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2022年09月25日23:44:05 軍事 1527

本文作者:大兵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曾經美國陸軍的裝甲力量中堅——「巴頓」系列坦克:

M46作為改造舊裝備的應急之作,姑且不論,M47生產了8500多輛…但作為過渡型號很快淘汰給盟國;M48經過不斷改進後,各方面都達到當時主戰坦克的一流水準,總產量為11730輛。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改進了105毫米線膛炮的M48坦克。

而同時期蘇軍的T54坦克,在1946~1958年間生產了35000輛;改進型T55自1955年投產,僅蘇聯國內產量就有57500輛…還不算轉讓技術給其他社會主義陣營的型號,估計總數早已超過10萬!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1956年攝於匈牙利

很明顯, M48即使真的「巴頓」老爺子元神附體,也做不到「我要打十個!」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面對還在不斷加劇的華約集團地面裝甲力量優勢,美軍在新一代坦克的研發上不外乎以下選擇:

1.立足現有的坦克技術,開發一款可儘快批量投產的成熟坦克;

2.投入巨資讓集諸多新技術於一身的T95實驗坦克儘早問世,建立質量優勢;

3.尋求導彈武裝直升機等相對廉價的反制手段,發揚不對稱優勢…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T95實驗坦克採用滑膛炮、陶瓷複合裝甲、 X型發動機、液氣懸掛等諸多前沿技術,離實用化還差得很遠。

最終美軍選擇了在M48的基礎上深度改進,並最大限度利用現有的生產和維護設施,儘可能通用零部件——這就是M60坦克。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以下是M48A5和M60早期型號的參數對比: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可以看出這兩種坦克在尺寸和武器配置上幾乎一模一樣,後者只不過是將前者在各個階段成功的改進方案固定為標準化生產。甚至M60坦克的「巴頓」命名都不是官方的——因為早期型的M60使用和前代「巴頓」幾乎一模一樣的炮塔,外界和接收新坦克的部隊都想當然的覺得這就是「巴頓」坦克的改進型,美國陸軍只不過是默認了這個稱呼而已…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早期型M60裝的就是M48的炮塔。

那麼美軍幹嘛不繼續沿用M48的發展型號呢?

實際上M60除了強調陸軍裝備的後勤統一外,也是為了應對蘇聯新一代坦克炮繼續增強火力的可能:M60的車體為冷鍛和熱鑄部件焊接合成,並非像M48那樣為整體式鑄造——在提高防禦力的同時,也簡化了生產。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80年代底特律工廠正在下線的M60底盤。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炮塔內細部焊接。


早期型採用M48的炮塔,是因為新研製的複合裝甲炮塔尚未成型;當然最後這種炮塔前部含有石英夾層的複合裝甲因為成本原因, M60也沒享受上。不過M60A1上改良了流線型的「龜殼」炮塔在防禦力上還是比M48強了一檔,並且空間更大、利於搭載各類附加設備:

105毫米主炮的備彈量增加到63發、用機電模擬式彈道計算機取代了純機械式的、性能更好的晝/夜紅光瞄準具、與炮長觀瞄鏡聯動的光學測距儀、以及後期增加的火炮雙向穩定系統和被動夜視儀,都讓這輛坦克更加好用。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新炮塔有明顯突出的「豬鼻」——裝甲更厚。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從這個角度顯得坦克特別高大...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實際上換個視角,這輛坦克是典型的「狹型」炮塔。

由於在發動機、傳動、行走部分等損耗配件上大量應用現有產品, M60在解決了初期的焊接工藝問題後生產性不錯,各種型號共計15000多輛,是冷戰時期美軍裝備數量最多的坦克型號。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70年代末駐西德的美軍坦克部隊。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一張有趣的對比:大個子與「五對輪」。


然後…這就完了?美國人就接受了一款綜合性能與同時代蘇聯坦克基本持平,面對人家3倍、甚至5倍的數量優勢,「躺平」等着空中支援?

NO!這可不是美軍「科學技術等於戰鬥力」的解決辦法。

事實上美國陸軍之所以「重組」M60坦克,而非繼續發展看起來也差不多的M48,主要還是奔着新一代「火炮/導彈武器系統」去的——劃時代的裝備得要有新的編號嘛。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這就是M60A2:全新設計的炮塔,搭載152毫米低膛壓坦克炮——既能發射普通炮彈,也可發射MGM-51型「橡樹棍」反坦克導彈!

這種M162式152毫米兩用炮,最初的口徑為140毫米,是計劃裝在M48A4坦克上的…可都已經搞到這個份上了,何不讓炮彈再大一點、一發解決所有煩惱呢?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M60A2坦克的炮塔優化了內部結構:車長繼續操作他那門小小的12.7毫米機槍指揮塔以及觀瞄設備位於最頂端,炮手和裝填手則隱蔽在152毫米炮兩側的吊籃里,除了頭頂上的艙蓋和潛望鏡幾乎再沒有暴露在車體上的部分,防禦水平大幅度提升;火炮的彈藥基數為46發,包括13枚炮射導彈和33發普通炮彈,大部分是全可燃葯筒的多用途破甲彈,初速約687米/秒,有效射程1500米,具有破甲和殺傷雙重作用,最大垂直破甲厚度達500毫米!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可以看到炮塔正面暴露得非常少。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這就是那門152毫米兩用炮,身管倍徑只有17.5。

低膛壓炮彈的初速和旋轉速度要低於普通炮彈,因此在直射距離內精度比尾翼穩定穿甲更高;而在較遠的距離,可以靠最大射程3000米的「橡樹棍」導彈來解決,採用目視瞄準、紅外自動跟蹤、自動指令制導方式,並且500毫米的穿甲深度不會因射程的遠近而有任何變化…

這輛坦克奢侈地配置了兩套火控系統,分別用於導彈和火炮的控制;其中集合了激光測距、橫風和目標角速度計算,代入彈種和炮管磨損參數的M19型彈道計算機,是最早具備射擊移動目標能力的坦克火控。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可以看到炮手前方有兩個瞄準鏡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像樹棍」導彈的全貌。

這完全就是坦克中的「掠食者」——以消滅可視範圍內一切地面裝甲目標為己任!

