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資深記者分析|特朗普解除制裁能讓敘利亞再次偉大嗎?

本文在今日頭條獨家發佈,內容為深度編譯僅供交流學習,不代表日新說觀點

撇開特朗普的夸夸其談不談,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但這項政策確實反映出內塔尼亞胡對大馬士革態度的變化,而這一轉變或許是明智之舉。

2025年5月13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布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次日,他在利雅得會見敘利亞臨時總統艾哈邁德·沙雷。這一舉動具有特朗普外交政策的一貫特徵:突然逆轉長期立場,單邊行事,無需對方作出讓步,表態誇張,缺乏細節,在中東事務上往往與以色列立場相悖。

然而,如果特朗普確實兌現承諾,我們真正應當追問的是:在經歷14年殘酷內戰之後,這一政策對敘利亞的重建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

特朗普如往常般言辭浮誇,聲稱要賦予敘利亞「一個走向偉大的機會」。敘利亞外交部長阿薩德·哈桑·沙伊巴尼也稱此舉為「敘利亞人民的關鍵轉折點」。

敘利亞需要的不只是制裁解除

毫無疑問,制裁解除對於敘利亞經濟復蘇至關重要,但其意義仍極為有限。敘利亞所遭受的破壞堪比加沙,且規模遠大於後者。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近期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敘利亞經濟目前僅為2010年戰前水平的一半。**全國九成人口生活在貧困之中,四分之三依賴人道主義援助,超過一半的基礎設施被摧毀或廢棄。**敘利亞戰前人口約為2300萬,其中600萬人流離失所或淪為海外難民。

根據該報告,若現狀不變,且在缺乏大規模國際援助和投資的前提下,敘利亞經濟年增長率將僅維持在1.3%左右。以此速度,國內生產總值需至2080年方能恢復至戰前水平。

考慮到2010年敘利亞人均GDP僅為3,000美元(遠低於鄰國約旦和黎巴嫩),這意味着一場「極其漫長的等待」。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推算,若要在未來十年內使敘利亞經濟恢復到戰前、並保持5%年增長率的發展軌跡,所需年均增長率需高達21.6%,幾近不可能實現。即使是該機構所謂「更現實」的情境——十年內回到2010年水平——年均增長率仍需達到7.6%,而歷史上能長期實現此類增長率的國家寥寥無幾。

特朗普做出讓步,但遠遠不夠

面對如此嚴峻的前景,特朗普的新政策提供了兩項積極貢獻,但卻明顯缺乏第三項更為關鍵的舉措。

其一,解除制裁使美國公司能夠進入敘利亞市場,同時也解除了對其他國家企業的阻礙。**儘管歐盟與英國已在部分領域解除制裁,其企業因擔憂美國的次級制裁,始終對敘利亞市場避而遠之。

其二,通過與沙雷的公開會晤,特朗普向外界傳達出敘利亞已獲得美國總統支持的信號。**鑒於總統在政策上報復心重、極易受刺激,這一姿態本身已具象徵意義。美國企業因此有理由不再因政策不確定性而對敘利亞望而卻步。

然而,特朗普並未承諾向敘利亞重建提供任何資金支持,反而終止了美國國際開發署在敘的援助項目。他希望美國企業前往投資,但與其一貫對外國援助的敵意一致,不願動用聯邦資金參與重建。

敘利亞無法獨自承擔重建重任

如果目標是令敘利亞「再次偉大」——或至少避免徹底崩潰——那麼這一政策的最大缺陷,便在於其資金缺位。

目前最常被引用的重建成本估計在2,500億至4,000億美元之間,而敘利亞年GDP僅為約290億美元,出口寥寥,外匯儲備幾近枯竭,政府2025年用於資本支出的預算僅為3億美元。

換言之,敘利亞幾乎不可能為自身復蘇作出實質性財政貢獻。

即使沙雷政府能夠實現政治穩定、整肅腐敗、建立合理規制環境,吸引國際投資來承擔一部分重建成本,許多關鍵重建工程仍缺乏商業回報,唯有依靠國際援助。例如,僅敘利亞難民的安置成本估計就高達240億美元。企業或許願意修建收費高速公路,但不會出資修建免費通行的市政道路。

特朗普的「承諾」是否可信?

即便是特朗普關於全面解除制裁的承諾,其效果亦存疑。據稱,在制裁宣布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曾就敘利亞問題強烈施壓。特朗普在大馬士革民眾的掌聲中宣布決定,顯然享受這場戲劇性時刻,但這項政策並非一時衝動之舉。

然而,美國的制裁體系層級複雜、涉及眾多法律來源——既有總統行政命令,也有國會立法,適用對象亦五花八門。特朗普口中「全部取消制裁」的承諾,很可能如他在加沙問題上的諸多表態一樣,言過其實。

解除制裁需要持續、漸進且制度化的政策努力,而這並非特朗普政府的強項。

儘管如此,這一政策變化無疑代表了美國立場的重大轉向,也再次揭示出特朗普與以色列在中東政策上的根本分歧。

特朗普要和平,內塔尼亞胡要戰爭

無論是在加沙、伊朗,抑或胡塞武裝問題上,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更傾向通過武力手段達成目標,而特朗普則表現出對和平姿態的偏好。

在敘利亞問題上,內塔尼亞胡的策略包括支持德魯茲分離主義、佔領敘領土、以及周期性空襲,意圖削弱沙雷政權。沙雷長期被視為極端伊斯蘭分子,西方多持敬而遠之態度。

但愈來愈多證據表明,沙雷並非假扮溫和的聖戰分子,而是真心致力於國家重建,並表現出對與西方合作的高度意願,甚至談及簽署《亞伯拉罕協議》。

當然,敘利亞的未來並不完全掌握在沙雷手中。該國仍受極端主義殘餘勢力、系統性腐敗、軍閥割據、宗派矛盾等深層問題所困擾。敘利亞仍可能再度滑入暴力與混亂。

但至少在當下,特朗普的新政策已令他與內塔尼亞胡再度分道揚鑣。在內塔尼亞胡加緊對敘打擊之際,特朗普似乎並無意推動敘利亞「再次偉大」。或許一年之後,以色列代表團將赴大馬士革簽署一份《亞伯拉罕協議》擴大版,同行的還有意圖重返敘利亞市場的企業家。


作者簡介:

大衛·羅森伯格(David Rosenberg)
以色列資深政治與經濟記者,長期關注中東外交政策與國際制裁機制,對以美關係、中東重建問題有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