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入汛以來,楚雄州降雨量劇增,大雨、暴雨、大暴雨頻發,累積降水逼近歷史極值。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楚雄州就做好主汛期強降雨防範應對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切實築牢主汛期安全防線。
連日來,大姚縣金碧鎮范灣社區受強降雨影響,農作物面臨被浸泡受損的危害。大姚縣消防救援局迅速響應,緊急對受淹農田區域進行抽水排澇。大姚凌雲商貿有限公司經理張發林在自家種植的玉米地被淹後,積極組織自救,但是雨量太大,水難以排出去:「如果沒有救援隊的幫助,不僅會造成玉米產量減少,甚至絕收。救援隊儘快幫我們把水排幹了,避免了後續的損失。」

大姚縣消防救援局對受淹農田區域抽水排澇
在南華縣羅武庄鄉一路段,因遭遇連續降雨天氣,道路一側出現了大量落石,影響到道路交通安全和群眾出行。縣交通運輸局接到信息後,迅速行動,組織挖機等設備對受阻道路進行清理。同時,加大道路巡查力度,及時發現並處理各類安全隱患,全力保障群眾出行安全和道路暢通。
「今年前期乾旱,後期雨水比較集中並且還有單點性暴雨,對公路損毀比較大。但我們做足設備物資儲備,加強了雨季道路巡查,創新養護機制,着力調動養護班組在雨季特別是雨中巡查的積極性。截至目前,全縣公路均保持暢通,所有塌方都已清理完成,公路水毀損失較往年大幅減少。」南華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劉永平介紹。
楚雄水文分局開展洪水過程測驗和流量監測工作
自5月1日入汛以來,楚雄州主要江河實測來水量較歷年平均大幅偏多130%,發生洪水、山洪地質災害的風險較往年偏高。為築牢主汛期安全防線,楚雄州修訂完善防汛抗旱應急預案,進一步優化「1262」精細化預報與響應聯動機制,暢通信息傳遞和指揮調度。提檔升級指揮體系,構建分級、分災種調度指揮模式,健全應急協調聯動機制,打通部門網絡鏈路,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嚴格落實防汛減災行政首長負責制,建立健全防汛調度「六問」抽查機制、氣象水文預警信息發佈機制,強化直達基層責任人的氣象、水文高級別預警「叫應」機制和分區域精細化發佈機制,在全省率先推動氣象預警信息接入應急廣播系統,全州10280個20戶以上自然村實現應急廣播全覆蓋。

南華公路分局水毀搶險現場
截至目前,1.46萬座小壩塘已落實安全度汛「三個責任人」,公示水庫、堤閘等防汛責任人468名。州防辦調度縣市達264次,各級防指組織會商研判154次、發佈防汛預警提示93次、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13次、升級Ⅲ級應急響應5次。緊急轉移避險64戶195人,緊急轉移安置211戶469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