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峰會遇冷,美德提前離席,14國拒簽公報,澤連斯基卻責怪中國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瑞士峰會結束後,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指責中國缺席此次峰會,並表示中國本可以幫助烏克蘭。而在此前,澤連斯基也發表了諸如此類的負面言論。中方拒絕派代表參加瑞士和平峰會後,澤連斯基就指責稱,中國和俄羅斯正在破壞全球和平峰會,並試圖阻止其他國家參加峰會。

這次和平峰會是由瑞士作為主辦方召開,瑞士希望峰會能夠吸引全球各國的廣泛參與,總共發出大約160份邀約。根據與會情況,92個國家、55位國家元首以及歐盟、歐洲委員會、聯合國等8個組織確認參加。中國、美國以及巴西最高領導人沒有出席這次峰會。其中,美國方面則由副總統哈里斯作為代表出席會議。

峰會舉行前,澤連斯基多次邀請中方高層參與這次會議,但由於俄烏衝突的當事方俄羅斯並沒有收到與會邀請,導致峰會的召開缺乏公正性和平等性。我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解釋中方缺席的原因時就表示,會議安排同中方要求以及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有差距,國際和會的舉行應該得到各方認可,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中方拒絕參與和平峰會後,烏克蘭方面仍未放棄遊說,烏克蘭副外長瑟比加訪問中國時,與我副外長孫衛東會面時,就呼籲中方出席和平峰會,但中方並未接受瑟比加的邀請。

由於俄羅斯缺席峰會,會議對於和平方案的討論也將失去意義。目前瑞士和平峰會已閉幕,根據峰會舉行的情況,會議結束後取得的諸多成果,與各方的預期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甚至是可以用「遇冷」來形容。

綜合國內外媒體報道,峰會結束前,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德國總理朔爾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等領導人提前離開會場。其中,哈里斯在峰會召開當晚就乘坐專機離開瑞士,返回華盛頓。第二天的峰會則是由,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代表美國出席。朔爾茨因國內政治議程提前離開,岸田文雄逗留約兩個半小時就返回了日本。

多國領導人在和平峰會舉行期間提前離開,或拒絕出席這次會議,足以說明這次峰會並未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重視,舉辦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某種意義上講,這次的和平峰會更像是烏克蘭在國際上兜售其「和平公式」的平台,已完全失去舉辦的意義。

事實上,從峰會結束後簽署聯合公報的情況,就能反映出各方在某些問題上仍存在一定的分歧。據路透社報道,峰會上,西方大國及其盟友大力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但這些國家並未說服一些主要的不結盟國家一同簽署會後聯合聲明,拒簽的包括金磚國家在內的14個與會方。此外,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表態願意主辦後續的此類峰會。

這恰恰反映出,和平峰會達成的成果文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時也缺乏公正性,在某些原則問題上,沒有得到參與會議的所有國家的一致認可,同時也沒有兼顧各方立場。因此,如果烏克蘭真正希望通過這次峰會實現和平,就應該放下內心的偏見,充分重視各方的立場,包括邀請俄羅斯出席峰會,只有這樣峰會才能達到預期結果,對緩和俄烏局勢才能發揮出建設性、富有成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