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法國官方悄悄刪掉消息和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我陷入沉思

2025年07月04日07:02:07 國際 1194


看到法國官方悄悄刪掉消息和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我陷入沉思 - 天天要聞

法國議會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看到關於法國官方悄悄刪掉的那條消息的報道,今早起來看到美國「大而美」法案通過的消息,我陷入了沉思。


看到關於法國官方悄悄刪掉的那條消息,我陷入了沉思。


先來說說環球時報報道的這條法國官方刪掉的消息。


報道是這樣說的:入夏以來,歐洲多地遭遇熱浪侵襲。7月2日,法國衛生部發佈了一份「防暑指南」,呼籲民眾少開空調,用其他方式避暑。然而其中一條「找個能避暑的地方租幾天房子」引發了許多人的憤怒,該內容不久後被法國衛生部刪除。


法國民眾為什麼會憤怒呢?不就是吹不吹空調嗎?至於嗎?


原來根據網頁回放記錄顯示,法國衛生部在指南開頭稱,一直在宣傳使用空調價格昂貴且耗電,一句話吹空調「有很多缺點」,希望大家不要吹空調,因為又耗電價格還貴。

看到法國官方悄悄刪掉消息和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我陷入沉思 - 天天要聞

法國官網上的指南


法國政府不明白,民眾憤怒的點,並不是吹不吹空調,而是你建議有「站着說話不腰疼」的感覺了。


我曾經在重慶讀過七年書,讀書的那七年可以說是重慶最熱的那幾年,那時候還和武漢、南京、南昌一起被稱為「四大火爐」。


夏天最熱的時候是真的受不了,我們當時的寢室沒有裝空調,只有風扇,整個寢室都是熱的,床上是燙的,瓷磚地板都是燙的,一床席子鋪在地板上都沒法睡覺,只能一會兒去沖一個涼水澡,一會兒去沖個涼水澡,一般只有凌晨一兩點到四五點之間可以睡覺,只要太陽一出來溫度就出來了。


所以夏天的熱,我是深有體會的,畢竟法國最高溫度也達到了41攝氏度了。


但我想說重點不是熱,而是官方的態度。


法國的官方態度是這樣的,他們希望民眾考慮他們推薦的另外幾種避暑方式,其中一個建議為:「若你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可以在能避暑的地方租幾天房子。」


這就很搞笑了,有經濟實力還怕那幾個空調電費的錢嗎?避暑的地方那房租就不貴了嗎?


這腦迴路也是沒誰了!


法國的民眾和我的想法一樣,對法國政府的指南很不理解,感覺有點愚弄百姓的意思。

看到法國官方悄悄刪掉消息和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我陷入沉思 - 天天要聞

法國夏天很熱


網友很快指出了該建議的不合理之處:「你一邊跟我說開空調費錢耗電,一邊卻建議我花錢租房?」這一則帖子獲得了1.1萬點贊和3000多人轉發。


在網民們的強烈吐槽下,目前法國衛生部已經刪掉了「花錢租房」的內容。


更離譜的還在後面,命中吐槽了,官方絕對開始的指南確實欠妥,於是又換了指南,這次換成什麼呢?


更新後的指南,將原來的「花錢租房」的建議修改成「去親朋好友家借宿」,首先都有那種好朋友嗎?


此外,這個指南還給出了「做不需要生火的食物當晚飯」「房間內放濕衣服降溫」,這樣的建議能拿出來,也表現出法國的官員水平也就那樣了。


民眾自然是不會買賬的,你要是電力供應不足,你就直說,至於大家怎麼解暑降溫,就要結合實際情況了,弄些建議還被認為不切實際或者效果不佳。


實際上,政府完全可以通過調控電力使用來盡量讓大家度過最熱的時候,或者是政府的形式補貼,民眾的接受度就會高一些。

看到法國官方悄悄刪掉消息和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我陷入沉思 - 天天要聞

相關新聞報道


看了這則新聞,我想到了兩個事情,一個就是美國的「大而美」法案,另一個就是中國的典故。


先來說說美國的「大而美」法案,這個法案美國特朗普的一個特色政績」,法案很長,簡單來說就是關於收稅和花錢的大規矩,核心就倆事兒:少收稅,少花錢


具體來說,2017年特朗普那會兒定的「企業和個人可以少交稅」的規矩,會接着用,同時給軍費多撥點錢。


但反過來,以前給搞綠色能源(比如太陽能、風能這些)的那些好處(比如補貼、優惠),就都取消了;而且窮人想拿醫保、領食品補助,門檻變高了——得符合更嚴的條件才行,沒以前那麼容易拿到了。


