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威、王璐:日本對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的認知、行動與中國應對

2022年06月30日13:01:20 軍事 1749

山東大學東北亞學院、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李雪威和山東大學東北亞學院博士研究生王璐在《日本學刊》2022年第3期發表《日本對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的認知、行動與中國應對》(全文約2.6萬字)

李雪威、王璐:日本對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的認知、行動與中國應對 - 天天要聞

李雪威和王璐認為,作為美國在印太地區重要的軍事盟國,日本對美國的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給予了支持,但表現出「言援行慎」的特點,這在安倍晉三2014年底第三次組閣後表現得尤為明顯。日本的這一態度基於其自身的戰略考量。

李雪威、王璐:日本對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的認知、行動與中國應對 - 天天要聞

(一)日本對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的「言援行慎」

2015年以前,由於中美之間的南海航行自由對峙尚未突出,美國的南海「航行自由行動」尚未上升到戰略遏制層面,日本雖然就南海航行自由發聲,但對美國的南海「航行自由行動」主要持觀望態度。自2015年起,美國竭力將中國南海島礁建設抹黑為「軍事化」行動,並開始進入中國南海島礁12海里開展「航行自由行動」,不斷強化和升級對中國挑釁的頻率和形式,中國政府對美國的無理行徑提出強烈抗議和堅決反對,中美南海對峙不斷加劇。2014年底安倍晉三第三次組閣後,日本針對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高調發聲,表現出在政治立場和國際法上積極聲援和高度迎合美國的姿態。

安倍第三次組閣後,日本政府在國際場合高調發聲,對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表示積極支持。安倍在2015年、2017年日美首腦會談中都曾表示,積極支持美軍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動」。其後,菅義偉政府和岸田文雄政府基本沿襲了安倍政府對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的支持態度。

與此同時,日本政府在國際場合和公開演講中表示,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尤其是美國軍艦進入中國西沙群島的領海和南沙島礁的周邊海域實施所謂「航行自由行動」符合國際法。日本此舉與其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片面解讀特別是日本國內政策法規的相關規定有關。日本片面以《公約》規定的外國船舶均享有無害通過領海的權利為由,認為美國的行動符合國際法,有意忽略《公約》第二十一條規定的行使無害通過領海權利的外國船舶應遵守沿海國關於無害通過的法律和規章。日本《在領海等區域內有關外國船舶航行的法律》和《不符合國際法中無害通過的外國軍艦在我國領海及內水航行的應對》內閣決議都證實了日本關於外國軍艦在領海無害通過的主張,外國軍艦未在日本領海「停留」或「在內水通過」的情況下,日本不強調事前通報,這也是日本在此方面可以聲援美國的重要依據。此外,日本針對「中國在南海是否存在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為」等國際法問題也堅定地支持美國。

日本不僅在政治立場上給予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以支持的態度,在實際行動中也做出了一些聲援和支持行動。即便如此,日本在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中的實際參與仍然是有限的、剋制的。

第一,日本以應對「灰色地帶事態」為由,修訂和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文件,不斷為自衛隊鬆綁,為自衛隊赴南海支援美軍行動提供便利。在2014年修訂的《自衛隊法》中,日本增設了第95條第2款,規定了自衛隊使用武器的特定條件。在2016年12月正式通過的《關於自衛隊法第95條第2款的運用指針》中,日本規定:自衛隊與美國合作開展協防日本的活動時,在不涉及武力攻擊的情況下,允許有限地使用武器。在2015年修訂的《日美防衛合作指針》中,日本將日美軍事合作的地域從周邊擴大到全球,使日本自衛隊在南海配合美軍行動「合法化」。2015年出台的「新安保法」規定,日本自衛隊可隨時根據需要向海外派兵並向其他國家軍隊提供支援。

第二,日本沒有直接參与美國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動」,但通過派遣艦艇在南海開展常態化艦機巡航、與美國舉行常態化雙邊聯合軍演等方式表達了對其「行動」的聲援和支持。

第三,日本還積極拉攏東盟國家、澳大利亞、印度和歐洲國家等共同聲援和支持美國所宣稱的南海航行自由,共同聲援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並為其造勢。

第四,日本在支持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的實踐中保持克制、收斂。對於美國軍艦進入中國西沙群島領海和南沙島礁周邊海域開展「航行自由行動」,日本雖然進行口頭聲援,但從未派海上自衛隊參與其中;日本在南海的巡航活動與聯合訓練也保持着謹慎和收斂;日本還迴避可能導致中日關係惡化的爭議行為。

