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他指揮對越作戰立功升為大軍區司令,徐帥為何搖頭不甚滿意

2024年05月17日17:45:12 軍事 1457

80年,他指揮對越作戰立功升為大軍區司令,徐帥為何搖頭不甚滿意 - 天天要聞

百年人物誌,每天發佈歷史類文章。您可以點擊關注,並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寶貴的評論和意見。

張銍秀出生在江西永新的一個貧民家庭,在家中排行老二。他是在大哥的影響下逐漸走上的革命道路。

80年,他指揮對越作戰立功升為大軍區司令,徐帥為何搖頭不甚滿意 - 天天要聞

大革命時期,張銍秀承擔起了替大哥送信的任務,儘管這個時候他並不知道自己做的就是革命工作,但他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一名通信員張銍秀和大哥的工作還得到了母親的支持,每逢張銍秀準備出門送信時,母親便要對他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把東西藏好,遇到『白狗子』要冷靜,遇到壞人的話要機智勇敢,跟他們周旋。」

除了送信外,張銍秀還成為了兒童團的一員,併當上了號兵。虹橋村暴動當天,暴動隊便是聽他的號聲響起後才開始行動的。此後,吹號成為了他漫長革命生涯中為數不多的愛好。

1934年2月,張銍秀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於8月參加了長征。當時,張銍秀所在的紅6軍團中央紅軍先遣隊,他們衝鋒陷陣,為紅軍主力轉移爭取了更多時間。

80年,他指揮對越作戰立功升為大軍區司令,徐帥為何搖頭不甚滿意 - 天天要聞

長征初期,張銍秀所屬部隊不僅要打仗,還要強行軍。期間,張銍秀還在一次戰鬥中被打中了腦袋受了傷,幸運的是,子彈只傷到了骨頭,沒有傷到大腦。

張銍秀受傷後,他原本是被命令留下來養傷的,但在他的堅持下,他還是拄着一根棍子隨部隊一起轉移。

1936年初,張銍秀又在一次反擊作戰中被打傷了右腿。雖然身上傷痕纍纍,但他的心志卻在血與火的淬鍊中更加頑強。憑藉著頑強的意志,張銍秀終於勝利走完了長征之路。

令人痛心的是,張銍秀隨軍參加長征後,大哥則繼續留在當地開展鬥爭。但後來因被叛徒出賣而被殘忍殺害,犧牲時年僅35歲。大哥的犧牲令張銍秀悲痛欲絕,與此同時,他十分牽掛獨自一人在家的老母親,但由於四處征戰,直到解放後他才得以與老母親團聚。

80年,他指揮對越作戰立功升為大軍區司令,徐帥為何搖頭不甚滿意 - 天天要聞

抗日戰爭期間,張銍秀在擔任新1支隊新1團團長期間,又經歷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1941年1月4日,皖南部隊主力按照計劃準備渡江北上開赴抗日前線。然而,當部隊行至茂林地區時,張銍秀突然發現周邊情況異常,隨即採取行動,派出了偵察隊邊觀察邊警戒。

果然,1月7日,新1團遭到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由於張銍秀事先已有準備,全團在他的命令下全面、迅速展開,打退了敵軍。

但此時形勢已經十分嚴峻,張銍秀隨即率領部隊突圍,整個戰鬥過程十分慘烈,他們沒有給養,渴了喝露水,餓了啃野菜,一邊走一邊收攏被打散的同志。加之敵人的圍剿,他們只能在荒山野嶺中隱蔽從軍,一個多月後,他們終於抵達了我黨的根據地,但全團也只剩下了200多人。

這段悲壯的歷史成為了張銍秀一生難忘的記憶,他將此用作教育後人的教材,表示「鐵軍精神是我們不能丟掉的傳家寶。」

80年,他指揮對越作戰立功升為大軍區司令,徐帥為何搖頭不甚滿意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爆發後,張銍秀又從山東一路打到安徽上海,在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等諸多著名戰役中,都能夠看到他衝鋒陷陣的身影。

