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生育率為何如此之低?問題在於社會,而不是年輕人的選擇

2025年06月08日17:42:06 國際 1804

「東亞三國正在集體自殺,而年輕人只是拒絕陪葬。」

這句話或許聽起來極端,但數據不會說謊,因為韓國生育率已跌至0.72,日本1.26,中國1.0左右,全部遠低於維持人口穩定的2.1更替水平,如果這是一場競賽,東亞三國無疑在爭奪「誰先消失」的冠軍。

中日韓生育率為何如此之低?問題在於社會,而不是年輕人的選擇 - 天天要聞

無論是政府砸錢、政策加碼、專家警告,但生育率依舊斷崖式下跌,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這個答案或許殘酷,那就是不是年輕人不想生,而是整個社會結構已經讓生育變成一場必輸的賭局......

政策失靈,為何萬億補貼換不來一個嬰兒?

在過去20年當中,韓國政府為刺激生育狂砸380萬億韓元(約2萬億人民幣),從現金獎勵到免租金公寓,甚至承諾「生三胎免大學學費」,而日本也是不遑多讓,兒童補貼翻倍、產假延長、醫療全免,可生育率仍如自由落體般下墜。

中日韓生育率為何如此之低?問題在於社會,而不是年輕人的選擇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中國從「計劃生育」急轉彎到「三孩政策」,但新生兒數量仍在2023年跌破1000萬,儘管做出了無數的努力以及無法挽回,而且最根本的問題在於,這些政策全都治標不治本。

最顯著的一點就是杯水車薪的補貼,卻根本無法填補如山壓頂般的成本,韓國政府給新生兒家庭每月100萬韓元(約5450元人民幣)補貼,聽起來慷慨,但首爾一套房的首付就要10億韓元(約550萬人民幣)。

中日韓生育率為何如此之低?問題在於社會,而不是年輕人的選擇 - 天天要聞

日本提供50萬日元(約2.5萬人民幣)生育補助,可東京的保育園排隊名單長達兩年,而在中國即便放開三胎,北上廣深的學區房價格仍讓中產家庭望而卻步,「政府以為發錢就能讓人生孩子,可現實是,年輕人連自己都養不活。」

鼓勵生育對比瘋狂壓榨的勞動力

要知道日韓的企業文化以「加班地獄」聞名,日本「過勞死」(Karoshi)甚至成為國際詞彙,而韓國職場人年均工作1967小時,是OECD國家中最高的。

中日韓生育率為何如此之低?問題在於社會,而不是年輕人的選擇 - 天天要聞

所以當996成為生活中的常態,年輕人連約會的時間都沒有,遑論結婚生子?而更諷刺的是,政府一邊喊「多生娃」,一邊還要維持着讓職場父母寸步難行的制度。

比如在日本30%的女性因生育被迫離職,而在韓國職場媽媽被稱為「工斷女」(因育兒中斷職業生涯的女性),重返職場後薪資平均下降33%,所以不難看出「政策在鼓勵生育,但社會在懲罰生育的人。」

高房價、教育軍備競賽與「絕望世代」

如果說政策是軟刀子,那經濟壓力就是直接扼住生育喉嚨的鐵腕,首當其衝的便是高額的房價,而這也成為了當今時代最好的避孕藥。

中日韓生育率為何如此之低?問題在於社會,而不是年輕人的選擇 - 天天要聞

在韓國的首爾普通年輕人要不吃不喝30年才能買得起一套房,而在日本的東京,40%的30歲年輕人仍和父母同住,而在我們中國六個錢包湊首付已成常態,所以當住房變成奢侈品,婚姻和生育自然成了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韓國的年輕人經常自嘲為「三拋世代」即拋棄戀愛、結婚和生子,而中國年輕人則戲稱「躺平才是終極反抗」。

除了住房之外,教育的內卷也是早早從子宮就開始軍備競賽,在韓國86%的小學生在上補習班,江南區大峙洞的「補習班一條街」每年創造20萬億韓元(約1050億人民幣)的產值

中日韓生育率為何如此之低?問題在於社會,而不是年輕人的選擇 - 天天要聞

而在日本「學歷洗牌」讓普通家庭的孩子必須從幼兒園開始衝刺名校,中國家長則深陷「雞娃」焦慮,從胎教到奧數,一個孩子就能榨乾全家積蓄,所以「生一個孩子,等於簽下一張終身負債合同。」

最後就是經濟停滯與階層固化,要知道日韓的財閥經濟讓年輕人上升通道幾乎關閉,韓國十大財閥貢獻了GDP的80%,但僅提供2%的就業崗位。

中日韓生育率為何如此之低?問題在於社會,而不是年輕人的選擇 - 天天要聞

而日本的「終身僱傭制」早已崩塌,非正式僱員佔比40%,年輕人只能打零工度日,所以當奮鬥無法改變命運,生育就成了高風險投資。

性別戰爭、家庭瓦解與「不婚教」崛起

其實經濟壓力只是表象,更深層的危機在於社會價值觀的崩塌,比如性別對立:韓國的「四不運動」與日本的「低慾望社會」

中日韓生育率為何如此之低?問題在於社會,而不是年輕人的選擇 - 天天要聞

韓國女性發起「四不運動」即不戀愛、不結婚、不生育和不約會,以此抗議職場歧視和喪偶式育兒,日本男性則陷入「草食化」,對戀愛興趣寡淡。

而中國社交媒體上「婚驢」「嬌妻」等詞彙的流行,折射出兩性關係的極端對立,所以才慢慢演變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當婚姻變成零和博弈,不婚才是理性選擇。」