(二)日本的戰略考量

日本政府高度重視南海局勢在其推動「自由開放的印太」構想中的重要作用。作為域外國家,追隨美國維護南海「航行自由」既是日本踐行「印太構想」的核心目標之一,也是其應對印太地緣政治變遷的重要舉措。自安倍第三次組閣以來,日本之所以對支持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表現出如此「言援行慎」的態度,背後有其自身的戰略考量。

日本積極支持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有其戰略考量。第一,從根源來看,日本在南海擁有重大的戰略利益。作為四面環海的島國,日本高度依賴海上航線運輸,途經南海的航線是其海上「生命線」。保證南海航行自由對日本通過南海開展進出口貿易尤其能源進口極為重要。南海是連接印度洋、太平洋的重要通道,是日本實施「自由開放的印太」構想的重要樞紐。通過支持南海航行自由,日本可以獲得更大的戰略利益。

第二,隨着美國「重返亞太」「亞太再平衡」戰略和「印太戰略」的相繼實施,日美同盟關係得到快速強化和升級。在南海區域,美國最重要的軍事活動就是開展「航行自由行動」。日本為履行同盟義務,必然會對此積極表態並採取行動對美國進行聲援和支持。

第三,日本急於擴展海上自衛隊的職責與作戰範圍,借支持美國的「行動」赴南海地區進行軍事訓練、軍事偵察等,也可了解和「監視」中國海軍的建設狀況與發展動向。日本通過與美國保持同一戰線,共同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施壓,以遏制中國崛起。

第四,日本借美國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施壓,既能使中國增加在南海問題上的戰略資源投入、分散在東海的注意力,又能緩解日本在應對釣魚島爭端時的壓力。並且,通過支持美國的南海「航行自由行動」,日本還期望獲得美國對其應對釣魚島問題的支持。

與此同時,日本從行動上有限支持美國的南海「航行自由行動」,源於日美兩國在《公約》締約國身份上存在一定差異,以及日本維持其與中國及南海周邊國家之間關係的戰略考量。

第一,即便日本從國際法的角度支持美國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動」,但兩國在《公約》締約國身份上存在差異,使得日本需保持收斂和謹慎的態度。美國堅持軍用船舶領海無害通過,但沒有遵守《公約》所主張的「遵守沿海國制定的無害通過領海的法律和規章」。與美國不同,日本作為《公約》締約國,理應遵守《公約》關於「領海無害通過」的規定,遵守中國依照《公約》所制定的關於無害通過領海的法律和規章。為此,日本顧忌《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對於外國軍用船舶進入領海須經中國政府批准的規定。

第二,作為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與中國的經貿、文化往來十分密切,雙方在非傳統安全領域還有諸多共同利益,日本也努力維持日中之間的穩定關係。日本雖然支持美國的南海「航行自由行動」,但作為南海域外國家又不希望因為南海問題與中國走向對抗、破壞兩國關係的正常化。因此,針對美國的「行動」,日本在實際行動中保持一定程度的謹慎、收斂。

第三,除了中國之外,南海周邊國家均是東南亞國家。日本長期以來就高度重視發展與東南亞國家的友好外交關係,將東南亞國家作為其「印太構想」和「南下」戰略的外交重點。而南海周邊國家對於南海主權問題都十分敏感。因此,日本雖然堅持南海航行自由,但也要考慮這些東南亞國家的主權要求,尤其是對於「軍用船舶進入12海里領海」這種敏感的行為,日本更是十分謹慎。與此同時,由於東南亞地區有東盟這一機制存在,日本對某一國的「領海無害通過」若引起該國的不滿和反抗,必然會引起東盟及其他成員國的反對,進而影響日本與東南亞國家關係的正常化,這也是日本在南海實際行動中保持相對克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學刊》特稿,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如需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及出處。圖片來源於網絡。實習編輯孫麗娟整理)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 天天要聞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就在早前,朝鮮已經接到了毛主席親自簽發的電報,明確表示中國將出兵援朝,並已做好準備。然而,朴一禹來到瀋陽後,並沒有就志願軍入朝具體事宜進行溝通,只是傳達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國軍隊立即過江,並說金日成現在德川,志願軍指揮部也應該設在那裡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 天天要聞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改編而成的第43軍,是解放戰場上,四野大軍的頭號主力部隊之一,為加快促進東北地區的解放立下赫赫戰功。在戰略追殲階段,第43軍與兄弟部隊共同南下作戰,參與衡寶戰役,和兄弟部隊共同重創白崇禧軍事集團。此舉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戰爭衝擊波,科技世界的重塑與變革。近期戰火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再次點燃,但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對地理和政治版圖的重新劃分,更是一場科技領域的無聲革命。戰爭的硝煙背後隱藏着科技創新的澎湃動力,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世界。首先,我們看到了無人機技術的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