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起源玩亞軌道飛船,看不上?比猛禽更強的BE-4甲烷引擎了解下

2022年06月30日18:41:14 軍事 1141

說到前世界首富貝索斯藍色起源,很多人都對它嗤之以鼻,因為它的「新謝潑德」火箭和亞軌道飛船,只能飛100公里高,剛剛衝破卡門線,大張旗鼓叫什麼「太空旅遊」,結果一幫人只能體驗幾分鐘的失重,怪不得網友稱它「比上廁所都快」,和馬斯克SpaceX龍飛船500公里軌道三天兩夜的太空旅遊相比,真是「幼兒園」級別的。

藍色起源玩亞軌道飛船,看不上?比猛禽更強的BE-4甲烷引擎了解下 - 天天要聞

新謝潑德火箭

藍色起源玩亞軌道飛船,看不上?比猛禽更強的BE-4甲烷引擎了解下 - 天天要聞

貝索斯和他的亞軌道飛船

不過,如果因此就看不起整個藍色起源公司,那可大錯特錯了,要知道,美國推力最大的甲烷火箭發動機,並非SpaceX的「猛禽」二代,而是藍色起源的BE-4。沒錯,BE-4又叫「藍色引擎」,是一種液氧甲烷燃料富氧分級燃燒循環火箭發動機,推力為250噸,可以實現100次以上的循環適用。而「猛禽」二代目前實現的峰值推力為247噸,預計年內才能達到250噸,所以BE-4暫時還是第一。

藍色起源玩亞軌道飛船,看不上?比猛禽更強的BE-4甲烷引擎了解下 - 天天要聞

BE-4發動機試車

藍色起源從2011年開始就在研製BE-4了,2017年成型並進行了50%的推力測試,隨後又將推力提升到70%,穩定工作時間超過1800秒。然而後來因為功率異常,推力始終無法突破73%,所以閉關修鍊一年半,對燃氣發生和渦輪泵系統進行重新設計,現在基本成熟,終於在今年5月實現了100%的推力,並宣布交貨。

藍色起源玩亞軌道飛船,看不上?比猛禽更強的BE-4甲烷引擎了解下 - 天天要聞

點火測試中的BE-4

BE-4預定的裝機目標,除了藍色起源單級入軌的「新格倫」火箭之外,就是聯合發射聯盟的「火神」了,也就是「宇宙神」5的後繼者。它成為「火神」的發動機,可是在戰勝SpaceX的「猛禽」二代、超級火箭發動機巨頭洛克達因和俄羅斯的RD-180之後取得的成績,實力確實不可小覷。

藍色起源玩亞軌道飛船,看不上?比猛禽更強的BE-4甲烷引擎了解下 - 天天要聞

BE-4藍色引擎

不過,無論是BE-4,還是藍色起源,的確存在一些問題,它背靠曾經的世界首富貝索斯,資金從來不是問題,貝索斯每年都會自掏腰包向藍色起源注入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但也因此養成了貪圖安逸的毛病,沒有SpaceX那樣拼搏,這是許多大公司的通病。

藍色起源玩亞軌道飛船,看不上?比猛禽更強的BE-4甲烷引擎了解下 - 天天要聞

準備交付的BE-4,但似乎沒達到交付狀態

其次,BE-4採用富氧補燃循環的燃燒室壓力只有13.8Mpa,而「猛禽」則有30Mpa,這也導致它後期提升推力困難,「猛禽」二代的推力可以從214噸,提升到250噸,最終還可以達到300噸,但BE-4基本上被鎖死了。而且目前BE-4的裝機時間,也是一推再推,從2020年拖到2021年底,又拖到了今年第四季度,適用BE-4的「新格倫」和「火神」火箭,今年內是否能夠成功現實首飛,也無法肯定。

藍色起源玩亞軌道飛船,看不上?比猛禽更強的BE-4甲烷引擎了解下 - 天天要聞

這兩枚火箭都不小

藍色起源公司的「藍色月球」登月器,已經被SpaceX的「星艦」完全擊敗,雖然兩家公司為此打了好久的官司,但無力回天。「新謝潑德」火箭和亞軌道飛船雖然給力,目前已成功實現5次載人飛行,但技術難度相比龍飛船實在是不太夠看,所以BE-4和「新格倫」火箭,幾乎是它唯一翻盤的希望。

藍色起源玩亞軌道飛船,看不上?比猛禽更強的BE-4甲烷引擎了解下 - 天天要聞

BE-4發動機

「新格倫」作為一枚高98米,直徑7米的重型運載火箭,一級採用7台BE-4,單級入軌,近地軌道有效載荷4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13噸,可以實現回收復用,指標很高。可惜,在2020年8月,藍色起源又吃了一次敗仗,未獲得「國家安全太空發射計劃」第二階段的採購合同,在SpaceX贏者通吃的影響下,「新格倫」火箭的前景並不樂觀。

藍色起源玩亞軌道飛船,看不上?比猛禽更強的BE-4甲烷引擎了解下 - 天天要聞

新格倫前景並不樂觀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擔憂成為胡塞武裝的活靶子,盟友有難美航母見死不救 - 天天要聞

擔憂成為胡塞武裝的活靶子,盟友有難美航母見死不救

針對近期紅海連續發生的針對貨輪的襲擊事件,胡塞武裝大膽地站出來承認,胡塞武裝軍事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指出,近期胡塞武裝在紅海針對美西方貨輪實施了3次襲擊。第一次襲擊是使用導彈襲擊了屬於烏克蘭公司的「韋爾貝納」號貨輪。
如果明天突然爆發戰爭:我將賣了房子,給國家籌軍費 - 天天要聞

如果明天突然爆發戰爭:我將賣了房子,給國家籌軍費

「如果明天突然爆發戰爭:我將賣了房子,給國家籌軍費」這句來自網友的豪言,猶如平地驚雷,在網絡上激起了廣泛討論。人們不禁要問:究竟是怎樣的情境,才會讓人做出如此抉擇?這場潛在的戰爭,是否真的值得我們傾盡所有?想像一下,一個安居於城市的小家,突
一直挨炸的美國海軍,扛不住了 - 天天要聞

一直挨炸的美國海軍,扛不住了

美聯社近日一篇「雄文」當真是把老司機嚇了一大跳——「這是二戰以來美國海軍面臨的最激烈的海戰」,看到這樣的描述,正常聯想到的都應該是美俄或中美海上決戰吧?可實際呢?美聯社竟然說的是美國與胡塞武裝最近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