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戰時期,國民黨將領之中湧現出了不少抗日名將,像大家熟悉的薛岳、孫立人、戴安瀾等人,但與日軍作戰戰損比例好的,要數宋希濂,他打日軍戰損比例為1比1,令日軍震驚。
不過宋希濂的名氣似乎並不大,這主要是因為他的一生毀譽參半,宋希濂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有機會受到良好的教育,受愛國思潮的影響,他先是考入講武堂,之後考入黃埔一期。
宋希濂從黃埔軍校出來之後就成為了少尉副排長,半個月之後成為排長,科班出身的宋希濂起點比較高,1925年,宋希濂參加東征,作戰勇猛被晉陞為連長,第二次東征時被晉陞為副營長。
之後在北伐期間,宋希濂作戰勇猛多次負傷,也因此得到賞識,1927年,宋希濂被派往日本留學,直到1930年才回國,隨後得到蔣介石的器重,被派去打紅軍,靠着與紅軍作戰,宋希濂屢次升遷。
因此宋希濂也被視為蔣介石的鷹犬,得了一個「鷹犬將軍」的外號,1933年9月,從日本留學歸國短短3年,宋希濂就成為了國民黨的中將師長,其地位越高,犯下的罪責就越大。
宋希濂不僅率部與紅軍作戰,還殺害了不少進步人士,在被宋希濂所殺害的人之中,名氣最大的要數瞿秋白,1935年6月18日,宋希濂下令在中山公園殺害了瞿秋白,晚年宋希濂為此懺悔。
宋希濂回憶此事說:「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憾事!」這樣的懺悔不免有些蒼白無力,人已經死了,無法挽回,不過到了全面抗戰時期,宋希濂還算硬氣,1937年8月,宋希濂參加了淞滬會戰。
之後他又參加了武漢會戰,在富金山戰役中宋希濂初露鋒芒,富金山是大別山的余脈,要想守住武漢,富金山就是一處戰略要地,宋希濂率部在富金山一帶建立阻擊陣地,這一仗打得十分激烈。
富金山戰役是武漢外圍打得最激烈的一場戰鬥,戰鬥範圍涉及固始縣城、三河尖、武廟集鄉等一些村鎮,範圍很大,戰鬥從1938年9月2日打響,到11日結束,期間宋希濂指揮三個師阻擊日軍的第13師團。
戰鬥歷時近10天,在宋希濂的指揮下中國軍人傷亡15000餘人,打死打傷日軍15000人左右,硬是打出了1比1的戰損比,日軍為之震驚,沒想到中國軍隊還有如此強悍的戰鬥力。
宋希濂憑藉此戰一戰成名,獲得了國民政府的華胄榮譽勳章,此後宋希濂被委以重任,1941年11月,宋希濂被任命為第11集團軍總司令,下轄第66軍和71軍,之後宋希濂率部進入緬甸作戰,殲敵萬餘人。
抗戰勝利之後,宋希濂跟隨蔣介石一起打內戰,1949年2月1日,宋希濂被任命為湘鄂邊區綏靖司令兼第14兵團司令,隨着解放軍的勝利進軍,宋希濂率部向西昌方向逃往,於12月19日在大渡河附近被圍。
當時宋希濂試圖開槍自殺,被他的警衛排長攔住了,隨後宋希濂等人被解放軍俘虜,被俘期間宋希濂表現良好,於1959年12月4日獲得特赦,成為了首批被特赦的戰犯人員之一。
之後宋希濂被安排在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工作,後來還擔任過政協委員,1980年,宋希濂赴美探親,見到了子女,之後定居在美國,晚年致力於促進中國和平統一,直到1993年2月13日病逝,終年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