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提出擴建需求後,丹陽市政府第一時間協調解決用地問題,今年研發中心、醫用內窺鏡光學元件新廠房、先進光學技術中心都能投入使用。」4月10日,丹陽丹耀光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洪在鎮江市政協同心助企行動專題協商座談會上說,營商環境的優化是企業鼓足信心、加大轉型升級步伐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2021年起,鎮江持續打造「鎮合意」優化營商環境品牌,每年出台行動方案,不斷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堅持問題導向,樹牢『用戶思維』着力優化營商環境,着力打造穩定優質的政策環境、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環境、親商安商的人文環境,堅決做企業家的堅強後盾。」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說。
今年第二期《城市信用監測月報》顯示,鎮江1至2月綜合信用指數為91.39,在全國261個地級市中位列第八。
全鏈推動、全域護航,
項目建設再提速
4月11日,位於丹徒經開區的鎮江李長榮高性能材料有限公司年產4.5萬噸電子級異丙醇擴建項目開工。該項目為今年省重大項目,產品主要供應中芯國際、台積電、長江存儲等企業用於集成電路生產。「我們最早是化工企業,後期轉型為電子專用材料製造企業,但在辦理項目節能審查手續時,在行業類別論證上遇到困難。」項目現場負責人陸娟娟說,企業將這一情況反饋給丹徒經開區項目聯絡員,當天就接到鎮江市發改委資環處工作人員王偉的電話。
「我們實地開展調研,和工信部門、屬地政府、行業專家面對面交流,對節能報告及相關論證材料補充完善後上報,得到省發改委的同意批複。」王偉是鎮江市發改委「24幹將」用能保障組成員,負責全市重大項目的節能審查服務保障工作。
「強化項目招引建設,持續抓好服務幫扶、要素保障,推動重大項目加快開工建設、投產達效,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鎮江市市長徐曙海說。今年,該市印發《鎮江市全鏈條推動全市重大項目加快開工實施的若干舉措》,持續優化「24幹將」綜合服務團隊體制機制,拓展構建8個轄市區推進團隊和10個綜合服務保障團隊,健全市、縣(區)、開發園區三級聯動項目服務體系,一季度全市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70.3億元、超序時2.9個百分點,165個新建項目已開工116個、開工率達70.3%。
無事不擾、有求必應,
讓企業「輕裝上陣」
在鎮江市今年一季度營商環境滿意度調查中,「涉企行政檢查『白名單』制度」是企業點贊最多的選項。去年下半年,鎮江制定出台涉企行政檢查「白名單」制度試點方案,在句容市、京口區、鎮江經開區3個轄市區先行先試,明確「觸髮式」監管、重點監管事項清單、「綜合查一次」等6項優化舉措。今年,該市在現有27家「白名單」企業、20項監管事項的基礎上,加快推廣覆蓋,形成鎮江市規範涉企行政檢查特色經驗做法。
無事不擾,有求必應。揚中市油坊鎮的江蘇江洲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數條生產線馬不停蹄地運轉。這家汽車內外飾件專業化製造企業搶抓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機遇,近年來銷售量以超20%的速度增長,但產能快速擴充,也讓企業面臨資金壓力。油坊鎮政府得知後,幫助企業進入鎮江市級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推薦清單,今年企業順利獲得南京銀行鎮江分行2000萬元優惠利率貸款。
去年年底,鎮江市發改委會同鎮江金融監管分局印發《市級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實施方案》,建立縱向聯絡、橫向協同、政策宣傳、跟蹤問效4項工作制度。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市2.16萬餘家企業獲授信1104.14億元,2.15萬餘家企業獲貸款854.75億元。今年,該市連續第三年開展「惠企『鎮』行」走訪服務,針對工業、服務業、農業分領域開展企業對接,並配套建立「企業聯繫點」制度,全力破解經營主體的「急難愁盼」。
架橋破壁、狠抓落實,政企同心謀發展
4月11日晚,鎮江八佰伴商場頂樓的幸福藍海影城,影迷們排着隊檢票入場。「原先的影院因拖欠房租、物管費用問題被解除租賃合同,但一直不辦理資質註銷手續,導致我們無法引進新影院。」八佰伴商場總經理馮鈺作為鎮江市營商環境監督員,將這一難題反映給鎮江市發改部門。在發改部門協調下,鎮江市委宣傳部相關處室負責人到現場了解情況,不到兩個星期就完成了原影院註銷手續。今年春節前,新影院順利開業。
3月25日,新一批52名全市優化營商環境監督員接受聘書上崗。受聘監督員劉倜現場提出,能否進一步深化政務服務,提供一站式服務?鎮江市發改委主任談沁磊當場回復,將在市級審批事項下沉到位的基礎上,建議轄市區加大主動服務頻次,為企業提供幫辦服務。
架橋破壁,讓更多企業聲音傳遞到職能部門。潤州區建立「政企直通車」服務機制,開展「政企懇談解難題·家在潤州最滋潤」系列活動;鎮江高新區推動成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聯合黨支部,常態化開展政企對接活動;鎮江市工信局探索創立「互聯網+企業服務」新模式,打造「一站式」企業服務平台……
「強化責任擔當、狠抓整改落實,確保事事有人問、責任不推諉、工作不斷鏈。」鎮江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克說。今年,該市探索建立營商環境「首席服務員」制度,由市級機關各部門和各市(區)發改部門分別明確一名同志任營商環境「首席服務員」,全面負責營商環境相關的統籌協調工作。今年一季度,全市通過各類渠道收集企業發展難題16項,已全部按時按質辦復,企業滿意率達100%。
通訊員 黃偉 姚秀峰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晏培娟 錢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