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錫悅違反了軍隊的政治中立性,違反了作為軍事最高指揮官的職責,干預議會和政黨的活動,違反了代議制民主的三權分立原則,做出了違反憲法的戒嚴令和逮捕指令,侵犯了國民自由。」
當地時間4月4日上午11時許,在逐一駁斥尹錫悅的抗辯理由後,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首席大法官文炯培宣布了對尹錫悅彈劾案的判決結果。憲法法院以8∶0通過國會對尹錫悅的彈劾,裁定罷免尹錫悅。由此,尹錫悅成為韓國憲政史上第二位被彈劾下台的總統。
當地時間4月4日上午,韓國憲法法院對尹錫悅彈劾案進行宣判。圖/韓國媒體報道截圖
這意味着,自2024年12月3日主導「戒嚴」鬧劇以來,歷經123天,64歲的尹錫悅被正式剝奪韓國總統頭銜。等待他的,是即將開始的內亂罪刑事審判。
60天後的6月3日,韓國政壇將迎來總統選舉,開啟一個李在明與國民力量黨新領導人鬥爭的新階段。但是,尹錫悅為韓國留下的政治極化、社會撕裂「遺產」,還將繼續發揮影響。
當地時間4月4日上午,首爾鍾路區齋洞的憲法法院門外停滿了警察廳的大巴。法院周圍150米的區域已被警方提前清理出「真空區」。
在1.4萬名警力的「100%最高戒備」中,支持彈劾和反對彈劾的團體分別發起了號稱規模達10萬人和3萬人的大遊行。不同立場的民眾聚集在巨大的屏幕前觀看宣判直播。20名從9萬名申請者中選出的幸運兒,得以在憲法法院現場的民眾旁聽席見證歷史。
事件的主角們並未出現在宣判現場。尹錫悅在漢南洞官邸內,和夫人金建希一起觀看憲法法院代理首席大法官文炯培宣讀判決書。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國民力量黨臨時黨首權寧世,則各自率領黨內高層集中於國會,準備在宣判後立刻開會商議對策。
上午7時不到,法官們陸續來到憲法法院,對判決書文本進行最後的審議。韓國憲法規定總統被彈劾的條件是「執行公務時嚴重違反憲法或法律」,而判決書主要根據五個問題決定是否批准國會通過的尹錫悅彈劾案。
首要問題是,尹錫悅在2024年12月3日宣布戒嚴的行為是否合法?具體而言,韓國是否存在需要宣布戒嚴的危機狀態,尹錫悅又是否通過召開國務會議等方式履行了宣布戒嚴的合法程序?
11時許,在確認彈劾符合程序要求後,首席代理大法官文炯培首先就上述實體問題宣讀法院的認定:尹錫悅的行為違反戒嚴法。
法院指出,尹錫悅的所謂國政訴求,只能通過政治和法律手段解決,不能動用軍隊。戒嚴未經國務會議充分審議。尹錫悅所謂「戒嚴只是警告(國會)」的說法,在他實際出動軍隊的證據面前,不足為信。至於尹錫悅提出的國會「立法獨裁」,法院指出,尹錫悅宣布戒嚴時,憲法法院在審理的國會彈劾案只有兩起,遠遠談不到「嚴重危機」。光化門外,支持彈劾的人群立刻發出歡呼聲:所有彈劾理由中,只要有一項得到法庭認定為嚴重違法,彈劾案即可得到通過。這意味着,尹錫悅命運已定。
隨後,在其餘四個主要問題上,法院亦做出決定:戒嚴公告禁止國會和政黨的活動違法;派遣戒嚴部隊進入國會大樓違法;派遣軍隊佔領中央選舉委員會違法;指示下屬逮捕、拘留政治人物也違法。法院逐一、完全地駁斥了尹錫悅的所有抗辯。
在此前的11次庭審中,尹錫悅對上述五大問題完全不認罪,對軍隊指揮官等證人確認的「下令逮捕議員」等事實,亦完全不承認。一些分析認為,正是由於尹錫悅律師團隊在程序法、實體法及證據問題上全面挑戰國會方的說法,法院需要一一審查其意見,耗費38天才審結此案,超過了以往審理盧武鉉彈劾案、朴槿惠彈劾案的審議時長總和。
