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圍堵中國,美國將「印太戰略」作為最重要的對外戰略,對印太國家極力拉攏,試圖將其拉入對華包圍圈,甚至想要將歐洲國家也拉入印太戰略。
其中日本的表現比較特殊,比起韓國的抗拒、印度的討價還價,日本是主動討好美國的國家,也是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度洋」的概念的主要國家之一。
日本先是在美日「2+2」會談上主動站隊美國,向中國發出全面攻擊。而後,日本首相菅義偉啟程訪問美國,不少觀點認為,菅義偉訪美的主要議題是構建反華同盟,並且將重新調整美日關係,以應對當今的事實。
在日本看來,美國和日本的聯繫越緊密,對日本越有利,印太將因此出現遏制中國的兩個大國。可以說,在美國將其他國家拉進印太之際,日本更像是主動把美國拖進印太的國家。日本如此急切,原因有三:
其一,出於對中俄結盟的恐懼。美國針對中國是既定戰略,這一點無法動搖,而美國與俄羅斯一向是死對頭,美俄難以交好。恰在此時,美國同時對中俄出手,反而促使中俄關係愈發緊密,尤其是軍事上聯合。
普京曾經表示,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的「軍事同盟」在理論上是可能的。不管中俄會不會結盟,只要存在可行性,日本便會如臨大敵。身邊突然出現兩個核大國結成的同盟,對日本而言,宛如身邊兩個巨人突然握手,自覺渺小又「無助」,只能尋求美國的支持。
其二,對收復北方四島依然抱有幻想。北方四島劃入俄羅斯版圖一直是日本心頭之痛,安倍時期日本似乎有收回北方四島的希望,普京也曾承諾「交出」兩島。但由於日本和美國越走越近,俄羅斯的態度越發強硬,多次在北方四島實行軍演,以示威懾。
美國試圖在日本部署中程導彈,俄羅斯也有可能在北方四島部署中程,這簡直將日本架在火上烤。因此,菅義偉一上台就要求俄羅斯歸還北方四島。但是,依靠日本單打獨鬥,收復北方四島簡直痴人說夢,美國的加入還有一線希望。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俄羅斯導彈及炮兵學院主管信息政策的副院長表示,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暫時無法阻止南千島群島被日方佔領,在未爆發核戰之前,美國和日本完全可以解決有限的軍事衝突。
俄羅斯可能和美日爆發核戰爭嗎?比較下普京對克里米亞和北方四島的不同態度,我們發現普京對交出北方四島是松過口,而對克里米亞,則展現出維護底線的姿態。俄羅斯即使再有魄力,為了北方四島打核戰爭的可能性不大,難怪日本格外強調與美國的軍事合作。
其三,日本走投無路。日本和中國存在明顯的競爭關係,中國是日本搬不走的鄰居,經濟飛速崛起不說,且產業全面,無明顯短板,日本的優勢產業在中國面前也不那麼有優勢了。日本無法期待與中國的共贏,而對經濟空間日益被積壓的現狀惱怒不已,寄希望於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好讓日本回到亞洲獨秀的狀態。
此外,由於日本公然向海洋排放核廢水,已經激怒了中國和韓國。日本暫時沒有引起公憤,關鍵原因在於美國的支持,日本不想遭遇來自各個國家的制裁,只能死心塌地跟隨美國。
不過,美國對日本可沒安好心,只是希望將日本做為對抗中國的最前沿。其實我們反過來看待日本排污之事,從洋流運動、板塊構造的角度來看,日本排污對中韓的影響沒那麼大,但中韓反應異常激烈,其中一個重要原因還是日本主動配合美國對抗中國。
假使日本以敵對姿態對抗中國,以日本經歷重創後的經濟,可還經得起第二輪的打擊?日本主動打出「構建印太新秩序」的幌子,喊出維護「自由航行」的口號,甚至聯合德國海軍大搞軍事演習,顯然是對中國的挑釁。
日本屢屢在危險的邊緣的試探,一旦爆發軍事,美國可以縮在第二道島鏈之外,日本則難逃軍事打擊。為此《議會報》指出,「日本難以經受住這樣的對抗」。日本還需清楚,同時與中國對抗和合作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