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地震」!特朗普中東「背刺」盟友,美國突然對敘「鬆綁」,伊朗要「自廢武功」,這場豪賭誰是贏家?

最近,特朗普的中東訪問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以往美國總統的訪問路線不同,他這次沒有先去以色列這個「鐵盟友」那裡刷一波存在感,而是優先訪問了沙特、卡塔爾、阿聯酋三國。沙特為了迎接特朗普,不僅派出戰機護航,還鋪上了象徵最高禮遇的紫毯,特朗普揮舞右拳的畫面通過媒體傳遍全球,宣告着他此次中東之行的不尋常開端。

不過,這次行程中最讓人意外的舉動,是特朗普宣布全部取消對敘利亞的制裁,還和敘利亞過渡政府的領導人朱拉尼見了面。要知道,多年以來,美國為了抓捕這個前基地組織的骨幹成員,曾懸賞2000萬美元。現在特朗普與之會面,並稱讚其是一個年輕英俊的硬漢,讓外界大跌眼鏡。這可是25年來美國總統首次和敘利亞領導人正式會面,消息一出,中東地區乃至全球都在討論背後有何深意。

美國對敘利亞的制裁其實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從1979年開始,制裁的範圍越來越廣,涉及能源、金融、貿易等各個方面。這些制裁讓敘利亞經濟受到很大衝擊,很多民生項目無法推進,老百姓生活也面臨困難。現在特朗普突然解除制裁,顯然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政策調整。

從地緣政治角度看,敘利亞國內局勢變化後,美國看到了重新布局中東的機會。一方面,美國想藉此拉攏敘利亞新政府,把敘利亞納入自己主導的地區秩序;另一方面,敘利亞戰後重建需要大量資金和技術,美國企業早就對敘利亞的石油資源、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感興趣,解除制裁能讓美國企業獲得更多商業機會。此外,美國還希望通過這一舉動,削弱俄羅斯和伊朗在敘利亞的影響力,畢竟這兩個國家在敘利亞問題上一直和美國立場不同。

然而,以色列特朗普的這個決定感到非常不滿。以色列和敘利亞在戈蘭高地等問題上矛盾由來已久,長期處於敵對狀態。美國作為以色列的盟友,現在卻和敘利亞走近,這讓以色列覺得自己的安全利益可能受到威脅,擔心地區局勢會因此變得對自己不利。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

相比之下,伊朗對美國的這一系列動作有不同的看法。伊朗和美國的關係這幾年一直很緊張,美國對伊朗實施了嚴格的經濟制裁,限制伊朗的石油出口,凍結伊朗海外資產,目的是想讓伊朗在核問題和地區影響力方面做出讓步。但伊朗也沒有輕易妥協,一直堅持發展自己的相關能力。

不過,伊朗國內在對美政策上其實存在分歧。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一直對美國保持警惕,他多次表示不相信美國會真心談判,認為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經常不講信用。但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的態度相對緩和,他希望通過談判讓美國解除制裁,緩解伊朗的經濟壓力,畢竟制裁讓伊朗經濟發展遇到很大困難,民眾生活成本上升。

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

就在最近,伊朗方面放出一個重磅消息:哈梅內伊的高級顧問宣布,伊朗願意承諾永遠不製造核武器,具體措施包括銷毀用於製造核武器的高濃縮鈾,把濃縮鈾濃度降低到只能用於民用的水平,並且允許國際機構的人員進行監督檢查。

這個決定讓很多人感到意外,因為擁有核能力一直是伊朗在國際博弈中的重要籌碼。美國和以色列雖然對伊朗不滿,但因為擔心伊朗的核報復,一直不敢輕易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現在伊朗主動放棄這個「底牌」,只為換取美國解除制裁,這其實是一場風險很大的賭博。

回顧美國過去的做法,很難讓人對特朗普的承諾完全放心。之前美國就單方面退出過伊核協議,重新對伊朗實施制裁,根本不顧及國際協議的約束力和自身的信譽。如果伊朗真的按照承諾放棄核能力,美國很可能不會兌現解除制裁的承諾,甚至還會提出更多苛刻條件,進一步打壓伊朗。

另外,最近哈梅內伊一直沒有公開露面,之前有消息說他生病住院,雖然伊朗官方沒有證實,但從伊朗近期的政策變化來看,和哈梅內伊以往強硬的風格確實不太一樣。這也讓外界猜測,伊朗內部的決策方向是不是正在發生變化,未來在對美政策上會不會有更大調整。

中東地區一直是全球能源的重要供應地,伊朗和敘利亞的局勢變化,不僅會影響當地的穩定,還會對全球經濟產生連鎖反應。對中國來說,中東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合作區域,伊朗和敘利亞的局勢變化,可能會影響到中國在當地的投資和合作項目。因此,關注這一地區的局勢發展,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對保障國際合作順利推進非常重要。事態的發展值得我們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