如今這個法案已經通過了美國眾議院的投票表決,只要特朗普在4日17時前簽署「大而美」法案就會生效執行。

看到法國官方悄悄刪掉消息和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我陷入沉思 - 天天要聞

美國國會


這樣一來,接下來10年里,美國總共要少收4萬億的稅,同時至少要少花1.5萬億的錢。


但是要注意少收的只是中產階級的稅前,窮人或原本沒有錢的人,想要得到政府的福利就更難了。


仔細想來,這和法國的沒錢補貼高溫還讓民眾花錢租房子的本質是一樣的。


我們再來來說說那個中國的典故,這個典故估計很多人都知道,名字就叫「何不食肉糜」。


這個叫「何不食肉糜」的歷史典故,是出自《晉書·惠帝紀》,講述的是西晉時期的晉惠帝司馬衷面對百姓饑荒時的荒唐回應,深刻反映了統治者脫離實際、不了解民生疾苦的狀況。

看到法國官方悄悄刪掉消息和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我陷入沉思 - 天天要聞

晉惠帝


晉書》中記載,晉惠帝在位時,天下發生饑荒,百姓連基本的糧食(粟米、麥等)都吃不上,餓殍遍野。大臣向他奏報災情,說百姓「無粟米充饑」,他卻疑惑地反問:「何不食肉糜?」(「糜」指肉粥)。


在他的認知里,似乎百姓吃不上飯時,還有肉粥可以替代,卻完全不知道普通百姓根本沒有獲取肉食的條件,連基本的糧食都匱乏。


這不就和現在的法國,天氣熱了,電費太貴了,你們要不就去找涼快的地方住吧,那涼快的地方就不用錢了嗎?


如果還有這等好事,那民眾餓了,就找個有飯的地方,渴了就找個有水的地方,缺錢了呢?找哪裡?


對於些問題,怎麼看?


我還是以典故進行闡述吧,否則大家就看不到了。


首先,這些統治階級的做法是脫離實際的。


晉惠帝的話之所以成為笑柄,本質在於他作為養尊處優的帝王,從小生活在宮廷之中,對底層百姓的生存狀態毫無概念。


他無法理解「糧食匱乏」意味着什麼,以為「吃不上飯」只是「不吃這種飯」,而非「根本沒有食物」,這種認知偏差暴露了封建統治階層與民間的嚴重割裂。


到了現代社會,在做出某些決策的時候,根本沒有深入調查,只是某一些人,甚至某幾個人提出的方案,就推廣並執行,就像「大而美」法案一樣。


特朗普作為總統不可能自己寫出那樣詳細的、條款巨多的法案,一定是一群人起草的,這群人是什麼人,絕對是能從法案中獲利的人,能減少他們的稅收,錢還得更窮的人平攤。

看到法國官方悄悄刪掉消息和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我陷入沉思 - 天天要聞

特朗普


法國的政府也是如此,自己連熱和空調的本質矛盾都沒有搞清楚就在那裡上指南,真還不如不建議。


其次,便是統治階級對民生疾苦的漠視。


這一典故也折射出古代某些統治者缺乏對民生的基本共情。


真正的治國者需要了解百姓的真實需求,而不是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臆測底層的處境。


後世常用「何不食肉糜」來諷刺那些不了解實際情況、空談解決辦法的人,尤其是當某些觀點脫離現實、忽視客觀條件時,這句話便會被引用以指出其荒謬性。


道理還是一樣的,就是當決策和法案只代表統治階級利益的時候,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的事兒就不可能去出現了。

看到法國官方悄悄刪掉消息和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我陷入沉思 - 天天要聞

法國


最後,說一下歷史的警示吧。


歷史雖不能重現,但是可以借鑒,可以學習。


教員曾經就說了很多事情都可以從歷史中找到解決方法。


不通過實地調查,閉門造車,能搞出什麼好的政策呢?