新中國剛剛成立後不久,張銍秀便又奉命入朝作戰,參加了第一次戰役到第五次戰役。尤其是他在1951年3月指揮26軍在「三八線」以南發起的阻擊戰,創造出了大量經典的戰例。

美軍為挽回第四次戰役的失敗,對志願軍發起全線進攻,戰鬥過程中,美軍憑藉武器裝備的巨大優勢,不斷出動飛機、大炮、坦克。對此,張銍秀靈活運用戰略戰術,彌補了我軍裝備上的劣勢。每一處陣地都經歷了反覆爭奪,最終志願軍憑藉強大的意志力靠肉搏戰守住了陣地。

26軍在這次作戰中誕生了許多英雄和英雄事迹,志願軍司令部通報嘉獎。

雖然大半輩子都用在了流血、打仗上,但到了和平年代,張銍秀最喜歡的還是當初炮火連天的戰鬥故事,最愛穿的還是軍裝。

80年,他指揮對越作戰立功升為大軍區司令,徐帥為何搖頭不甚滿意 - 天天要聞

張銍秀能夠沒有後顧之憂地從事革命工作,是因為後方有他的夫人丁亞華全力支持。婚後,家裡育有8個孩子,丁亞華艱辛操持着家中的事務,對丈夫總是報喜不報憂。張銍秀輾轉南北,夫人丁亞華便帶着一家人隨他四處為家。

張銍秀在家中定有一條家規,不許有人在外面借自己的名號炫耀,孩子們在父母的教育下十分懂事,他們都靠自身成才,對父親的名字和官位隻字不提。

丁亞華除了是張銍秀的夫人外,她自己也是一名老革命。她出身愛國世家,是晚清甲午海戰中寧死不降的愛國將領丁汝昌的曾孫女,父親丁智仁是中共秘密黨員,妹妹和弟弟也都是共產黨員。他們一家是真正的革命家庭。

80年,他指揮對越作戰立功升為大軍區司令,徐帥為何搖頭不甚滿意 - 天天要聞

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報》發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宣告將進行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保衛我國邊疆安全。

對越反擊作戰爆發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雲南廣西兩個方向開始進入陣地,等待作戰命令。廣西前線指揮部由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將軍坐鎮指揮。雲南方向則在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的指揮下開展作戰。

不過,由於當時楊得志病情加重,無奈只能離開前線,因此,這次西線戰役的總指揮實際上是在昆明軍區副司令員張銍秀的指揮下展開的。在戰鬥中,他先後制定作戰方案,下達命令,在雲南方向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張銍秀在這次作戰中的表現獲得全軍上下一致稱讚。由於楊得志病癒後調任全軍總參謀長,因此,昆明軍區司令員便出現了空白。而副司令員張銍秀自然眾望所歸,合情合理。

80年,他指揮對越作戰立功升為大軍區司令,徐帥為何搖頭不甚滿意 - 天天要聞

不過,1980年初,當昆明軍區新領導班子名單報送軍委主要首長時,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之一的徐向前元帥看完後,卻搖了搖頭,似乎對這份名單不甚滿意。

張銍秀出生於1915年,如今以65歲的高齡出任大軍區的司令員,這並不符合當時我黨正在推行的黨員幹部年輕化趨勢。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不少老幹部紛紛復出,但由於歷史原因,年輕幹部斷層嚴重。如果再沒有中堅力量頂上來的話,將使我黨我軍遭受巨大損失。

在這一背景下,不少老幹部紛紛響應中央號召,主動為年輕幹部提供發展空間。因此,當徐向前看到昆明軍區司令員是張銍秀時,他才會露出不太滿意的神情。當然,對張銍秀的能力和素質,徐帥是沒有任何異議的。

80年,他指揮對越作戰立功升為大軍區司令,徐帥為何搖頭不甚滿意 - 天天要聞

徐向前指着名單中的名字,語重心長地說道:「我看有些西方國家的軍隊,將軍60歲就退休或者退居二線了。這樣其實是好的。」說罷,他嘆了一口氣,突然話鋒一轉又表示:「但張銍秀立下戰功,過去的表現也很優秀,就讓他再過渡幾年吧。」

徐向前為什麼又說是「過渡」幾年呢?

