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協議達成,印度或成最大輸家,莫迪「替代中國」計劃為何破產?

2025年05月15日22:10:24 國際 2694

隨着中美雙方宣布達成貿易協議,全球經濟格局再度迎來重大變化。

根據協議,中美兩國將大幅削減關稅,恢復到貿易戰前的水平。

這一決定不僅對兩國經濟關係產生深遠影響,也讓一些試圖借中美貿易戰「漁利」的國家陷入困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印度。

中美協議達成,印度或成最大輸家,莫迪「替代中國」計劃為何破產? - 天天要聞

印度原本將中美貿易戰視為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試圖通過美國對中國的高關稅分流供應鏈,從而替代中國成為全球製造業的重要節點。

然而,中美協議的突然達成,讓印度的戰略徹底落空。

本文將從印度的政策舉措、中美協議的影響以及印度製造業的瓶頸等角度,剖析為何印度成為此次協議的最大輸家。

印度的「替代中國」計劃:從高調到失落

自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印度便將其視為一次改變自身經濟地位的契機。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對中國部分商品徵收高達145%的關稅。

據媒體報道,有消息人士透露,印度已提出將其與美國之間的平均關稅差距從目前的近13%削減至4%以下,以換取特朗普政府對現有和潛在關稅的豁免,雙方正加速推動達成貿易協議。

印度商工部長戈亞爾曾公開表示,美國的關稅政策將促使全球供應鏈重新布局,印度有望從中受益。

中美協議達成,印度或成最大輸家,莫迪「替代中國」計劃為何破產? - 天天要聞

為了抓住這一機會,莫迪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1. 開放市場與政策讓步:印度對美國企業開放了電動汽車市場,為特斯拉等公司提供便利。同時,印度擬定了一攬子減稅政策,試圖吸引更多美資企業轉移生產線。

2. 爭取合作與談判:印度與美國商討了一些雙邊合作協議,包括武器採購與技術合作。印度希望通過這些讓步換取美國對其製造業的支持。

然而,這些努力最終未能如願。中美協議的突然達成,令印度此前的政策布局失去意義。供應鏈的分流預期化為泡影,而印度製造業的根本短板也被進一步放大。

中美協議為何讓印度成為最大輸家?

全球供應鏈的恢復穩定

中美協議達成後,雙方大幅削減關稅,意味着全球供應鏈將逐步恢復穩定。中國作為全球製造業中心的地位得以鞏固,而印度試圖通過中美貿易戰分流供應鏈的計劃則徹底破產。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出口總額達到5.9%,是印度的近2倍。

中美協議後,中國的出口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強,而印度即便繼續降低關稅,也難以與中國抗衡。

美國的利益優先策略

中美協議達成,印度或成最大輸家,莫迪「替代中國」計劃為何破產? - 天天要聞

印度在此次事件中的失敗,也反映了美國在國際經濟博弈中的利益優先策略。

儘管印度對美方做出了多項政策性讓步,但美國最終選擇與中國達成協議,而非優先考慮印度的利益。

中美協議達成,印度或成最大輸家,莫迪「替代中國」計劃為何破產? - 天天要聞

印度製造業的困境:為何無法替代中國?

印度試圖通過政策扶持和國際合作提升製造業競爭力,但現實是,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遠遠無法與中國相比。以下是印度製造業的幾大瓶頸:

  1. 基礎設施不足:印度的物流和交通基礎設施遠落後於中國,導致生產成本高企,交付周期較長。

  2. 供應鏈完整性缺失: 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體系,而印度的產業鏈條尚不健全,難以滿足跨國企業的需求。

  3. 勞動力素質與技術水平:儘管印度勞動力成本較低,但技術工人的比例不足,無法滿足高端製造業的需求。

即便蘋果公司等跨國企業將部分生產線轉移至印度,這也只是為了分散供應鏈風險,而非印度製造業競爭力提升的體現。

中美協議達成,印度或成最大輸家,莫迪「替代中國」計劃為何破產? - 天天要聞

印度的未來:如何走出困局?

中美協議的達成,雖然讓印度的「替代中國」計劃破產,但也為其未來發展提供了反思的契機。印度需要認識到,製造業競爭力的提升並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長期的戰略規劃和政策支持。

  1.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港口、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的投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2. 完善產業鏈條:推動產業升級,打造完整的供應鏈體系,以滿足跨國企業的多樣化需求。

  3. 提升技術與勞動力水平: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同時通過教育和技能培訓,提高勞動力的整體素質。

  4. 多元化經濟合作:印度應加強與東南亞國家、歐盟等經濟體的合作,減少對美國的依賴,拓寬國際市場。

中美協議達成,印度或成最大輸家,莫迪「替代中國」計劃為何破產? - 天天要聞

結語

中美協議的達成,不僅讓全球經濟格局重新穩定,也為印度的經濟戰略敲響了警鐘。印度的失敗在於其過於依賴外部機會,而忽視了自身製造業的根本問題。

未來,印度若想在全球供應鏈中佔據更重要的位置,必須從基礎設施、產業鏈、技術水平等方面着手,提升自身競爭力。

全球化的競爭中,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國家。對於印度而言,這次失敗或許是一次教訓,但也可能是未來崛起的起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計生協課題組調研社區嵌入式托育服務工作 - 天天要聞

中國計生協課題組調研社區嵌入式托育服務工作

【來源: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_工作動態】5月14-15日,受中國計生協委託,由江西省人口與生育托育協會會長羅禮生帶隊,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專家組成的課題組來我市調研計生協參與社區嵌入式托育服務工作。
孝義:劉世慶在學校 社區訪民情解難事 - 天天要聞

孝義:劉世慶在學校 社區訪民情解難事

5月16日,呂梁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孝義市委書記劉世慶深入孝義市第二中學和振興街道鵬飛社區人大代表聯絡點,傾聽收集群眾意見建議,推動解決急難愁盼問題,調研推進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和民生實事辦理情況。
潛逃非洲8年,廣東緝捕1名象牙走私「紅通」逃犯歸案 - 天天要聞

潛逃非洲8年,廣東緝捕1名象牙走私「紅通」逃犯歸案

來源:廣州日報微信 5月16日,記者從湛江海關獲悉,湛江海關緝私局近日成功緝捕了潛逃莫桑比克的「紅通」逃犯黃某某。2017年7月6日,湛江海關緝私局聯合福州海關緝私局,成功打掉從非洲走私象牙至國內的犯罪團伙。案發後,該案重要犯罪嫌疑人黃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