除此之外家庭功能的瓦解也在悄然逼近,在東亞傳統中,「養兒防老」是生育的核心動力,但如今養老金體系搖搖欲墜,子女不再是經濟保障,而是經濟負擔。

中日韓生育率為何如此之低?問題在於社會,而不是年輕人的選擇 - 天天要聞

韓國65歲以上老人自殺率全球最高,日本的「孤獨死」每年超3萬例,當家庭無法提供安全感,生育的意義何在?

與此同時互聯網時代的「條件文化」也在逐步攀升,社交媒體放大了擇偶的「商品化」傾向,比如男性必須180cm、年薪百萬,女性必須貌美如花、學歷頂尖。

中日韓生育率為何如此之低?問題在於社會,而不是年輕人的選擇 - 天天要聞

可在現實當中韓國男性平均身高174cm,女性也才不過161cm,而在中國月薪過萬者不足10%,所以當「完美標準」成為共識,普通人連戀愛的資格都沒有。

結語:

聯合國預測,若趨勢不變,韓國人口將在2100年減半,日本減少至7500萬,中國也將在2050年進入「超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佔比30%)。

中日韓生育率為何如此之低?問題在於社會,而不是年輕人的選擇 - 天天要聞

眼下東亞三國正站在懸崖邊,要麼徹底重構社會制度,要麼眼睜睜看着文明緩慢消亡,這不是年輕人的錯,而是整個社會必須償還的債,所以「生育率不是數字遊戲,而是社會是否值得年輕人託付未來的信任投票。」對此您有什麼觀點和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中留言和討論。

參考資料:

生育的細節⑰|「超少子化」現象思考:鄰國日韓的經驗與教訓

原創2023-08-23 07:49·澎湃新聞

新生人口創新低,日韓少子化進程遠超預期

2022-09-06 07:39·中國青年網

新日韓三國生育率創歷史新低

原創2024-03-01 07:39·環球時報

中日韓數據港:人口問題是中日韓三國共同課題

原創2023-04-13 17:22·人民網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300萬元房產背後的收養之謎 - 天天要聞

300萬元房產背後的收養之謎

「存款對半分,房子歸我!」「想都別想,那是爸媽留給我的!」……天津市南開區人民法院一間法庭里,姐弟倆的爭吵聲幾乎掀翻屋頂。法官班耿齊及時壓了壓雙方的火氣:「請控制情緒,吵架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從業多年,這樣的場景班耿齊見得太多了。這個案子在他看來和其他爭家產的
一夜5筆簽約達成!超新星簽5年2.39億肥約,曾轟50+13+9震動全美 - 天天要聞

一夜5筆簽約達成!超新星簽5年2.39億肥約,曾轟50+13+9震動全美

北京時間7月8日,NBA過去一夜簽約不斷,還有一筆大交易,一夜5筆簽約達成!超新星簽5年2.39億肥約,曾轟50+13+9震動全美。咱們首先來說一筆交易,快船和熱火、爵士達成了一筆三方交易,快船的鮑威爾去熱火,爵士的約翰-科林斯加盟快船,熱火的樂福、李凱爾以及快船隊的2027年次輪簽送到鹽湖城。再來說5筆簽約。首先是凱爾特...
特朗普宣布對南非徵收30%關稅,南非回應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宣布對南非徵收30%關稅,南非回應

【環球網報道】據路透社當地時間7日報道,南非總統辦公室就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南非徵收30%關稅一事作出回應,質疑美方所依據的貿易數據,並表示需等待更多信息才能進一步談判。 南非總統拉馬福薩 資料圖片 圖源:外媒報道配圖路透社援引南非方面的話稱,「南非堅持認為,30%的『對等關稅』並不能準確反映當前的貿易數據。...
日媒:特朗普宣布將對日本徵收25%關稅,日政府緊急開會商討對策 - 天天要聞

日媒:特朗普宣布將對日本徵收25%關稅,日政府緊急開會商討對策

【環球網報道】據日本東京廣播公司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7日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已向日本首相石破茂發函通知將自8月1日起對日本商品徵收25%的關稅。日本政府8日召開關於美國關稅措施的綜合對策總部會議,商討應對方案。日本東京廣播公司報道配圖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當地時間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公開了對日本和韓...
美國麻疹疫情捲土重來 病例數量創近33年新高 - 天天要聞

美國麻疹疫情捲土重來 病例數量創近33年新高

財聯社7月8日訊(編輯 劉蕊)自25年前宣布消滅麻疹以來,今年美國的麻疹疫情又捲土重來,病例數量已經創下近33年新高。。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疫情應對創新中心的數據,2025年才剛剛過半,美國已經至少報告了1284例麻疹確診病例,病例總數已經超過了美國此前在2019年全年創下的最高記錄,當時全年共有1274例病例。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