原來,為順應國際形勢的發展,鄧小平十分有魄力地作出了「裁軍100萬」的重大決定。在這一過程中,中央軍委決定撤銷昆明軍區、保留成都軍區,兩區撤併。

消息一出,立即在軍內引起熱議,時任昆明軍區司令員的張銍秀和政委謝振華則積極做動員,做思想工作,順利完成了這項挑戰。

80年,他指揮對越作戰立功升為大軍區司令,徐帥為何搖頭不甚滿意 - 天天要聞

張銍秀是軍中指揮作戰持續時間最長的將領之一,在1980年至1985年的中越邊境衝突中,他先後指揮部隊在雲南方向輪戰,又在兩山戰役中收復老山陰山,立下了赫赫戰功。

當時,中央軍委曾考慮讓他留任,或去國防大學擔任政委,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實現。有些老同志向他建議可以找組織談一談。

沒想到,張銍秀卻直言:「我要是在如此敏感的時刻找領導談話,這不就是明擺着去要官嘛。我都這麼高的職級了,還要當什麼?」

就這樣,張銍秀離開了軍隊。

80年,他指揮對越作戰立功升為大軍區司令,徐帥為何搖頭不甚滿意 - 天天要聞

雖然已經退休,但張銍秀可沒有閑着,他開始忙着組織整理新四軍、昆明軍區的歷史資料,在紅軍征戰黔滇史料叢書的出版工作中也有他的影子。

1986年9月,張銍秀被選為中顧委委員,在此期間,他先後向中央提交多項有建設性的書面報告,受到中央高度重視。

晚年,張銍秀還關注着革命老區和邊防少數民族地區的建設和發展。為此,他更是不遠萬里前往這些偏遠地區進行實地調查探訪,先後幫助不少老區擺脫了貧困的帽子。

張銍秀的努力不僅受到當地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和尊重,當地的老百姓更是對他心懷感激。

80年,他指揮對越作戰立功升為大軍區司令,徐帥為何搖頭不甚滿意 - 天天要聞

2009年8月14日,張銍秀將軍在北京病逝,享年95歲。臨終前一天,夫人丁亞華來到病房看望他,儘管此時他已經用上了呼吸機,但看到妻子後,他特意示意人們將他扶起身來。緊接着,就見他對着妻子連點了三次頭一起相伴走過67個春秋的丁亞華一看就明白了丈夫的心意。

參考資料:《百年潮》第4期、文萃報·周五版2021年28期、鐵軍2016年9期、時代人物2009年8期、中華兒女2017年15期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 天天要聞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就在早前,朝鮮已經接到了毛主席親自簽發的電報,明確表示中國將出兵援朝,並已做好準備。然而,朴一禹來到瀋陽後,並沒有就志願軍入朝具體事宜進行溝通,只是傳達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國軍隊立即過江,並說金日成現在德川,志願軍指揮部也應該設在那裡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 天天要聞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改編而成的第43軍,是解放戰場上,四野大軍的頭號主力部隊之一,為加快促進東北地區的解放立下赫赫戰功。在戰略追殲階段,第43軍與兄弟部隊共同南下作戰,參與衡寶戰役,和兄弟部隊共同重創白崇禧軍事集團。此舉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戰爭衝擊波,科技世界的重塑與變革。近期戰火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再次點燃,但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對地理和政治版圖的重新劃分,更是一場科技領域的無聲革命。戰爭的硝煙背後隱藏着科技創新的澎湃動力,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世界。首先,我們看到了無人機技術的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