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決定實行軍銜制,這一天,北京軍區司令員楊成武主持召開授上將、中將軍銜徵求意見會議。
會議的主題,是針對軍中可授銜上將、中將人員的評定,會議中很多人對自己的軍銜都表示滿意,但卻有一人例外,他便是起義將領:董其武。
在得知自己將要被授予上將後,會議結束後他找到楊成武,直截了當地說道:
「起義前我是中將軍銜,起義後能保持原來的軍銜,就已經感激不盡了,請不要為我晉陞軍銜。」
並且董其武還交給楊成武一封信,希望他可以轉交毛主席,信中董其武也是表示:自己的軍銜太高,難以心安。
楊成武是不想送信的,因為他覺得毛主席不會同意董其武的要求,但架不住他的一直請求。
果不其然,等毛主席看完信後,堅決不同意董其武要求降為中將的要求。
並且毛主席還讓楊成武轉告董其武:
「你告訴他,他是有名的起義將領,根據功勞、貢獻與資歷,應該授上將軍銜,誰有意見也不能降低,這是黨的政策。」
董其武上將
綏遠起義保和平
1948年冬,三大決戰之一的平津戰役爆發,作為消滅反動派的最後一戰,全國各地都在關注着這場戰鬥的最終走向。
任誰都沒有想到的是,次年1月21日,傅作義宣布北平和平解放,一時間全國嘩然,北平和平解放,這無疑是最好的結局,避免了人員傷亡,也避免了對古建築的破壞。
時任綏遠省主席兼保安司令的董其武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又驚又喜,高興的是北平和平解放,驚的是傅作義在宣布和平解放前,為什麼沒有提前告訴自己這個老部下。
沒錯,擔任國民黨西北軍政長官的董其武,其實內心早已對國民黨失望透頂,他也想跟隨時代的腳步,宣布起義追隨共產黨。
於是董其武迅速前往北平聯繫傅作義,在中南海居仁堂,傅作義接見了董其武,並告訴他說:
「我們要跟上歷史的潮流,走和平的道理,走人民的道路。」
董其武當即表示:
「就是拼三個死、四個死,我也要追隨您走和平之路。」
董其武照片
一番談話過後,綏遠的去向已經有了定數,但怎麼和平解放綏遠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北平在和平解放時,正值平津戰役,蔣介石和一眾特務無暇顧及,現如今有了北平的前車之鑒,蔣介石自然會重視綏遠。
一旦董其武強行宣布起義,雖說他是綏遠省主席,但難免會有國民黨頑固派進行阻撓和破壞,屆時肯定還會有大量的特務湧入,這樣的局面肯定是不利於和平解放。
於是董其武決定慢慢來,他回到綏遠後,先是找旅長以上的幹部,把他跟傅作義的談話內容說了出來,此後以此類推,形成一個從上到下的宣傳。
儘管董其武已經非常謹慎和小心,但他剛表露出起義的想法後,就立即遭到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對,先是南京國民政府停止發放綏遠軍政經費和一切補給。
隨後派出大量特務在綏遠進行破壞,組織暴徒在街頭遊行示威,破壞鐵路交通,整個起義過程是複雜和尖銳的。
北平和平解放
而董其武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頂着巨大的壓力,堅持不變和平解放的想法,最終於1949年9月19日宣布綏遠和平起義,綏遠的10萬大軍也參加到全國解放戰爭中。
看着城內因為和平解放而歡呼上街慶祝的群眾,董其武當場賦詩一首,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激動:
為迎春風排萬難,義旗終插青山巔。
棄暗投明黨指路,起死回生恩勝天。
從今矢志勤改造,他日立功贖前愆。
任務不計多艱苦,喜見萬民解倒懸。
抗美援朝立大功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面對是否入朝作戰,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見,作為起義部隊的將領,董其武堅決主張抗美援朝。
在經過這段時間,原綏遠起義部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紛紛寫下請戰書、決心書、血書,要求入朝參戰。
他們的心情可以理解,在起義後一直處於一個訓練的狀態,如今外敵蠢蠢欲動,他們想為人民立功,成為真正的人民軍隊。
眼看上下將士皆積極請戰,董其武也很欣慰,他連忙向毛主席遞交請求,申請進入朝鮮作戰,為人民奉獻自己的價值。
得到同意後,12月1日,綏遠起義部隊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三兵團,董其武擔任司令員。
次年1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三兵團改名為志願軍第二十三兵團,這將意味着,他們作為預備隊,將隨時進入朝鮮作戰。
同年9月,董其武終於接到出發前往朝鮮的命令,不過上級並沒有讓他們立刻奔赴前線,而是交給了他們一個更嚴峻的任務:短時間內在朝鮮建立3個飛機場!
