的資本,可是他們忽略了一件事。
在大是大非面前,中國人可以舉全民之力、全國之力與侵略者進行殊死較量,日本人在中國戰場越打越艱難。
日本人也沒有想到中國在付出慘重的情況下還能和日本「死扛」。
拿八路軍來舉例,當時八路軍從鼎盛時期的四十萬兵力降到了三十萬。以日本的國力根本無法支撐如此長時間的作戰。
在抗日戰爭的第5年,日本就開始走下坡路。最終只能舉手投降。
在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前,無論是杜魯門還是麥克阿瑟,都完全沒有料到中國會出兵朝鮮半島,當時,美國空軍的轟炸機都已經越過了中朝邊境,還造成了我方人員傷亡。
在這種危急情況下,我國決定派遣志願軍出國作戰,前後有27個解放軍步兵軍進入朝鮮,總兵力超過了上百萬,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攜手,將戰線穩定在了北緯38度線。
可以說,抗美援朝戰爭是美國人強加給中國的戰爭,他們認為以中國的實力根本沒有和美國對抗的能力。
他們怎麼會想到志願軍會用簡單的步兵武器就能打贏戰爭,他們還認為中國沒有出兵海外的傳統,很有可能當「縮頭烏龜」,可見他們錯了。
美國人總認為中國和俄羅斯相比在使用武力上更加謹慎,因此他們總是肆無忌憚地在台海地區軍事挑釁。
在抗美援朝戰爭之後,美國有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固然強悍,但是如果在台海地區發生戰爭。
中國的海空實力根本不足以和美國抗衡,中國軍隊強大的陸軍實力根本派不上用場。
四:美國持續挑釁
在今年8月份,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不顧中國人反對和多次警告,乘坐美國軍機抵達台灣島,將挑釁這件事情做到了極致。
在近日,美國還拉上了「小弟」加拿大一起捲入台海事務,派出1艘導彈驅逐艦和1艘導彈護衛艦進入台灣海峽。
這件事情表明美國已經開始拉起盟友國家一起對抗中國,可見,美國已經開始用冷戰思維對抗中國崛起。
現在,在亞太地區已經部署了美國60%以上的海空軍事力量,中國從來不惹事,如果美國一意孤行,逼迫中國接招,14億人的集體意志所迸發出來的能量將會被重新喚起。
五:中國如何接招
台灣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我方的實力有限,正好給了以美國為首的介入勢力機會,在佩洛西竄訪台灣之際,美國人看到了中國人的集體態度。
中國人都希望以強硬態度回應佩洛西竄訪台灣。
如果美國敢在台海地區以武力挑釁中國,或許支持國家以非和平手段對抗美國挑釁的中國人的數量超過美國人的想像。
當然僅僅有集體意志還遠遠不夠,我們還應該讓美國人看到我們的實力以及使用實力的決心和努力。
相當一部分美國人想通過軍事手段解決和中國的矛盾,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中國的軍事實力和美國有較大的差距。
中國要繼續發展高新武器裝備以提升自己的國防實力,只有這樣,才能讓美國斷絕軍事冒險的做法。
還要讓美國看到我們的實力進步,在實力面前,他們才會把鋒芒畢露的嘴臉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