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美俄在華盛頓開啟密會,歐洲再度陷入恐慌,歐洲到底在害怕什麼?烏克蘭當下又是什麼態度?
日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切爾尼戈夫州的會議上明確闡述烏克蘭在和平談判中的紅線,具體提出了兩個要求:第一,不會承認俄羅斯對已經佔領土地擁有主權;第二,要確保烏克蘭軍事力量的規模,他尤其強調,任何削減現役軍人數量的提議都是不可逾越的紅線。大家是怎麼看待澤連斯基這番表態的呢?目前看來,澤連斯基此舉有兩個目的,是什麼呢?事實上,就在澤連斯基表態的同一天,外媒才基於消息人士的說法稱,俄羅斯總統特別代表兼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首席執行官德米特里耶夫已經開始在華盛頓和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舉行會晤。
美俄在華盛頓密會,最難受的無疑是美國的北約盟友們,尤其是歐洲恐怕當場就要破防。事實上,自打意識到特朗普會着手推動俄烏停火以來,眼看着自己無法改變特朗普的意見,歐盟一直力求一件事,就是避免自己在俄烏停火和談一事上被邊緣化,基於過去歐盟持續幫助烏克蘭援烏打俄一事,如今歐洲和烏克蘭的安全訴求,已經幾乎綁定在一起,所以它們削尖了腦袋要擠上談判桌。但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俄都沒太大興趣諮詢歐洲的意見,相比之下,美方至少還會徵求一下烏克蘭的意見。這也不奇怪,歐洲力挺烏克蘭,過度提高歐洲的聲量,會予以烏克蘭更大的底氣,特朗普的停火方案本就是以適當犧牲烏克蘭為代價實現的,加強烏克蘭的底氣顯然不利於特朗普。當然,說特朗普完全沒有考慮歐洲,也不至於。
特朗普一直希望歐洲能夠提高防務開支,此舉有兩個目的:第一是降低美國在北約的軍事投入;第二則是為了讓俄烏停火後,由歐洲派兵進入烏克蘭「維和」,這是在特朗普停火框架內,確保俄烏短期內不會再興戰火的關鍵一環。但考慮到歐洲對烏克蘭局勢的態度,特朗普只要推動停火且擺明態度撒手不管,哪怕不搭理歐洲,歐洲也會自發這麼做,3月歐洲已經確定要組建「志願者聯盟」向烏克蘭派兵,而且歐洲雖然也已確認要大幅提高防務開支,但短期內歐洲並不具備足夠的軍工生產線,依然依賴美國,所以特朗普有信心能拿捏歐洲。
為此現在歐洲很無奈,其實它們也是「活該」,從俄烏衝突爆發以前開始,中方就不止一次表示支持它們戰略獨立。歐洲其實是可以走向戰略獨立的,關鍵就是要降低對美國的依附,走出符合自己的道路,但是它們沒意識到這一點,過去全力跟隨拜登政府,如今隨着特朗普上台,歐洲立馬就被拋棄。現在看到特朗普如此絕情,歐洲倒是想到要走戰略獨立了,但軍工生產線不足以滿足需要,還是要看美國的臉色。更諷刺的是,就組建「志願者聯盟」一事,不久前在巴黎舉行的峰會,據悉歐洲也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承諾派兵烏克蘭,因為它們怕淪為第二個烏克蘭。就這麼一群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義的群體,它們如今破防,實在不算奇怪,一定程度上來講,它們的勇氣還不如烏克蘭。
澤連斯基此時的表態,首先就是告訴特朗普以及俄羅斯總統普京,想要讓烏克蘭做出全面犧牲,那是不可能的。普京3月已經表示過,如果希望俄羅斯不再對烏克蘭剩下的土地提出要求,那麼美國必須承認俄羅斯對烏東四地和克里米亞的主權。要實現這一點,不僅僅特朗普必須推動國會立法,支持俄羅斯對五地的主權,更要澤連斯基點頭,因為俄羅斯當下在戰場上並沒有奪得整個烏東四地。而澤連斯基這麼一表態,擺明了就是不讓美俄談攏,哪怕談攏,也必須伴隨着俄羅斯降低要求,但普京恐怕不會接受,近日普京已經確認俄羅斯春季徵兵指標為16萬。同時因為澤連斯基強調要維持強大的軍事實力,這也就意味着烏克蘭未來必將捲土重來。所以說,澤連斯基的目的有二,一個是破壞和談停火進程,另一個則是找後路,確保哪怕停火實現,烏克蘭依然能發起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