不聽聽民眾的心聲,強勢推行法案,只代表小部分人的利益,不代表最廣大人的利益,對於政府來說是很危險的。


從西晉的歷史來看,晉惠帝的昏聵和統治階層的腐朽,也是西晉後期社會矛盾激化、最終走向動蕩的原因之一。


這一典故至今仍有現實意義,提醒人們在看待問題時,尤其是涉及民生、社會議題時,要深入實際,避免以主觀臆斷代替客觀現實。

看到法國官方悄悄刪掉消息和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我陷入沉思 - 天天要聞

美國白宮


類似的邏輯在現代社會也可能以不同形式出現,比如對他人困境的不理解,或提出脫離實際的建議。


任何時候,理解和解決問題的前提,都是先走近現實、了解真相,尤其是涉及群體利益時,更需要摒棄「何不食肉糜」式的思維,真正從實際需求出發。


我始終相信,做的決定還是要代表最廣大人的利益,而不是只為了少部分人。


感謝閱讀,評論,點贊,轉發!軒羲十三謝謝您的支持!


#上頭條 聊熱點##法國高溫##特朗普又出狠招#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替中國說好話,可能在為訪華做準備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替中國說好話,可能在為訪華做準備

最近,美國的一檔節目播放了一段對特朗普的專訪,在這次採訪中,特朗普就中美關稅問題吐露了肺腑之言——「我們與中國相處得很好。」這樣的話在如今這個充滿火藥味的國際舞台上聽來,實屬難得。 (特朗....
關稅談判結束在即,印加澳歐想跟美國討價還價 - 天天要聞

關稅談判結束在即,印加澳歐想跟美國討價還價

加拿大這次讓所有國民都失望了,為了和美國推進貿易協議,加拿大最後一刻向特朗普低頭。 而馬上要和美國進行貿易談判的四大經濟體,也只能眼睜睜看着,畢竟下一個低頭的,說不定就是自己了。 ....
美關稅談判「大限」將至 多方展示強硬立場 - 天天要聞

美關稅談判「大限」將至 多方展示強硬立場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宣布開徵所謂「對等關稅」,引發美國金融市場暴跌。在多方壓力下,特朗普又在4月9日宣布暫緩對部分貿易夥伴徵收高額「對等關稅」90天,同時威脅美貿易夥伴需在7月8日前完成與美談判。7月1日,特朗普表示,他沒有考慮延長各國與
濮陽縣檢察院舉行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 - 天天要聞

濮陽縣檢察院舉行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

大象新聞記者 張松濤值此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華誕之際,為熱烈慶祝黨的生日,進一步強化黨員意識,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全院幹警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7月1日,濮陽縣檢察院舉行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
省委書記、省長與中國五礦領導座談,背後的鹽湖產業發展新動向 - 天天要聞

省委書記、省長與中國五礦領導座談,背後的鹽湖產業發展新動向

省委書記、省長與中國五礦領導座談背後的鹽湖產業發展新動向圖為鹽湖產業基地一角。在青海省與中國五礦攜手打造的鹽湖產業「航母」——中國鹽湖「啟航」五個月以後,鹽湖產業再添兩大重要科技引擎。6月27日,青海省與中國五礦在西寧舉行系列揭牌簽約活動。省委書記吳曉軍、省長羅東川與中國五礦董事長陳得信、總經理朱可炳...
王君正主持召開自治區黨委常委會會議 - 天天要聞

王君正主持召開自治區黨委常委會會議

王君正主持召開自治區黨委常委會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切實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7月2日,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正主持召開自治區黨委常委會會議,認真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西藏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全體村民的重要回信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近期重要講話精神,研究我區貫徹落實工作。7月2日,自治區...
特朗普與普京半年內通話6次,美俄關係迅速升溫,離突破還遠嗎? - 天天要聞

特朗普與普京半年內通話6次,美俄關係迅速升溫,離突破還遠嗎?

特朗普與普京雖然沒有正式會晤,電話溝通不斷,正式公布的就有6次。這種在國際外交中屬於超高強度互動,遠超美俄關係正常化時期的互動,並沒有給俄美關係帶來實質性改變。主要原因還是雙方仍然還在各取所需。對於特朗普來說,這是「交易型外交」的需求。特朗普急於兌現競選承諾「24小時結束俄烏戰爭」,通過密集通話施壓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