不過,真正導致審判拖延的,還是法官內部的立場分歧。雖然法院完全中立於黨派之外、審議全程保密,但韓國法律界是一個極小的圈子,法官們又多來自「律政家族」,且有明確的進步、保守立場,外界因此不難判斷他們對彈劾尹錫悅的態度。
8位法官中,文炯培、鄭貞美、李美善、鄭桂先4人為進步派。戒嚴事件發生後,李美善的妹妹李尚熙律師還被推舉為「推動尹錫悅辭職特別委員會」的副委員長。法官金炯枓則屬於溫和保守派。他們被視為必然支持彈劾的5票。
另一邊,法官趙漢暢是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在司法研修院18期的老同學,但道不同不相為謀,持保守派立場。趙漢暢的岳父,是1979年全斗煥軍事政變的核心參與者,原韓國陸軍參謀次長鄭東鎬。法官金福鑫,在憲法法院近期的一系列判決中撰寫的個別意見,立場比趙漢暢更為保守。他們被視為最反對彈劾的2票。
剩下的一名法官,是資歷最深(司法研修院17期)的鄭亨植。他原是知名的保守派。2024年12月6日,尹錫悅在被國會彈劾的前夜,緊急任命鄭亨植的親戚朴宣映為部長級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委員長,被視為對鄭亨植的「公然收買」。
後來的事實表明,尹錫悅的命運確實握在鄭亨植手上:經過電腦抽籤,鄭亨植成為彈劾案的主審法官。起初,因為他指出國會方證人的一些證詞相互矛盾,尹錫悅支持者稱讚其為「偉大的法官」。但很快,鄭亨植就因為駁回、打斷尹錫悅律師團隊的多項程序性質疑,被尹錫悅支持者攻擊為「紅色法官」。
由於內部審議的保密性,外界並不確知鄭亨植對尹錫悅轉變態度的過程。彈劾案宣判前一天,共同民主黨東北亞合作委員會副委員長權起植對《中國新聞周刊》透露,一種在韓國政壇廣泛流傳的說法是:直到3月28日,法院對尹錫悅彈劾案的內部審議結果還是5∶3;但28日,鄭亨植的觀點轉變,支持彈劾的法官達到6人。
此時,一些法官主張以6∶2做出判決,但趙漢暢、金福鑫請求給予他們更多思考時間。4月1日周一上班後,這兩位保守派法官找到代理首席大法官文炯培,經過商議,法院最終以8∶0達成結論。這也符合外界此前的預期:法官們會儘可能實現「一邊倒」判決,以避免撕裂韓國社會。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達成一致意見後,憲法法院內「瀰漫著克服了重大困難的輕鬆氣氛」。但對尹錫悅來說,這意味着他的總統生涯徹底結束。
彈劾案判決從宣讀時起生效。此時此刻,尹錫悅已不再是韓國總統。他當前的首要工作,是和夫人一起打包行李,搬出漢南洞的總統官邸。不過,他可能以身體原因要求寬限幾天。4月1日,他剛因身體不適前往醫院就診。
韓國憲法法院所在的齋洞地區,是朝鮮王朝歷史上政變屠殺大臣的染血之地,法院選址在此,曾被輿論認為「不吉」。三年前的2022年3月,尹錫悅以政治素人的姿態贏得總統選舉。當時他的「人設」還是「青瓦台魔咒」的重要推手。如今,繼朴槿惠之後,尹錫悅成為第二位被法院終結政治生涯的總統。他雖然試圖通過搬遷總統府躲避「青瓦台魔咒」,但卻創造了新的「齋洞魔咒」。
作者:曹然
編輯:徐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