為什麼說這項任務艱巨,因為當時美軍的飛機是戰場的一大威脅,而一旦等我軍修建好了飛機場,那麼他們的優勢將蕩然無存。
面對這樣的局面,美軍必然不會放任董其武順利修建,事實也確實如此,在修建過程中,美軍曾多次派遣戰鬥機前來轟炸。
美國的偵察機在得知我軍的動向後,率先出動27架轟炸機,在還未修建完畢的機場上空,拋下數百噸的重磅炸彈。
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短短10天內,美軍就進行了3次化轟炸,一共拋下炸彈6850枚,不僅機場被毀,大量官兵因此犧牲。
面對這困難重重的局面,董其武親自來到前線跟將士們一同修建,既然敵人炸的快,那麼我們就要修的更快!
在三個月的努力下,志願軍第二十三兵團在董其武的指揮下,順利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在預定計劃前,修建了南市、泰川、院里三座機場。
全兵團共修建長2000米、寬60米的起飛主跑道3 條,長1500米、寬30米的飛機停機坪8 個,滑行道、連接道共9437米,推機道 8754米,飛機掩體193個以及各種附屬工程30餘項,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得知這個消息後,毛主席親自發佈賀電:
「二十三兵團入朝執行修建任務,雖在敵機連續轟炸阻撓下,終於超計劃完成了任務,甚好。」
朝鮮政府授予董其武自由獨立二級勳章,並為整個二十三兵團立功受獎,他們在感謝信中寫道:
你們在抗美援朝打擊侵略者的鬥爭中,建立了偉大的功勛。這一功勛,朝鮮人民永誌不忘;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也莫不表示崇高的敬意……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志願軍第二十三兵團改編為人民解放軍陸軍第六十九軍,董其武擔任軍長。
軍銜太高心難安,毛主席:誰有意見,也不能降低
在抗美援朝結束後,董其武帶領六十九軍參與到新中國的建設之中,為國家發展做出了貢獻。
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雖然董其武是起義將領,但在各項政策的執行上,他從不落後,於是中央便決定授予他上將軍銜。
1955年春,等授銜方案下發後,董其武才知道自己竟然被授予了上將,對於這個結果,他內心有些不安。
他認為自己是起義將領,並且之前在國民黨中也僅僅是擔任中將,如今不僅僅要給他授銜,還要給他晉陞軍銜,這讓他非常的不安。
於是董其武找來了北京軍區司令員楊成武,希望他可以把自己寫的信交給毛主席,降一降軍銜。
得知其中緣由後,楊成武斷言他這個請求不會成功,他告訴董其武:
「你參加抗戰12年,我們只參加了8年,你的綏遠起義貢獻,我們無法相比,你還參加抗美援朝,功不可沒!」
楊成武將軍照片
可儘管如此,董其武還是執意要給毛主席寫信,希望主席可以認真考慮一下他所說的降銜,他在信中寫道:
......僅就我個人而言,起義前只是中將軍銜,起義後能保持原職原銜,我就已經很感激黨和毛主席了,沒有任何理由再為我晉陞軍銜......況且,許多建黨、建軍初期就參加革命的老戰將、名將,只授予中將、少將……
在心中,董其武將原因和自己的想法都說得非常清楚,他非常感激黨和人民的認可,但中將軍銜已是足夠。
但等毛主席看完信後,他直接讓楊成武轉告董其武:
他是有名的起義將領,根據功勞、貢獻與資歷,應該授上將軍銜,誰有意見也不能降低,這是黨的政策。但是你楊成武不同,你是共產黨員,是可授可不授上將軍銜的,而董其武則是不可不授上將軍銜的!
