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五號B型遙二火箭將天和號核心艙送往太空之後,並沒有落馬上下來,截止本文發表的時間為止,它仍在地球大氣層外緣繞着地球做圓周運動,不過它降落的時間就在這兩天,專業人士通過其運行情況推測它降落的時間為5月8~10日。
長征五號B型遙二火箭之所以沒有在發射完天和號核心艙後馬上落下來,是因為它(芯級火箭)直接將天和號核心艙送往了太空的預定軌道,這樣一來它的速度就也達到了第一宇宙速度,基本可以和天和號核心艙共軌運行了,不過由於它和天和號在分離的時候有一個反推力,它的速度會相比天和號要慢一些,而且軌道會不斷降低,最終它仍將會進入地球大氣層墜落到地球表面,這個時間大致在發射後的10天之內。
但是這件事卻讓西方一些人和媒體吵吵開了,他們認為長征五號B型遙2火箭是一個不受控制的人造物體,從太空中墜落之後很可能會對地面造成破壞,而且降落的地點無法預知,甚至有可能降落到大城市中,整出了一個「中國火箭殘骸失控威脅」的話題,美方也稱動用了軍用雷達監視長征五號芯級火箭的飛行軌跡,甚至有消息稱考慮攔截,這純粹就是大驚小怪,或者說無中生有了。
長征五號芯級火箭的體積是很大,長達33米左右,直徑5米,可以說它的主體要比天和號空間站核心艙還大,發射之後的一周中就從軌道降低了80公里,但截止到5月6日還在300公里以上,不過這個軌道已經很低了,由於它的體積大,軌道低,在它飛行的下方,晴朗的夜晚是可以很輕鬆地看到它的。
長征五號芯級火箭殘骸的重量不易確定,有說18噸,有說22噸,不過個人感覺這兩個數據都說小了,有專家稱長征五號B型火箭重量約837.5噸(不算載荷),但是這一重量中90%左右都是燃料,也就是說火箭燃料外箭體的重量大約只有83.75噸,在這個重量中,除掉整流罩和4個助推器的重量,就是芯級火箭的重量了,其中整流罩重量較輕,4個助推器或和芯級火箭的重量可能相若,因此推測芯級火箭的重量或在30~40噸之間,而且不排除其中存有少量剩餘燃料的可能,所以長征五號芯級火箭的重量並不低,那麼它降落的時候會砸到哪裡呢?會有危險嗎?
在長征五號B型火箭將天和號核心艙送入軌道之後,其發動機都會關閉,基本無法在軌重啟,所以長征五號B型火箭芯級屬於不受控人造天體,一個幾十米長,5米粗,重達數十噸的航天器。從太空掉落到地球上,其勢能是相當大的,如果撞擊到城市中,引起一場災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這樣說起來西方一些人和媒體的擔心好像是正常的,但實際上卻並不是那麼回事。
長征五號殘骸雖然很大,但是由於降落的速度很快,在重返大氣層的時候,速度會在第一宇宙速度附近,或略少於每秒鐘7.8公里,這速度之下航天器會和空氣劇烈摩擦發生燒蝕現象,因此大部分都會在大氣層中焚毀,一些小型部件有可能會掉落到地球上,不過由於地球表面絕大部分的地方都並非是人類居住區,用一個數據表示就是人類的居住區,在地球表面所佔的面積遠不足1%,因此太空中的航天器墜毀在地球表面的時候,撞擊到人類建築物或者傷人的事件發生的概率就太小了。
再者,實際上任何一次的航天發射,火箭的箭體都是要落下來的,只是二級三級火箭等其芯一級火箭不會入軌,其墜落的時間較早,但無論早晚它都是要墜落的,並且也不受控,撞擊人或建築物的概率和長征五號殘骸基本是相同的,而二級和三級火箭等的殘骸也大部分都會重新返回大氣層墜落到地球表面,它們也是不受控的,只是其體積和重量都比較罷了。
美國是世界上火箭和航天器發射數量最多的國家,除了馬斯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等近幾年製造的一些受控降落的火箭之外,無論是美國宇航局還是波音的航天公司,它們發射的一級、二級,三級火箭,乃至土星五號火箭等,這些火箭殘骸最終都通通墜落到了地球上,誰又問他們的「火箭殘骸不受控降落事件」了呢?而實際上即便是馬斯克的獵鷹9號這種世界上唯一的可重複使用的商業火箭,其火箭的第2級也是作為不可控的殘骸墜毀到地球上的。
不但是美國的火箭,美國的航天器也比其他國家從太空墜毀得多,美國的天空實驗室就是史上最大的單體航天器,長約30多米,重超80多噸,比長征五號殘骸重多了,其在1979年墜落的時候,部分殘骸砸到了澳大利亞南部的沿海小鎮埃斯佩蘭斯,可能擊毀了該鎮的某些樹木或建築,該鎮就此事向美國和NASA提出賠償,要求賠償的金額只有400美元,然而美國和NASA根本沒有搭理他們,一分都沒給!這個澳大利亞小鎮不得不灰溜溜地撤回了賠償要求。直到30多年後,美國加利福尼亞電台的一個名叫DJ Scott Barley的主持人聽說了這件事,認為美國和NASA做得不對,於是就此事以個人名義向美國公眾募集了400美元,將它交給了澳大利亞的艾斯佩蘭斯小鎮。
參考資料:
《京報網》5月6日文章《長五B火箭殘骸返回地球,中外專業人士一致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