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第一到交付難產,特朗普放言重振造船業

2025年03月17日18:30:33 國際 2966

美國的造船業是真的不行了。

3月12日,美國負責研發和採購的助理海軍部長賽德爾表示,服務於美國海軍需求的美國造船業正面臨嚴重的交付因難,最長延期到三年。

其實,美國造船業的衰落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早在去年,美國就因為這事,懷疑上了中國,污衊中國採用不正當手段主導了全球運輸和物流網絡,鬧出來一堆幺蛾子。

那麼美國造船業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原因有很多,主要有製造業衰退、投資減少、勞動力短缺、業務水平下降和供應鏈中斷這種原因。

從世界第一到交付難產,特朗普放言重振造船業 - 天天要聞

美國經濟虛擬化的發展,導致資金大量的流向金融、科技等虛擬產業領域,進而導致美國的製造業逐漸衰退。

造船業這種製造業的投資也隨之減少,導致工人的薪資待遇低,相比虛擬產業的高薪崗位沒有競爭力,又進一步使造船業只能被迫面臨技術工人的短缺。

而隨着擁有豐富經驗的老工人的離崗,技術工人青黃不接,又導致了造船業的業務水平也逐漸降低。

這些問題環環相扣,絕不是一朝一夕爆發出來的。

至於供應鏈,那屬於是美國自作自受。

美國本想將低端產業鏈轉移到其它的國家,讓它們替自己承擔環境污染等風險,結果現在反而限制住了自己,導致了國內供應鏈的斷裂。

而國外的供應商面對美國靈活多變的環保、稅收政策,也不

得不望而卻步。

從世界第一到交付難產,特朗普放言重振造船業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在美國,船隻製造流程問題也十分複雜。

因為造船業的資金一般來源於軍需,這也導致他們的客戶大都是軍方。

而來自美國軍方的甲方可不好伺候,他們會反覆修改升級要求,有的甚至在船隻開始建造後還要求升級或變更設計,這誰受得了。

比如美國的「星座」級護衛艦,明明是2022年8月開建的護衛艦,就是因為有甲方不斷地提出修改需求,一拖再拖,去年又預告了延期,一直到現在都沒做好。

說到底還是政府不夠重視,沒有及時進行干預,這才導致美國的造船業一跌再跌,如今陷入一個尷尬的境地。

眼下,美國終於又想起了自己的造船業,摩拳擦掌要干票大的。

從世界第一到交付難產,特朗普放言重振造船業 - 天天要聞

3月4日,特朗普在國會演講時表示,「要重振民用和軍用的造船業」,並宣布將在白宮新成立造船辦公室、對造船業提供稅收優惠,以吸引投資,對抗佔世界建造能力約50%的中國造船業。

雖然美國也做了些措施,比如通過培訓學院和技術學校合作培養新工人、增加工人福利待遇等等,但也都是治標不治本。

特朗普話是放出去了,但是外界並不看好,有媒體稱:中國的建造能力已超美國200倍,規模差距顯而易見。

美國造船業的困境是長期結構性問題的累積結果,短期內難以扭轉頹勢,只能慢慢進行產業轉型。特朗普如果單從製造業上與中國競爭的話,無異於螳臂當車。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外交部新聞(2025年5月21日) - 天天要聞

外交部新聞(2025年5月21日)

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會見美國新任駐華大使龐德偉2025年5月20日,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會見美國新任駐華大使龐德偉。雙方就當前中美關係及共同關心的重要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意見。
邊轟炸邊「喊冤」 以色列行徑遭歐洲多國反對 歐盟出手了 - 天天要聞

邊轟炸邊「喊冤」 以色列行徑遭歐洲多國反對 歐盟出手了

以色列近期擴大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因不滿以方行徑,歐盟20日表示將啟動對《歐盟-以色列聯繫國協議》的審查,英國同日宣布已暫停與以色列的自由貿易協議談判。以色列則回應稱,歐盟的聲明完全誤解了以色列所面臨的複雜現實,以色列對此予以完全拒絕。△5月20日,加沙地帶在以色列轟炸中冒出煙霧。 加沙局勢「堪稱災難」...
央視記者觀察丨美國12州聯手起訴聯邦政府 勝算幾何? - 天天要聞

央視記者觀察丨美國12州聯手起訴聯邦政府 勝算幾何?

美國12個州組成聯盟於4月23日共同起訴特朗普政府,指控其關稅政策違法。當地時間5月21日,這起訴訟將開庭審理。這次訴訟是否會取得成功?央視記者 劉旭:特朗普上任以來,在關稅措施上一直有新的舉措,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和擔憂。最近,因為關稅政策的不穩定,對美國經濟多個領域的影響已經逐步顯現,美國老百姓也真切感受...