毛主席照片
等楊成武轉告完畢後,董其武眼含熱淚,主席的這番話對他表示了高度的認可,並非是因為他是起義將領而有所偏見,這更讓他堅定了當初和平解放綏遠的這個舉措沒有錯。
如今再拒絕,就顯得他董其武矯情了,於是軍銜事件就此告一段落。
1955年9月,在國務院禮堂內,周恩來總理授予董其武上將軍銜,在懷仁堂內,毛主席親自授予董其武一級解放勳章。
鮮為人知的是,在被授予上將軍銜時,董其武還並非是共產黨員,一直到1982年,董其武才順利成為共產黨員,作為開國上將,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毛主席授銜
四次申請入黨,83歲成為共產黨員
第一次申請入黨
1950年4月27日,毛主席在豐澤園接見了董其武,在談話中,毛主席突然問道:
你現在還不是共產黨員吧?
這一句話猶如醍醐灌頂一般,是啊,董其武這才發現,原來自己還並不是共產黨員,而毛主席的這句話,也讓他有了後半生奮鬥的目標,那就是加入中國共產黨。
同年7月,董其武找到楊成武,他說道:
「不知道像我這樣的起義人員,還能不能加入共產黨?」
這是董其武第一次提出申請入黨的願望,他十分擔心,因為自己過往的身份,而導致不能加入中國共產黨。
而接下來楊成武的一番話,算是給了他一枚定心丸,楊成武說道:
「共產黨的大門是敞開的,毛主席的話就是希望你將來能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在得到楊成武的肯定後,董其武此後便暗自努力,一有時間便學習馬列主義和毛主席的著作,用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衡量自己,就為能夠順利成為黨員。
董其武和警衛員合影
第二次申請入黨
1956年,董其武找到69軍的政委裴周玉,他鄭重地向裴周玉說道:
我想向軍黨委提出入黨申請,在正式遞交入黨申請書之前,想先徵求一下你個人的意見。
對於董其武的這個請求,裴周玉表示非常的高興,但他也提出,入黨並非小事,尤其是向他這樣的起義將領,會有一段時間的考察期。
對於這個問題,董其武也是提前有所了解,他告訴裴周玉:
「我有這樣的思想準備。」
隨後,董其武提交了自己的入黨申請書,他在上面寫道:
我經過幾十年的深刻觀察,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是真正為了人民幸福,為了國家統一,為了解放全人類而奮鬥的。我過去一直幻想着中國的統一和民族的復興,但找不到路。參加革命隊伍後,我逐漸認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才能統一中國,振興中華民族。我決心為黨的遠大的和現今的事業而努力奮鬥,直至獻出自己的全部年華,乃至生命。
但後來,由於各種原因,董其武的入黨問題沒有得到批准。
第三次申請入黨
1980年初,81歲的全國政協輔助寫第三次向黨組織提出入黨申請,軍區黨委很快便對他的入黨申請進行研究。
為此中共中央統戰部一位負責人專門找上董其武,告訴他:
過去你雖然沒有履行入黨手續,但是你早已是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了。推遲為你辦理入黨手續,是考慮到你的社會地位和影響,認為你暫時留在黨外比到黨內來對黨的工作更有利,對黨的統戰工作更能發揮作用。
在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後,董其武的心結終於解開,原來不是黨組織不要他,而是他要發揮更大的作用,並且大家都早已將他當作共產黨員了。
對此,董其武十分感動,他當即表示:
我聽從黨中央的安排,一切服從黨的利益和黨的工作的需要。
第四次申請入黨
1982年,83歲的董其武覺得自己年事已高,並且身體狀況也一天不如一天,內心想要入黨,想要找尋歸屬的想法越來越強烈。
於是這一年董其武第四次提出自己的入黨申請,這一次,董其武的入黨申請得到了批准。
1982年12月13日,秦基偉專程找到董其武,告訴他:
「鄧小平主席親自批准你加入中國共產黨!」
這一年,董其武83歲,但他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熱淚盈眶,他激動地說道:
「我終於有了光榮的歸宿!」
12月23日,這位83歲的開國上將面對中國共產黨黨旗宣誓: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
他為此賦詩一首《入黨感懷》 :
欣逢盛世開太平,願為蒼生獻此生。
行見華夏樂小康,更期世界躋大同。
1982 年 12 月 23 日,83 歲高齡的董其武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9年3月3日,董其武因病去世,享年90歲,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對董其武的一生,給予了高度評價:
董其武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忠誠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
如果你覺得自己年齡大了,這一輩子沒有什麼進步空間了;
如果你覺得自己此生沒有追求,過一天算一天;
不妨想想,有一位老將,年逾八旬還曾堅持自己的入黨夢!
向董其武將軍致敬!
文章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