曾有傳言說M60A2是「巴頓」系列坦克中唯一單獨命名的…這當然是以訛傳訛,通過前幾期我們就知道,美軍的主戰坦克一直是頑固的以陸軍將領命名;M60「巴頓」自己的稱號都是「順」來的,美軍怎麼會為區區526輛的A2型單獨命名呢。實際上就是因為A2型的炮塔造型太科幻,坦克兵見了直接稱其為「星際戰艦」,反而是出奇的貼切。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本來按照美軍的設想:在每個坦克營中混編10輛M60A2,利用導彈的遠射程優勢在蘇軍坦克的有效射程外先發制人;進入火炮射程後,由M60A1負責打擊一大片、觀瞄和火控更加精密的A2型重點「問候」…

但是M60A2受限於當時的技術,實際操作中存在着諸多麻煩:

「橡樹棍」導彈雖然是紅外指導,避免了導線的麻煩;卻在飛行過程中需要炮塔全程隨同照射,這10秒鐘里坦克只能靜止不動,成為固定的活靶子!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全燃式葯筒是考慮到炮彈重量較大(22.5kg),為了省卻退彈環節提高射速;但由於技術上不成熟,這種彈藥存儲運輸的限制條件嚴格,且有時候會自燃引發危險。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正在補充彈藥的「星際戰艦」,下圖為多用途破甲彈。

導彈價格昂貴、早期激光測距儀精度不如光學測距、兩套複雜火控對人員素質提出更高要求、訓練和維護成本大增…

以上種種因素困擾着這種集當時最前沿技術於一身的「星艦」坦克——最終註定成為時代的「早產兒」…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 M60A2曾在越戰中少量投入測試,這是一輛被廢棄的。

由於M60坦克整體上立足於技術的成熟(A2型只能算特例),具有使用維護成本低廉的特點(相對於美軍其他裝備),即便是在80年代M1坦克投入生產後,美軍依然不惜將現役的5400輛M60A1和部分A2型升級到A3的標準;考慮到早期型M1還沒有貧鈾裝甲和120mm滑膛炮, M60A3在冷戰的最後幾年依舊有能力為美軍裝甲部隊維持足夠的規模,站好了最後一班崗。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M60A3在澳大利亞實地測試。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泰國陸軍的坦克部隊。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海灣戰爭中,隸屬於海軍陸戰隊的M60A3TTS。

而在其他國家,這款坦克至今為止仍在魔改中: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以色列改裝的M60,炮塔和車體上附加了裝甲。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土耳其改裝的M60,更換了120毫米滑膛炮。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這是M60!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這還是M60...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1945年3月,巴頓將軍率領美軍裝甲部隊突破德國「齊格菲防線」,強渡萊茵河,深入德國腹地,並一直打到了奧地利邊界;一個月後巴頓晉陞4星上將,並被委任為美軍駐巴伐利亞軍事行政長官。在這之後,物極必反,大嘴巴的巴頓就接連出事了…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從這個角度來說, M60可比巴頓長壽、也幸運的多,「熱戰」終究沒有爆發,它與前幾代的「巴頓」得以延續這一系列坦克主導美軍裝甲力量的漫長歲月,成就一段有趣的故事供後人品味。

將軍的4顆戰「星」:「巴頓」系列坦克(終篇) - 天天要聞

(連載完)

原創不易,喜歡請不吝點個贊哦!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台獨」挑釁一日不止,反「獨」懲戒一刻不停!「海峽雷霆」釋放嚴厲信號 - 天天要聞

「台獨」挑釁一日不止,反「獨」懲戒一刻不停!「海峽雷霆」釋放嚴厲信號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立非】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2日表示,當天東部戰區位台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重點實施查證識別、警告驅離、攔截扣押等科目,檢驗部隊區域管控、聯合封控、精打擊要能力。當天,解放軍實施遠程火力實彈射擊演練,對重要港...
日本長崎上空,快看出現了! - 天天要聞

日本長崎上空,快看出現了!

日本長崎上空,快看出現了,有敵人來襲,跟廣島的情況一樣,快逃快點。美軍B-29轟炸機,你們要去哪兒?救命救救我!釋放被關戰俘,這邊,別打了,快逃!跑!那是B-29轟炸機小子,是逃不掉的。美軍投下原子彈,快跑馬上!
一紙證書,半世牽掛:「烈士褒揚從來就不是口頭工作」 - 天天要聞

一紙證書,半世牽掛:「烈士褒揚從來就不是口頭工作」

散葬各地的多處無名烈士墓墓碑經過清理,烈士遺骨遺物被清點裝罐,合墓至渡海作戰紀念碑旁。(王瑭琳/攝)臨近清明節,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角尾鄉燈樓角景點處,遊客們望着展板出神,上面印着的是犧牲船工名單。在陳列館裏,擺放着「革命烈士證書」。證書邊緣
以軍襲擊加沙地帶 已致71人死亡 - 天天要聞

以軍襲擊加沙地帶 已致71人死亡

總台記者當地時間4月2日獲悉,自當天黎明以來,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襲擊已造成71人死亡。 加沙地帶衛生部門負責人2日表示,以軍對位於加沙地帶北部傑巴利耶難民營的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